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翁取出海螺,蘸取藥液在船舷繪製“溫腎符”,符咒遇風即化,化作無數細小的鹿茸虛影,在海麵上形成暖流,散發出持久的溫熱之氣。“此符借海陽之氣,合藥物之性,可使寒濕不得侵,腎肺得溫養。”他解釋道。
第六折·祭寒衣節話醫理
申時三刻,村落響起“寒露祭寒衣”的鐘磬聲。百姓們在海邊擺設祭壇,壇上供奉著用鹿茸、蛤蚧製成的“溫腎糕”,糕體上用紫菀汁書寫著“水火既濟”四字。茸翁趁機向眾人傳授“寒露養生訣”:“寒露時節,宜‘溫腎納氣,暖脾化濕’——晨起飲鹿茸蛤蚧酒,午間用白術餅貼腎俞,黃昏食紫菀粥,可保冬令無虞。”
他指著祭壇上的“溫腎糕”:“糕體需以陽光曬製,正如人體需以腎陽命門之火)蒸化水穀。然曬製需辰時陽火,正如溫陽需溫和有序,不可過燥。”
天麻翁望著海邊補種的枸杞苗,苗葉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枸杞與鹿茸同屬溫陽,可作冬日食療。此乃‘以形補形’,亦合‘肝腎同源’之理,補腎即所以養肝。”
第七折·陰陽易位話玄機
酉時初刻,夕陽將渤海染成赤金色,歸巢的鴻雁在天際劃出金色的弧線,海麵上的蛤蚌殼隨潮汐開合,如肺臟呼吸。茸翁望著西方天際的水星與火星,此時兩星呈“水火相克”之象,卻有土星居中調和,形成“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的循環。
“寒露者,‘陰陽易位,寒署交爭’,如腎水與命火相搏,需以溫藥和之。”茸翁輕撫通靈根,根須上的黑色與赤色紋路此刻如冬日照冰,“腎需溫,肺需降,今用鹿茸、蛤蚧溫腎納氣,紫菀、白術暖脾化飲,正是‘溫而不燥,降而不鬱’,如冬日暖陽,既暖身又不灼膚。”
芩兒點頭附和:“《黃帝內經》雲‘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今治腎而兼顧脾胃,乃‘治水需治土’之要。脾土健則水濕有製,腎水充則火有所藏,此乃‘治未病’的上工之術。”
貝母姑娘指著星空中的“虛星”主北方):“虛星明,則水氣盛。此乃提示我們,溫腎需兼利水,當以淡滲之品佐之,如鹿茸配茯苓,正合‘溫化與滲利並行’的治則。”
正說著,丹頂鶴銜著青帝玉簡飛來,玉簡上刻著:“寒露治寒濕,需知‘寒非純寒,濕非純濕,溫腎非燥腎,納氣非斂氣’。”茸翁微笑道:“青帝此諭,道破‘治寒濕需辨陰陽’的玄機。正如這海邊潮汐,雖有漲落,卻始終遵循天道,全在一個‘和’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結語·寒露驚秋晚
寒露者,寒水漸盛,火歸土藏,如腎之封藏,肺之肅降,共奏冬藏之曲。芩兒與茸翁以“溫腎納氣、肺腎同治”之法,暖命門之火,化寒飲之結,正是“寒者熱之,虛者補之”的醫道圓融。看官須知,治寒濕如融堅冰,需徐圖緩進,溫化並行,此回不過初融寒潭之冰,更精彩處,且看下回分解——
讚詩
《寒露·詠鹿茸》
寒露驚秋雁陣長,茸翁跨海渡蒼茫。
瓊漿熬就三春雪,寶鼎烹來九域霜。
鹿血融開寒水結,蛤蚧納定肺金傷。
最宜醉臥泰山頂,聽取天風送藥香。
預告·第十七回霜降·豺乃祭獸補肝血草木黃落滋腎陰
且說芩兒等彆過齊魯百姓,行至關中平原,忽見豺狼捕獸陳列如祭,草木枯黃早於常時,百姓們眩暈耳鳴,視物模糊,更有老者患“雀盲”,入夜不能視物,爪甲脆裂如枯葉。細查之下,方知今歲霜降節氣,陽明燥金主氣,厥陰風木客氣,燥風傷肝,致“肝血不足,腎精虧虛”。正憂慮間,忽聞終南山下傳來鹿鳴,一位身著青衫的女子負手而來,鬢邊插著枸杞,腰間懸掛的竹簍裡裝著熟地、女貞子,衣袂上繡著“補肝滋腎”四字……
第十六回完)
注:本回緊扣寒露“寒濕傷腎”的特性,融入五運六氣寒水濕土相搏、腎肺同病)、臟腑理論腎陽不足、寒飲伏肺)、藥物配伍鹿茸與蛤蚧相須、紫菀相使),通過寒水神考驗、溫腎灘等神話場景,闡釋“溫腎化飲、肺腎同治”的中醫思想。茸翁的形象對應鹿茸的“溫腎壯陽”特性,鴻雁、蛤蚧等元素強化其“入腎經、納氣平喘”的藥性。後續章節將圍繞霜降“燥風傷肝”的特點,結合補肝滋腎藥物如枸杞、熟地),展開“滋補肝腎、明目烏發”的醫道傳奇。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