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熬好的藥汁倒入雕刻著太極圖案的模具中,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外裹一層用朱砂和墨汁混合而成的粉末。每顆藥丸都閃爍著神秘的光芒,仿佛蘊含著宇宙的奧秘。服用時,每日寅時35點)和申時1517點),以淡鹽水送服三丸。寅時,陽氣漸生,服用丹藥可助陽氣升發;申時,陰氣漸長,服用丹藥能滋陰潛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患者服用陰陽衡丹後,身體逐漸好轉。初服時,部分患者會感覺體內有一股暖流和一股涼意交替流動,這是陰陽之氣在體內調和的表現;幾日後,失眠、心悸等症狀明顯減輕;連續服用半月,精神飽滿,食欲大增,身體的各種不適完全消失,仿佛脫胎換骨。一位曾經體弱多病的老者,服用丹藥後,竟能每天清晨在穀中跑步鍛煉,逢人便誇讚:“這陰陽衡丹,就是讓我重獲新生的寶貝!”
六、秋分平衡攝生術
秋分正日,決明子在穀中風景絕佳之處搭建“陰陽平衡台”,此台的設計巧妙地融合了天地陰陽之理。
台基以黑白兩色的鵝卵石砌成太極圖案,黑色代表陰,白色代表陽,象征陰陽平衡;四壁懸掛由絲綢製成的簾子,簾子上繡著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圖案,寓意天地萬物皆由陰陽構成;地麵鋪滿溫潤的玉石,玉石中間鑲嵌著用黃金打造的八卦圖,八卦圖與太極圖案相互呼應;四角放置青銅香爐,香爐中交替燃燒著檀香屬陽)和艾草屬陰),煙霧繚繞,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和諧的氛圍。
每日清晨和傍晚,決明子帶領村民在陰陽平衡台上行“陰陽調和功”。清晨,眾人麵向東方,雙手在胸前呈抱球狀,深吸氣時,想象吸入東方升起的陽氣,感受一股熱流從腳底湧泉穴升起,沿著腿部經絡緩緩上行;呼氣時,雙手緩緩向外推,想象將體內的濁氣排出體外。傍晚,眾人麵向西方,雙手在胸前合十,深吸氣時,想象吸入西方落下的陰氣,感受一股清涼之氣從頭頂百會穴灌入體內;呼氣時,雙手緩緩向下按,想象將陰氣引入丹田。如此反複練習,配合均勻的呼吸,使體內的陰陽之氣達到平衡。
飲食上,推出“陰陽雙補宴”。“山藥枸杞燉烏雞”,山藥健脾益胃,枸杞滋補肝腎,烏雞滋陰補血,三者搭配,湯汁濃鬱,營養豐富,既能補陰又能補陽;“韭菜炒蝦仁”,韭菜溫中開胃,蝦仁補腎壯陽,一道菜將陰陽食材完美結合;“百合蓮子銀耳羹”,百合清心安神,蓮子補脾止瀉,銀耳滋陰潤肺,口感細膩,香甜可口,具有很好的調和陰陽的功效。每一道菜肴都經過精心烹製,不僅美味可口,還能幫助村民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
周娘子一家在參加陰陽雙補宴時,吃得十分開心。周娘子品嘗著每一道菜肴,感慨地說:“這些菜不僅好吃,還讓我感覺身體裡的陰陽又重新和好了,真神奇!”
七、雷隱無聲悟大道
秋分三候“蟄蟲坯戶”,穀中的昆蟲們都已藏入洞穴,用泥土將洞口封堵得嚴嚴實實,整個山穀顯得格外寂靜。此時,青蚨穀的陰陽之氣已經重新達到平衡,不再有極端的寒熱變化。決明子登上觀星台,隻見北鬥鬥柄的黑白霧氣已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層柔和的紫色光暈,仿佛給北鬥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他解開五運囊,撒出七十二顆“秋分種”,種子落地後,瞬間長出嫩綠的幼苗。幼苗的葉片上天然形成“衡”字,隨著微風的吹拂,“衡”字逐漸轉變為“泰”字,葉脈間閃爍著五彩的光芒,仿佛蘊含著無儘的生機與活力。此時,天空中出現一道美麗的彩虹,橫跨整個山穀,將陰陽平衡台籠罩在七彩光芒之中。
周娘子帶著全家前來致謝,她容光煥發,精神飽滿,與之前判若兩人。“先生,謝謝您救了我,也教會了我們如何與陰陽和諧相處。”周娘子激動地說,眼中滿是感激的淚水。
決明子望著穀中的村民,語重心長地說:“陰陽平衡,是天地運行的根本規律,也是人體健康的基石。秋分時節,晝夜均平,提醒我們要時刻關注體內陰陽的變化。治病,就是調和陰陽;養生,也是追求陰陽平衡。就像這四季輪回,寒來暑往,隻有陰陽協調,才能萬物生長。”
話音剛落,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震動,仿佛是遠處傳來的隱隱雷聲。雖然這隻是秋分之後殘餘的雷意,但卻讓眾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力量。下方,村民們在陰陽平衡台前歡聲笑語,相互交流著養生的心得。陽光灑在大地上,為整個青蚨穀披上一層金色的光輝,仿佛一幅寧靜祥和的畫卷,訴說著陰陽平衡的永恒奧秘。
結語·十五章論要
此回書表秋分時節,決明子以“滋陰補陽,調和陰陽”為綱,融七情療法、五行生克、丹丸炮製、時辰養生於一爐,示中醫“平衡陰陽,治病求本”之真機。正是:
讚詩曰
秋分雷隱陰陽亂,青童尋方調衡端。
七情調攝通氣血,五味和合補真元。
丹丸煉就乾坤氣,時辰養生歲月安。
欲知寒露溫陽法,且看霜重護命關。
下回預告
且說秋分過後,寒露將至,寒氣漸重,露水凝結成霜。穀中的村民們開始出現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尿頻尿急等症狀。決明子觀天象,見北方辰星光芒大盛,散發著幽冷的氣息,歎道:“此乃‘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氣凝滯,腎陽受損!”欲知如何以決明子溫補腎陽,抵禦寒邪,且看下回《寒露鴻雁來賓·寒凝腎元覓溫方》。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