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動風生蟲始振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陽動風生蟲始振(1 / 2)

《岐黃天寶·驚蟄卷:》

節氣楔子

“驚蟄二月節,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此時陽氣震發,雷動於下,風木升發太過則肝風內動,濕土蘊熱則蟲積始振,發為痙厥、腹痛、風疹,治當平肝熄風,驅蟲消積,忌辛溫升散。”

——《黃帝內經·五常政大論》《諸病源候論·蛔蟲候》

第一章陽動風生·肝風蟲積的病機探微

一、雷動蟲振:肝風與蟲積的天人相應

驚蟄前三日,卯時初刻,岐黃醫館前的竹林傳來劈啪爆筍聲,地下鑽出的蚯蚓扭曲蠕動,恰似肝風與蟲積在體內蠢動的隱喻。岐黃蹲身觀察破土的竹筍,見其莖稈雖嫩卻向一側歪斜,喟歎:“《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驚蟄陽氣如雷,若肝陰不足,風木無製,必致震顫、眩暈;濕土久蘊,蟲隨陽動,正如《千金方》所言‘蛔蟲者,因臟腑虛弱,飲食甘肥,濕熱所生’。”

阿遠望著藥圃中被蟲蛀的山藥,塊莖上布滿孔洞,恍悟:“此乃蟲積之象,恰如人體濕熱生蟲,侵蝕臟腑。”岐黃點頭:“肝風與蟲積,一為內風,一為外邪,常相互勾結:肝風擾動則氣機逆亂,蟲積阻滯則濕熱更盛,如《醫學入門》雲‘風動則蟲生,蟲生則風生’。”

忽聞巷尾傳來孩童的驚哭聲,見一婦人抱著腹痛打滾的男孩狂奔而來,孩子麵色青灰,額冷汗出,時發驚叫,舌淡苔白中有紅點,脈弦滑——此為蟲積阻絡,肝風內動之象。

二、醫理玄機:風與蟲的「陽動聯動」

辰時初刻,醫館後堂飄著烏梅的酸香,岐黃正在調配烏梅丸。他取烏梅、細辛、乾薑、黃連、當歸,逐一講解:“烏梅酸收驅蟲,細辛、乾薑辛散溫臟,黃連苦寒清熱,當歸養血柔肝,此乃‘酸苦辛甘並投,蛔蟲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之法。”

阿遠見方中加了天麻、鉤藤,疑惑道:“驅蟲為何用平肝藥?”岐黃撚動天麻:“蟲積腹痛每引動肝風,天麻、鉤藤平肝熄風,防蟲擾致痙,此乃‘治蟲先熄風,熄風助驅蟲’之理。”

他取出《溫病條辨》竹簡,指讀“痙病”篇:“吳鞠通雲‘肝風內動,非蟲即痰’,驚蟄之痙,多由蟲積化熱,熱極生風。去年治一牧童,驚蟄後突發驚風,糞檢見蛔蟲卵,用烏梅丸合羚角鉤藤湯,蟲下風止,此乃‘蟲去則風自熄’之驗。”

第二章風蟲急症·從痙厥到蛔厥的生死時速

一、孩童蛔厥:春雷後的蟲擾肝風

辰時正,男孩蜷縮在竹床,突然出現肢厥冷汗、嘔吐蛔蟲,腹部絞痛時作時止,舌紅苔黃膩,脈乍大乍小。岐黃辨證為蛔厥重症,以烏梅丸加減:烏梅30g、細辛3g、黃連6g、附子6g先煎)、川椒6g,“重用烏梅酸收,附子、川椒溫臟,黃連清腸熱,此乃‘寒熱並用,蟲得安則痛止’之法。”

他以拇指按壓患兒“四縫穴”,擠出淡黃色黏液,“四縫穴為治蟲積要穴,配合艾灸神闕穴,溫臟驅蟲。”半炷香工夫,患兒排出蛔蟲十餘條,腹痛漸緩。岐黃改以健脾丸調理,“蟲去後需健脾化濕,防複發。”

二、繡娘痙厥:繡繃上的風蟲交作

巳時三刻,林姑娘手持繡繃踉蹌入院,繡針掉落腳邊,見其雙目上翻、手足抽搐,伴頭痛眩暈、舌紅苔黃,脈弦數。其繡繃上的鳳凰尾羽呈扭曲狀,恰似肝風擾動之象。

岐黃辨證為肝陽化風,以鎮肝熄風湯合化蟲丸加減:懷牛膝18g、代赭石30g先煎)、龍骨20g先煎)、檳榔12g、苦楝皮9g,“鎮肝熄風湯平肝潛陽,化蟲丸苦寒驅蟲,此乃‘風蟲同治’之法。”

他以三棱針點刺“十二井穴”,放出紫血,配合電針刺激風池、太衝,“瀉熱熄風,開竅止痙。”五日後,林姑娘痙厥止,改以天麻鉤藤飲合參苓白術散,“平肝與健脾並重,杜風蟲再生。”

三、孕婦蟲積:胎前風動的棘手之治

未時初,李秀才第十七次扶妻入院。婦人妊娠五月,臍周腹痛時作,麵色萎黃,指甲蒼白,舌淡苔白有齒痕,脈細弱。“內子素患蛔蟲,孕後不敢服藥,”李秀才焦慮萬分,“近日常覺胎動不安……”

岐黃辨證為脾虛蟲積,以布袋丸加減:使君子12g、苦楝皮6g酒炒)、白術15g、茯苓18g,“使君子、苦楝皮輕量驅蟲,白術、茯苓健脾安胎,酒炒苦楝皮減其苦寒之性,此乃‘驅蟲不傷胎’之法。”

婦人服藥後,排出蛔蟲數條,腹痛減輕。岐黃囑其每日食南瓜子仁50g,“南瓜子甘平驅蟲,最適合胎前蟲積。”

第三章風蟲論治·平肝驅蟲的平衡之道

一、核心治則:平肝熄風,驅蟲消積,顧護脾胃

申時正,岐黃在醫案中寫下“治驚蟄三法:鎮、驅、補”六字,案頭擺著三組藥對:天麻配鉤藤,平肝熄風;檳榔配苦楝皮,驅蟲消積;白術配茯苓,健脾和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肝風宜鎮,蟲積宜驅,正虛宜補,”他以竹筷指點藥對,“天麻配鉤藤,仿天麻鉤藤飲之意,平肝而不燥;檳榔配苦楝皮,即化蟲丸之旨,驅蟲而不傷正;白術配茯苓,如四君子湯之法,健脾以杜生蟲之源。”

阿遠見方中常配陳皮、砂仁,疑惑道:“此非理氣藥?”岐黃笑道:“蟲積易致氣滯,陳皮、砂仁理氣和中,助驅蟲藥運行,此乃‘治蟲需調氣’之妙。”

二、經典方劑的時令化裁

酉時三刻,岐黃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夾入新抄的醫方,重點圈注烏梅丸、鎮肝熄風湯、布袋丸三方。

1.烏梅丸蛔厥重症,寒熱錯雜)

基礎方:烏梅30g、細辛3g、乾薑6g、黃連6g、當歸9g

驚蟄化裁:加天麻9g、鉤藤12g,平肝熄風;嘔吐加半夏9g、生薑3片,和胃止嘔

2.鎮肝熄風湯肝陽化風,眩暈痙厥)

基礎方:懷牛膝18g、代赭石30g、龍骨20g、牡蠣20g

驚蟄化裁:加檳榔12g、使君子9g,驅蟲消積;蟲積化熱加黃柏6g、苦參9g,清熱燥濕

3.布袋丸脾虛蟲積,正虛邪實)

基礎方:使君子12g、苦楝皮9g、白術15g、茯苓18g

驚蟄化裁:加黨參12g、山藥15g,增強健脾之力;腹痛加白芍18g、甘草6g,緩急止痛


最新小说: E級玩家 靈域神源 救命!死對頭的病嬌弟弟偏要入贅 破爛景區搖身一變飛天了 你親手活埋,改嫁又痛悔難眠 換婚約,嫁高知,命好活該你嫉妒 撿垃圾的我在星際殺瘋了! 斬神:等等!大夏怎麼全是神? 群穿:搞事天團柯學世界再就業 開局遭雷劈:音樂不需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