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冬氣閉藏
第二十章八月季冬·大雪補虛
回目:
楔子·黃蘖冬固
鷓鴣天)
大雪紛飛閉玉門,
氣虛陽弱怯寒溫。
黃連瀉火防虛熱,
參芪扶陽暖命門。
培土德,固金根,
甘溫除熱妙通神。
要知寒極生陽理,
且看爐中火焰存。
第一節大雪至·氣虛陽弱陰霾盛
戊巳年十一月初五日,大雪交節之時,黃連嶺的“中土台”突然沉降,台中央湧出的不是土氣,而是渾濁的霧氣,霧氣中竟裹著“氣虛陽弱”四字。黃連仙子望著台上的“社稷鼎”,鼎中代表脾胃陽氣的黃土竟呈灰白色,鼎壁凝結著水珠,珠中刻著“倦怠乏力”“便溏畏寒”——此乃“脾胃氣虛,清陽不升”之兆。
守台仙童阿參捧著《虛勞論》跑來,書頁上“大雪者,陰盛陽衰,氣虛尤甚”幾字被霧氣洇透。“仙子快看!”他指著藥田,隻見人參的蘆頭竟低垂入水,須根腐爛如泥;黃芪的莖葉提前枯萎,葉麵上刻著“中氣下陷”符號;黃連的根莖纏繞著黴斑,根際滲出的汁液遇霧即凝成“虛火”——正是“氣虛生寒,寒鬱化熱”的征兆。
時至“鶡旦不鳴”之候,寒號鳥竟縮成冰團,口中呼出的白氣凝成“陽虛”二字。黃連仙子腕間的“苦火鈴”發出微弱的“叮”聲,鈴身刻著的“脾主升清”四字竟覆上薄霜——此乃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的危急之象。
“速召人參仙子、黃芪仙子,”她取出“補中益氣湯”雛形,以黃連、人參、黃芪為基,“主氣太陽寒水,客氣太陰濕土,水土相得則氣陷,需以‘補氣升陽,清熱和中’之法,佐以苦泄。”
第二節人參雄·甘溫補氣固中焦
少頃,兩位仙子踏霧而至:人參仙子身披黃袍,腰佩“補氣囊”,囊上繡著“大補元氣”的篆文,行走間帶起蒸騰的土氣;黃芪仙子身著青衣,手持“升陽旗”,旗麵繪著“補氣升陽”的雲紋,旗角流蘇竟能自動舒展蜷縮的藥草。
“黃連妹妹,”人參仙子輕拍補氣囊,霧氣中竟浮現出脾胃經的土黃色輪廓,“此參甘溫,能入脾經土),大補元氣,補脾益肺,最宜氣虛下陷之證。”黃芪仙子則取出“固表散”,粉末遇霧即化作金色鎖鏈,“黃芪甘微溫,入肺經金),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與人參相伍,正是‘土生金’。”
黃連仙子將三藥同置“升陽鼎”,鼎中騰起黃白二氣:人參之黃土)化霧補氣,黃芪之白金)成霞升陽,黃連之褐火)為雲清熱,三氣交融竟在鼎中凝成“補虛”二字,字中隱約可見“脾—肺—心”的氣機升降圖。
“妙哉!”黃芪仙子讚歎,“人參、黃芪甘溫土金)補氣升陽,黃連苦寒火)清熱和中,此乃‘土生金、金生水’的相生鏈,又暗合‘火生土、土克水’的相克理,使氣升熱清,中焦得固。”
第三節戰虛邪·補中湯破陰霾陣
正當三藥合煉之際,瘟神座下“虛邪使”駕著“陰霾車”殺至。此車以濕霧為輪,氣虛為軸,車身上刻著“中氣下陷”的邪咒,所過之處,藥田化作沼澤,竟在地麵泡出“脫肛”“子宮脫垂”的臟腑圖。
黃連仙子不慌不忙,取出“補虛旗”,旗麵繡著“補氣升陽,清熱和中”八字,以人參為君補氣),黃芪為臣升陽),黃連為佐清熱)。她揮旗引動三藥之氣,人參霧化作厚土,固堤防澇;黃芪霞化為清風,升舉清陽;黃連雲凝成陽光,驅散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