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折·五行合化·水火既濟
子時正,老農夫王福順被抬入診室,他泄瀉二十年,近日更出現心悸、喘促,形如骷髏,舌淡胖無苔,脈微欲絕。仙子診為“腎陽衰微,累及心脾”,取“心俞”“脾俞”“腎俞”“足三裡”四穴,行“飛經走氣”針法:先刺腎俞,用“子午搗臼”法,使針感傳至心前區;再刺脾俞,用“青龍擺尾”法,使針感傳至腹部;最後刺足三裡,用“白虎搖頭”法,使針感傳至足趾。
竹青化作朱雀,口銜鹿茸酒,滴入王福順口中,每滴酒液都化作火星,沿任脈下行至丹田。“腎為水火之宅,”仙子解釋,“今水火俱衰,需以鹿茸補火,以羅漢果滋水,使‘水火既濟’。”王福順突然劇烈咳嗽,咳出半碗清稀痰涎,痰中竟有霜花凝結,此後心悸喘促大減,七日後竟能在院內散步,逢人便說“心裡暖烘烘的,跟揣了個小火爐似的”。
第六折·虛中夾實·通補兼施
醜時三刻,船工趙鐵柱被四人抬入,他泄瀉十年,近月來瀉下帶血,腹痛如絞,舌暗紫有瘀斑,脈沉澀如刀刮竹席。仙子以手觸其腹部,臍周有條索狀痞塊,推之不移,叩之音濁,如空甕貯水。“此為‘寒瘀互結,虛實夾雜’,”她取出“逐瘀三棱針”,在“膈俞”“血海”“天樞”穴點刺,血出紫黑,夾著冰晶與黏液。
竹青化作穿山甲,用前爪在趙鐵柱腹部痞塊處輕輕刨動,每刨一次,便有白色霧氣溢出,如寒瘀外散。仙子同時以鹿茸酒送服“溫通逐瘀丸”,藥丸中含鹿茸、桃仁、紅花、麝香等,服下後,趙鐵柱腹中雷鳴,連續泄瀉五次,排出黑褐色瘀便,夾著膜狀物質,其中竟有一枚生鏽的船釘——原來二十年前他曾被船釘刺傷腹部,瘀血內結,終成頑疾。
清理瘀便後,趙鐵柱腹痛立止,麵色由青轉紅,仙子再以鹿茸粥調補半月,其舌上瘀斑漸淡,脈息轉為和緩。他摸著平坦的腹部感慨:“原以為是腎虛,誰知是瘀血作祟,中醫真是博大精深!”
第七折·順時養生·治未病要
寅時初,東方既白,鹿鳴穀的草廬內燃起七堆艾草火,煙氣中混著鹿茸的辛香,令人精神振奮。仙子手持“河圖洛書”玉簡,向百姓講解霜降養生要訣:“霜降養生,首重‘封藏’,需從‘食、睡、動、靜’四方麵入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食養方麵,她展示“四神鹿茸粥”:“取鹿茸、蓮子、芡實、茯苓、山藥各適量,與粳米同煮,辰時服用,可脾腎雙補。若體寒者,加生薑三片;體熱者,加麥冬少許,此乃‘隨證施膳’。”
睡養方麵,她強調“亥時入眠”的重要性:“亥時三焦經當令,宜靜不宜動,睡前以鹿茸粉泡腳,可引火歸元,安睡至天明。”
動養方麵,她演示“扶陽五禽戲”中的“鹿戲”:“模仿鹿的輕盈舒展,重點活動腰腎,每日三遍,可強腎健腰。”
靜養方麵,她傳授“胎息法”:“仰臥,閉目,舌抵上顎,想象丹田有一團真火,隨呼吸開合,此乃‘內養真火’之法。”
竹青化作道童,給每人分發“扶陽香囊”:“囊內有鹿茸、肉桂、丁香、川芎,佩於‘命門’穴,可預防寒邪侵襲。”一位老者問:“老朽常年便秘,霜降能服鹿茸嗎?”仙子笑道:“便秘有虛實,若屬冷秘大便乾硬,腹中冷痛),鹿茸配肉蓯蓉,可溫陽通便;若屬熱秘,則需慎用。”
結語·火土歸原
卯時正,仙子一行踏上歸程,老塾師周鶴齡送來自己書寫的《扶陽論》手稿,獵戶張二郎扛來一隻野鹿腿當然,仙子婉拒了,隻取了鹿茸),李娘子抱著嬰兒前來致謝,嬰兒口中竟含著一小片鹿茸糖特製的養生食品)。
回望州府,回春堂的屋簷下掛著七盞紅燈籠,紅光映著霜雪,宛如人體命門之火溫暖人間。阿楠摸著腰間的“扶陽玉佩”,問:“師父,為何同樣是泄瀉,有的用附子,有的用熟地?”仙子停在“火土交輝”石旁,石上的霜花在陽光下融化,露出底下的赭紅色岩石:“附子救急,熟地養正,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就像這霜與土,霜化入土,土暖生陽,本是一理。下一站,立冬固本,當知‘人參救脫’的機變了。”
讚詩
霜降原野百草衰,腎陽式微濁陰開。
鹿茸煥彩通督脈,羅漢含辛暖脾垓。
七方流轉三元氣,九針開合八卦陔。
借問扶陽何處是?一樽熱酒化冰來。
預告·第十九回·立冬固本·人參湯補氣固脫
卻說羅漢果仙子歸山後,見鹿鳴穀的溫泉霧氣更盛,忽聞山下村落傳來“虛勞厥逆”之聲,百姓神疲乏力,動輒氣喘,四肢厥冷,甚至暈厥,舌淡苔白,脈微欲絕。時值立冬,陽氣潛藏於腎,今歲火運不足,致“腎不納氣,脾不統血”。欲知仙子如何以人參湯配伍羅漢果,補氣固脫、回陽救逆,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