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方:人參6g、荊芥9g、細辛3g、訶子6g、甘草3g
白露化裁:加蒼耳子6g、辛夷9g,通竅散寒;流涕多加烏梅9g,收斂止涕
“溫肺止流丹治寒燥傷鼻,”岐黃敲了敲書頁,“需注意人參用量宜輕,以免壅補礙邪。去年治一孩童,白露後鼻塞流清涕不止,用此湯加薄荷3g後,鼻竅頓通。”
三、針灸奇術:溫肺潤燥的時空療法
戌時初,岐黃在針灸銅人上標注“寒燥三穴”:肺俞、列缺、太淵。阿遠舉著艾灸盒,見師父特意在“寅時”“辰時”兩個時辰畫圈。
“寅時肺經當令,辰時胃經當令,”岐黃以火針點刺肺俞穴模型,“肺俞溫肺散寒,列缺宣肺解表,太淵補肺益氣。寒證宜用灸法,燥證宜用針法,寒燥夾雜則針上加灸,如肺俞針後加溫和灸。”
他又取出耳穴貼,在銅人“內鼻穴”“咽喉穴”處模擬貼壓:“耳穴壓豆可治療寒燥引起的鼻炎、咽炎,配合迎香穴按摩,效果更佳。”
第四章白露養生·防寒潤燥的生活智慧
一、飲食妙法:三薑湯與潤肺膏
亥時正,阿遠在廚房熬製“白露三薑湯”:生薑、乾薑、炮薑同煮,加紅糖調味。岐黃端來一碟烤橘子,另配一小碗百合蓮子粥:“三薑湯溫肺散寒,烤橘子化痰止咳,百合蓮子粥潤燥養心,此乃‘溫潤結合’之食養。”
他又展示自製的“潤肺膏”:川貝母、杏仁、蜂蜜、梨汁熬製,“川貝、杏仁潤肺止咳,蜂蜜、梨汁潤燥生津,此膏可每日早晚衝服,忌用鐵器熬製,以免藥性改變。”
說起禁忌,岐黃鄭重道:“冰淇淋、生魚片、苦瓜等寒涼之品,白露需禁食,以免傷脾陽、助寒飲。昨日老漢之病,便因晨起空腹食冰鎮西瓜所致。”
二、起居調攝:防寒護肺與秋凍節度
子時三刻,岐黃帶著阿遠在醫館二樓更換厚窗簾,衣櫃中放入羊毛坎肩,床頭放置溫腳壺。“白露宜‘不露’,”他指了指牆上的《遵生八箋》,“早晚需穿坎肩護背,尤其護住肺俞穴,夜間睡覺需蓋薄被護腹,避免‘寒從背入’。”
說到睡眠,他拍了拍蕎麥皮枕頭:“秋季宜用菊花枕,清頭目、散風寒,若鼻塞可在枕中加入辛夷花、白芷。夜間避免開窗直吹,以免寒燥侵肺。”
阿遠見牆角放置著粗鹽炒熱的布袋,便問其故。岐黃道:“此為‘鹽袋熨肺法’,熱敷背部肺俞、心俞,可溫肺化飲,緩解寒燥引起的背冷、咳嗽。”
三、運動養生:呼吸吐納與導引固衛
醜時初,月白風清,岐黃帶阿遠到庭院做“白露固衛功”。雙腳與肩同寬,雙手疊放於丹田,先深吸氣至腹部,再緩緩呼出,同時發出“呬”字音,想象將肺中寒燥之氣排出。
“‘呬字訣’對應肺經,常練可宣肺散寒,”他示範“抱球功”:雙手在胸前如抱圓球,順時針旋轉,“此動作可調理胸肺氣機,緩解寒燥引起的胸悶。”
行至“收勢”時,岐黃強調:“動作需柔和緩慢,微微汗出即可,不可劇烈運動耗傷衛氣。若在清晨鍛煉,需待日出後,避開寒霧,以免寒燥傷肺。”
第五章病案奇聞·寒燥入絡的跨界診療
一、書生鼻淵:書卷間的寒燥侵襲
寅時正,縣學趙秀才裹著棉被入院,稱連日鼻塞頭痛,流清涕不止,嗅覺減退,伴惡寒怕風,舌淡苔白,脈浮緊。“每日苦讀至深夜,窗縫漏風,”秀才噴嚏連連,“原以為是感冒,誰知成了鼻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岐黃辨證為寒燥犯鼻,以溫肺止流丹加減:人參3g、荊芥9g、細辛3g、訶子6g、蒼耳子9g,加辛夷9g、白芷6g,“辛夷、白芷通竅止痛,蒼耳子散風除濕。”
同時,他采用“吹鼻療法”:將鵝不食草、細辛研末,吹入鼻腔,“鼻竅通,則肺氣暢,此乃‘下病上治’之理。”三日後,秀才鼻塞減輕,嗅覺漸複。
二、老婦寒喘:秋風中的痰飲伏肺
卯時三刻,鄰縣孫婆婆由家人抬來,喘息氣促,喉中痰鳴,痰多清稀,伴背冷、舌淡苔白滑,脈沉緊。“每逢秋涼必發,”家人歎氣,“西醫說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了激素還是喘……”
岐黃辨證為寒飲伏肺,以小青龍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麻黃6g、桂枝9g、乾薑6g、細辛3g、蘇子9g、萊菔子12g、白芥子6g,“蘇子降氣,萊菔子化痰,白芥子搜皮裡膜外之痰。”
他又在肺俞、定喘穴處施以“隔薑灸”,每穴灸三壯,“隔薑灸溫肺化飲,與湯藥協同,此乃‘內外合治’之法。”一周後,孫婆婆喘息減輕,痰量減少。
第六章章回讚詩·白露醫道的金土哲思
回目詩
白露凝霜肅氣揚,肺虛易感寒燥傷。
杏蘇散裡溫寒燥,龍腦湯中化飲芒。
雷火灸膏通肺竅,梨漿和蜜潤喉房。
且看稻花翻浪處,一輪明月照醫廊。
結語
當最後一炷艾灸的青煙消散在白露的月光中,岐黃站在藥圃中,見女貞子果實掛滿枝頭,黑亮如墨,那是秋冬養陰的先聲。他忽然領悟:白露的寒燥之證,恰似人生的逆境——雖有肅殺,卻暗藏溫養之機。醫者治寒燥,需如秋風掃落葉,既散表寒,又潤內燥,讓生命在涼露中完成從“收”到“藏”的優雅過渡。
“阿遠,”岐黃望著南歸的雁陣,“明日秋分,記得采收最後的女貞子。白露雖寒,卻藏著‘冬病秋防’的先機。醫道如四季,需在寒涼處播溫暖,在乾燥中灑甘霖。”
注:文中涉及方劑、針灸操作及食療方法,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白露養生需根據個體體質調整,陽虛體質者宜側重溫陽,陰虛體質者需兼顧潤燥,切勿一概而論。)
【白露卷終】
下卷預告:《岐黃天寶·秋分卷:陰陽平分虛實雜》——秋分時節,陰陽平分,暑熱儘消,秋涼加重,人體易現虛實夾雜之證,如肺燥脾虛、腎陰不足等,且看岐黃如何以調和陰陽、補虛瀉實之法,應節氣之變,護機體之衡。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