太行采遠誌一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太行采遠誌一(2 / 2)

"因為它能讓人誌向遠大?"我試探著說。

老周笑了,笑聲震得洞口的水珠掉落:"傻小子,誌向哪是藥能補的?古人是說,人若有遠誌,就像這藥草,哪怕長在石縫裡,也能把根紮得深,把花開得旺。"他伸手撥弄火堆,火星濺起又落下,"我師父臨終前攥著我的手,說"周娃子,以後彆隻盯著遠誌的根,多看看它的花"。那時我不懂,直到前年我孫子問我,爺爺為啥總去山裡,我才明白——這山裡的一草一木,都是老祖宗留給咱的念想。"

雨停時,夕陽從雲層裡探出頭,把洞口的葡萄藤染成金綠色。老周站起身,活動著僵硬的右腿,膝蓋發出"哢嚓"的響聲。他走到洞外,彎腰撿起一塊貝殼化石,放在掌心摩挲:"該回去了,你師娘該擔心了。"

我們沿著濕滑的山道下山,老周走得比來時更慢,每一步都像在丈量歲月。路過那片遠誌地時,被雨水洗過的葉片綠得發亮,花瓣上的水珠折射著七彩光斑,宛如撒了一地的星辰。我忽然想起老周說的話,彎腰摘下一朵遠誌花,五片花瓣在指尖輕輕顫動,像隻想要展翅的蝴蝶。

暮色漫過山穀時,山腳下的村落升起嫋嫋炊煙。老周的老伴迎上來,接過藥簍時輕聲說:"今兒集上有人收遠誌,出的價是去年的兩倍。"老周"嗯"了一聲,從兜裡掏出那塊貝殼化石,遞給在門口玩耍的小孫子:"給你當玩具,彆摔了。"孩子歡呼著跑開,化石在他手裡閃著微光,像捧著一顆星星。

夜裡,我躺在土炕上,聽著窗外蟋蟀的鳴叫,手裡攥著那朵遠誌花。花瓣已經有些蔫了,卻依然固執地保持著淡紫色,像誰在夜色裡點了盞燈。遠處的太行山在月光下沉默,那些藏在石縫裡的遠誌,此刻或許正舒展根須,汲取著天地間的露水與星光。

我忽然明白,老周說的那第三分敬畏,原是對時光的敬畏。這太行山裡的每一株遠誌,都是光陰結出的果,用根莖書寫著堅韌,用花葉吟誦著滄桑。而我們這些采藥人,不過是時光長河裡的擺渡人,把山裡的故事,一簍簍地帶到山外去。

第三回朝露未曦收紫菀暮雲初起悟青蚨

卯時的露水還凝在草葉上,老周已帶著我往鷹嘴崖後的深穀走去。他說那裡有片背陰的石崖,長著幾十年的老遠誌,根須粗得像成年人的拇指。路上經過一片紫菀地,淡紫色的花球在晨風中輕輕搖晃,像無數個小鈴鐺。老周忽然停住,用藥鋤尖挑起一株紫菀:"紫菀治咳嗽,跟遠誌配在一起,能去肺裡的陳年老痰。"他的語氣像在介紹自家親戚,眼裡帶著熟稔的暖意。

越往深穀走,山勢越險峻,兩側的崖壁如刀劈斧砍,中間隻容一人通過。老周走在前麵,不時用藥鋤敲打兩側的岩石,驚起幾隻岩鴿,撲棱著翅膀掠過頭頂,尾羽上的白色橫紋劃出幾道閃電。我忽然注意到他腰間的牛皮藥囊換了個,上麵縫著幾塊補丁,針腳細密,顯然出自女人之手。"師娘補的?"我問。老周回頭,皺紋裡漏出笑意:"她總嫌我糟蹋東西,說這藥囊比孫子還金貴。"

終於到了那片背陰崖,崖壁上布滿青苔,滑膩得像塗了層豬油。老周指著高處說:"瞧那石縫,看見沒?那株葉子泛黃的,準是有十年以上了。"我順著他的手勢望去,隻見幾株遠誌從丈許高的石縫裡探出頭,葉片稀疏,卻透著股曆經滄桑的沉穩。老周解下藥簍,從裡麵取出一根粗麻繩:"你在下麵接應,我上去挖。"

我驚得差點跳起來:"您這腿......"話沒說完就被老周打斷:"腿是老了,手可沒老。"他把麻繩係在腰間,另一端遞給我:"拉緊了,彆讓我晃蕩。"我雙手攥緊麻繩,掌心很快沁出汗來。老周雙手摳住岩縫,腳蹬著凸起的石塊,竟如壁虎般往上爬去,粗布褲腿擦過青苔,留下幾道淡淡的痕跡。

爬到一半時,老周忽然停住,回頭衝我咧嘴一笑:"彆怕,我年輕時能空手爬上鷹嘴崖頂,摘那崖柏枝子。"他的笑容在晨光裡格外明亮,讓我想起昨夜看見的遠誌花。就在這時,他腳下的一塊石頭突然鬆動,整個人猛地往下一墜,麻繩瞬間繃直,勒得我手腕生疼。"沒事!"老周的聲音帶著喘息,"踩滑了而已。"他調整姿勢,繼續往上爬,每一步都比剛才更謹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老周終於夠到那株老遠誌時,我已渾身是汗,後背的衣服緊緊貼在背上。他用藥鋤小心地刨開石縫裡的泥土,每一下都輕得像在給嬰兒撓癢。忽然,"哢嗒"一聲,一塊碎石落下,擦過他的臉頰,劃出道血痕。"老周!"我驚呼。他卻頭也不回:"盯著藥簍,彆讓根斷了。"

終於,整株遠誌被連根拔起,老周把它小心翼翼地放進吊籃,用麻繩緩緩放下。我接住吊籃時,隻覺手裡沉甸甸的,那根莖足有半尺長,表皮粗糙得像老鬆樹皮,根須上還沾著幾塊暗紅色的泥土——那是歲月的血痂。老周慢慢爬下來,我看見他額角的汗水順著皺紋往下淌,混著血珠,在下巴上凝成顆暗紅色的水滴。

我們在崖下的陰涼處歇息,老周從藥囊裡摸出片車前草葉,嚼碎後敷在臉上的傷口:"止血消腫,比城裡的紅藥水好使。"他望著手裡的老遠誌,忽然歎了口氣:"這株藥,再長十年,就能做藥引子了。"我不懂什麼是藥引子,卻從他的語氣裡聽出珍重,仿佛手裡捧著的不是一株草,而是某位隱世高人。

午後的陽光穿過崖頂的縫隙,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老周靠在一塊大石頭上打盹,喉間發出輕微的鼾聲。我望著他蒼老的麵容,忽然想起他說過,他的兒子曾考上城裡的大學,卻在進山采藥時摔斷了腿,從此再也沒走出過太行。遠處的山風送來紫菀的香氣,混著老周身上的草藥味,在寂靜的山穀裡釀成一壇陳年的酒。

醒來時,老周從兜裡掏出個布包,裡麵包著幾塊烤山藥乾:"嘗嘗,你師娘烤的,甜。"山藥乾外焦裡嫩,咬下去帶著陽光的味道,甜中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苦,像極了遠誌的滋味。老周望著遠處的鷹嘴崖,忽然說:"知道為啥遠誌貴嗎?不是因為難挖,是因為它得跟石頭較勁。石頭越硬,根越結實,藥效越足。"

我們沿著另一條山道下山,路過一處泉眼時,老周忽然停住,用手捧起泉水洗臉:"這水是從鷹嘴崖頂滲下來的,喝了能明目。"我跟著捧水喝,清涼的泉水順著喉嚨滑進肚裡,帶著股淡淡的甜味,仿佛溶了幾粒遠誌花的露水。老周擦著臉說:"我小時候,總以為這泉水是神仙灑的甘露,後來才知道,是石頭縫裡滲出來的歲月。"

暮色染透群山時,我們走到一處平緩的山坡,眼前忽然出現大片遠誌花,在夕陽下開成紫色的海。老周忽然蹲下身,用手輕輕撫過花瓣:"你看這花,開得這麼熱鬨,可根卻藏在石頭底下,一聲不吭。"他的指尖掠過花蕊,金粉似的花粉沾在手上,像撒了把碎金。

"老周,您沒想過下山嗎?"我忽然問。

他抬頭看我,眼裡映著漸漸沉落的夕陽:"年輕時想過,背著藥簍走到山腳,又回頭看了眼太行山,覺得心裡空落落的,像丟了魂兒。後來才明白,我的根啊,早跟這山裡的遠誌長在一起了。"他站起身,拍了拍褲腿,"再說了,這山裡的藥,總得有人采;這山裡的故事,總得有人講。"

山腳下的村落已亮起燈火,老周的小孫子遠遠看見我們,蹦跳著跑過來,手裡舉著那枚貝殼化石:"爺爺,爺爺,我夢見大海了!"老周笑著接過孩子,把他扛在肩上:"大海啊,就在這山裡頭,等你長大了,爺爺帶你去找。"孩子伸手去夠老周頭上的白羊肚手巾,笑聲像串銀鈴,在暮色裡蕩開。

夜深人靜時,我坐在屋簷下,借著月光整理今天采的遠誌。老根和新根分門彆類放好,根莖上的泥土輕輕抖落,露出歲月的紋路。遠處的太行山像幅深色的剪影,輪廓線溫柔起伏,仿佛母親的懷抱。我忽然明白,老周說的"遠誌",從來不是指藥草本身,而是一種與山川共生的勇氣,是在石縫裡紮根的堅韌,是把苦釀成甜的智慧。

當第一顆星子爬上夜空時,我聽見老周在屋裡咳嗽,接著傳來師娘輕聲的埋怨:"又忘了敷藥......"聲音裡帶著嗔怪,卻又滿是關切。我摸出衣兜裡的遠誌花,花瓣已經乾枯,卻依然保持著倔強的紫色。我把它夾進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忽然想起老周卷煙時的模樣——那是與山河對話的姿態,是把風雨霜雪都化作青煙的淡然。

太行山上的遠誌啊,年複一年在石縫裡開花,根須深深紮進歲月的深處。而我們這些過客,終究會帶著一身草木香離去,唯有這山,這藥,這故事,永遠留在原地,等著下一個懂它的人,踩著晨露,背著藥簍,走進這片紫色的夢境。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沉星映長空 霧裡餘溫 全球雪災之我靠囤物資苟活 末世重生囤物資,綁定校花變強 生存法則之赤色黎明 我勸你不要搶我藥劑 到底誰在末世點女仆?我上門服務 崇禎元年,開局逆轉亡國局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長生:老夫一慣儒雅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