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時三刻,“土德藥房”展開特殊的扶陽固脫劑炮製。關茯神親自遴選藥材:
附子取四川“江油附子”,經膽巴水浸泡、清水漂洗、蒸製、切片、炒黃等九道工序,製成“熟附子”,其性大熱,能“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本草正》言其“除寒濕,暖丹田,溫脾土”;
乾薑取“炮薑”,將乾薑砂炒至鼓起,表麵棕褐色,能“溫中散寒,回陽通脈”,《醫學啟源》言其“通心氣,助陽,去臟腑沉寒”;
人參選“野山參”,經蜜炙後增強益氣固脫之力,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本草綱目》言其“治男女一切虛證”;
茯神選用“辰砂茯神”,以朱砂拌之,使“火土相生,陽神得固”,增強扶陽安神之效。
“扶陽固脫之劑,需如‘懸崖勒馬,力挽狂瀾’,”關茯神講解道,將藥材投入“回陽固脫爐”中,“附子、乾薑如快馬加鞭,直入少陰;人參、茯神如勒馬之韁,防止陽脫。今歲陽亡危急,需‘猛火急煎,藥氣峻猛’。”
爐中先冒黑煙,如陰霾消散;繼而泛起赤焰,如陽神歸位;最終凝成紫霞,如先天一炁。待藥成取出,附子、乾薑已化作“救逆箭”,人參、茯神變成“固脫盾”,共成“回陽固脫丹”,丹中隱約可見“陽生陰長”的伏羲八卦之象。
關茯神以赤金盒盛裝丹藥,盒麵上刻著“回陽”二字,開合間竟有熱浪撲麵,盒中丹藥表麵凝結著細小的赤金顆粒,正是“陽神固攝”的外顯之象。
六·七情配伍演扶固
申時三刻,關茯神與附子仙子登上“七情扶固台”,觀察扶陽藥與固脫藥的配伍玄機。但見附子、乾薑在“扶陽徑”上如雙龍出海,直破陰寒;人參、茯神在“固脫溪”中如雙錨沉底,固攝元氣;炙甘草、肉桂則端坐在“扶固閣”,如繩纜係舟,調和藥性。
“看這附子與乾薑,”附子仙子指著徑中互動的藥靈,“附子為君,回陽救逆;乾薑為臣,溫中散寒,二者相須為用,能增強回陽之力,此乃七情中的‘相須’。而人參與附子,一補氣,一補陽,相使為用,則能氣血雙補,此乃‘氣陽互根’之妙。”
關茯神點頭,取出“七情扶固圖”,將扶陽藥置於北方坎位水位),固脫藥置於中央土位:“坎為水,主藏陽;土為中,主固脫。今以坎水之性藏先天陽氣,以土德之厚固後天元氣,使陽有所藏,脫有所止。茯神居中,如戊土鎮水,貫通坎土,此乃‘先天後天同治’之象。”
忽然,圖中的“相反”指針微動,指向附子與犀角代水牛角)。關茯神微笑:“附子辛熱,犀角鹹寒,二者相反,恰能製附子之熱,防傷陰液,此乃‘相反相成’之巧。可見七情之道,如冬至節氣,陽微而陰盛,需扶陽中留一分顧陰。”
七·冬至陽複固先天
酉時初刻,冬至節氣的最後一候“水泉動”達到極盛。關茯神率百藥靈眾立於“先天複正台”,見山澗泉水溫潤如玉,每一滴水中都映著“陽複”的字樣。他取出“回陽固脫丹”置於台心,丹藥吸收冬至的一陽之氣,竟化作無數赤龍精靈,飛向百草園各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一群精靈飛向“腎陽虛圃”,附子、肉桂飲其氣,扶陽之力更增,飲片上的“扶陽”二字閃爍如星;第二群精靈飛向“氣脫園”,人參、茯神吸其精,固脫之功更強,植株上浮現“固脫”字樣;第三群精靈飛向“心腎倉”,炙甘草、肉桂承其澤,調和之效更穩,倉廩的梁柱上出現“調和”紋路。
待精靈散儘,百草園中已是陽氣複振:蚯蚓重新有序蟠曲,麋角脫落正常,泉水溫煦如玉。關茯神望著遠處的“扶固爐”,見爐中殘留的丹藥竟凝結成“先天”二字,在暮色中散發熾熱的紅光。
暮色漸起時,關茯神站在鬆雲崖上,望著冬至的陽氣被重新固攝,風中帶著附子的辛烈、肉桂的醇厚、茯神的溫厚,竟成一曲《扶陽複先天引》。他知道,冬至的陽微之患已暫得平息,而那縷初萌的陽氣,正如同茯神的使命——在最黑暗處種下光明的種子,待來春萬物複蘇時,自會迎來新的輪回。
結語·二十一章評讚
讚曰:
冬至一陽生腎宮,命門火衰元氣窮。
茯神附桂回陽氣,參草乾薑固脫功。
七情扶固調先天,五行生克應時通。
且看陽複先天處,來朝小寒萬物融。
預告:
下一回《小寒·小寒凝寒傷脾胃茯神溫中化濕濁》,且看關茯神如何以茯神之“溫中”,合白術、砂仁之“健脾化濕”,應對小寒節氣寒盛濕重之證,更有“芳香醒脾藥靈”登場,演繹“溫化寒濕”之妙法。正是:“小寒寒盛濕濁凝,脘腹冷痛食欲不振。茯神術砂溫脾胃,芳香化濕濁陰清。”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