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夏火通明
第七章七月孟夏·立夏清暑
回目:
楔子·青蘅烈響
賀新郎)
赤日燃朱戶,
正螻蟈、鳴破清曉,蚯蚓破土。
王瓜蔓發牽心火,驚起靈台沸鼓。
看藥圃、丹參泣露,
黃連蜷曲如人語,訴“君火炎炎無覓處”。
誰解此,熱中苦?
青珩持盞調龍虎,
把薄荷、揉碎冰魄,黃連敲杵。
竹葉吹簫招玉露,散作銀河星雨。
更妙在、辛涼相伍,
心竅開通神自定,任邪風、怎把靈宮侮?
清暑散,從今著。
第一節立夏候·三蟲應火動心經
乙巳年四月初五日,立夏交節之時,藥王穀的“火德壇”上突然騰起青焰。青珩仙子望著壇中供奉的“離火鼎”,鼎中水溫原本應如春日,此刻卻沸騰如湯,水麵浮起無數“煩”“躁”二字的氣泡——此乃心火妄動之兆。
守壇仙童阿炘捧著《夏火經》跑來,書頁上“夏屬火,心主之,其性炎上”幾字被火烤得卷曲。“仙子快看!”他指著藥田,隻見丹參的紫花竟化作赤色,葉片上布滿如心電圖般的紋路;黃連的根莖拱出地麵,形如人心,表麵滲出黃色汁液,正是“心主血,黃連瀉心火”的征兆。
時至“螻蟈鳴”之候,草間卻跳出通體赤紅的“火螻”,鳴叫之聲竟合五音中的“徵音”火音)。青珩腕間的薄荷香囊突然炸裂,薄荷梗自動拚成“清心”二字,梗中流出的汁液遇火竟凝結成冰晶——此乃“火極似水”的亢害之象。
“速召黃連仙子、竹葉仙子,”她取出“水火既濟針”,針身刻著“壯水之主,以製陽光”八字,“今歲主氣少陰君火,客氣太陽寒水,水火相搏,必成‘真熱假寒’之變,需以‘辛涼清心,佐以反佐’之法。”
第二節黃連苦·瀉心湯化炎上勢
少頃,兩位仙子踏火而至:黃連仙子身著朱紅衣,手持“瀉心劍”,劍身上“苦寒直折”四字閃著冷光;竹葉仙子青衣曳地,發間插著“涼心簪”,簪頭竹葉上凝結著未化的霜花。
“青珩妹妹,”黃連仙子揮劍斬向沸騰的鼎水,劍尖所過之處,水麵竟結出薄冰,“此火非‘瀉心湯’不能滅,但需防其寒凝之弊。”竹葉仙子則取出“竹瀝瓶”,瓶中液體瑩如水晶,帶著“甘淡”之氣:“心為君主之官,宜清不宜瀉,需佐以竹葉之輕清,以防黃連傷正。”
青珩點頭,取來“酒炒黃連”——此黃連經黃酒炒製,苦寒之性稍減,反增上行之力,正合“治上焦如羽”之法。她將黃連與薄荷同置“朱雀爐”,爐中頓時升起紅白二氣:黃連之苦屬火紅),薄荷之辛屬金白),二氣相交,竟在爐中結成“兌上離下”的“澤火革”卦象。
“妙!”竹葉仙子驚呼,“革卦象征變革,正合‘瀉心火、息肝風’之意。薄荷辛涼入肝,能疏泄木火之鬱;黃連苦寒入心,直折君火之炎;竹葉甘淡入三焦,通利水道以導熱下行。”她將竹瀝灑入爐中,爐底竟浮現出“心與小腸相表裡”的經絡圖。
第三節戰邪祟·交泰丸破假寒局
正當三藥合煉之際,瘟神座下“火寒使”駕著“冰焰火輪”殺至。此輪一半是烈焰,一半是寒冰,所過之處,藥田忽而焦枯,忽而冰封,竟在地麵形成“格陽”二字——此乃“陽盛於內,格陰於外”的真熱假寒之象。
青珩不慌不忙,取出“交泰丸”雛形——此丸以黃連瀉心火)、肉桂引火歸元)為主,今歲木火過旺,故加入薄荷疏肝)、竹葉清心)。她揮手將藥丸擲向火寒輪,藥丸遇輪即化,竟在輪中形成“太極圖”,烈焰與寒冰各自歸位,化作“坎離既濟”之象。
“你等妄以寒熱相搏亂我氣機,”她結“心經開明印”,引導藥氣入心經,“卻不知‘熱因熱用,寒因寒用’之理。今以黃連之寒治其真熱,薄荷之辛散其假寒,竹葉之淡通其阻滯,更借肉桂之溫防其寒凝,此乃‘反佐’之妙。”
火寒使惱羞成怒,擲出“痰火彈”,彈中裹著“神昏”“譫語”的黑字。青珩則以“清心散”迎擊,散中薄荷為君辛散),黃連為臣苦瀉),竹葉為佐使淡滲),三藥之氣化作“清”“心”“涼”“血”四字,如利刃般剖開彈體,露出其中裹著的“寒木咒”——原來瘟神試圖以寒水之氣閉塞心竅,引發“熱深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