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茶仙記:武陵靈草傳》
楔子:赤帝臨凡火氣升
立夏時節,北鬥星的鬥柄指向東南,太陽到達黃經45°。此時,天地間陽氣充盛,如赤帝臨凡,火德當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萬物至此皆繁茂壯大,進入"夏長"的旺盛階段。
在五運六氣理論中,夏季屬少陰君火,主氣為火,客氣隨年份而變。嘉靖七年戊子歲,大運為火運太過,司天為少陰君火,在泉為陽明燥金。火運太過,加之司天君火,天地間火熱之氣偏勝,易致人體心火上炎,出現心煩、失眠、口瘡等症。此時養生,當以清熱瀉火、養心安神為主。
藤茶性涼,味甘苦,入心肝肺經,恰能清夏季之火熱,養心陰,安心神。其藤蔓在夏季生長最為旺盛,葉片上的白霜二氫楊梅素)也最為豐厚,正是"夏長"時節天地賦予的靈物,與夏季的火熱之氣形成陰陽平衡,體現了中醫"天人相應"的智慧。
第一章:立夏·土司獻茶驚聖駕
第一部分:赤日炎炎,暑氣初升
立夏這日,京城北京已是赤日炎炎,暑氣蒸騰。護城河中的水被曬得溫熱,岸邊的垂柳無精打采地垂著枝條,連聒噪的蟬也因酷熱而減少了鳴叫。街上的行人個個揮扇不止,穿著單薄的衣衫,卻仍覺得熱氣從四麵八方襲來,讓人喘不過氣。
皇宮大內之中,更是一片燥熱。紫禁城的紅牆黃瓦在烈日下反射著刺眼的光芒,宮殿內雖然有宮女太監們不停地搖著蒲扇,送來一絲涼風,但空氣中依然彌漫著一股沉悶的熱氣。嘉靖皇帝坐在奉天殿的龍椅上,隻覺得心煩意亂,口乾舌燥,連批閱奏折的心思都沒有了。
此時,正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按照五運六氣的理論,今年火運太過,司天又是少陰君火,天地間的火熱之氣比往年更甚。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天地之氣向外發散,容易出現"上火"的症狀。嘉靖皇帝久居深宮,飲食厚味,加之國事繁忙,心火本就偏旺,此時更是覺得心浮氣躁,難以平靜。
太醫院的禦醫們絞儘腦汁,開了不少清熱瀉火的方子,如黃連解毒湯、導赤散等,但嘉靖皇帝服用後,效果卻不明顯。反而因為這些方子大多苦寒,損傷了脾胃陽氣,導致皇帝食欲不振,精神更加萎靡。
第二部分:班師回朝,土司覲見
就在嘉靖皇帝被暑熱和心火困擾之際,容美土司田世爵率領抗倭有功的土兵,班師回朝了。
田世爵身著土家族傳統服飾,外罩朝廷賞賜的錦袍,神情威武,意氣風發。他此次抗倭大勝,不僅保衛了國家海防,還帶回了武陵山的靈草——藤茶。他早就聽說皇帝被暑熱所困,心中便有了主意,要將這來自家鄉的靈草進獻給皇帝,為君分憂。
在司禮監太監的引領下,田世爵來到奉天殿外。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氣,邁步走進殿內。隻見殿內莊嚴肅穆,嘉靖皇帝高坐龍椅之上,雖然麵帶倦容,但威嚴依舊。
田世爵跪倒在地,行三跪九叩大禮,高聲說道:"臣容美土司田世爵,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嘉靖皇帝抬了抬手,有氣無力地說道:"田愛卿平身。此次抗倭有功,朕心甚慰。"
田世爵謝恩起身,恭敬地說道:"臣不敢居功,此乃陛下天威所致,將士用命之功。臣此次回朝,特為陛下帶來一件武陵山的寶物,望陛下笑納。"
第三部分:靈草入宮,滿殿生香
田世爵說罷,示意身後的土兵將一個精致的木盒呈上。司禮監太監接過木盒,小心翼翼地捧到嘉靖皇帝麵前。
嘉靖皇帝好奇地打開木盒,隻見裡麵整齊地擺放著幾小捆藤茶。這些藤茶的枝條呈褐色,葉片已經曬乾,呈現出深綠色,上麵還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白霜,如同冬日的初雪。
就在木盒打開的一瞬間,一股清冽甘甜的香氣頓時彌漫了整個奉天殿。那香氣不同於宮廷中常用的龍涎香、麝香,而是帶著一股山野的清新,又有一絲淡淡的藥香,聞之令人精神一振,原本沉悶燥熱的空氣似乎也變得清新起來。
嘉靖皇帝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氣,隻覺得一股清涼之氣直入肺腑,原本煩躁的心緒竟然平複了許多。他驚訝地問道:"田愛卿,這是何物?為何有如此神奇的香氣?"
田世爵連忙奏道:"啟稟陛下,此乃臣家鄉武陵山的靈草,名曰"藤茶"。此草得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性涼,味甘苦,入心肝肺經。立夏時節飲用,可清熱瀉火,養心安神,最能解夏日之暑熱。"
第四部分:君臣論道,醫理精深
嘉靖皇帝拿起一小撮藤茶,放在鼻尖輕嗅,連連點頭道:"好一股清香!田愛卿,你且說說,這藤茶為何能解朕的暑熱之苦?"
田世爵深吸一口氣,開始闡述藤茶的醫理:"陛下,中醫講究"天人合一",天地之氣與人體之氣相通相應。今日立夏,正是陽氣最盛之時,今年又值火運太過,司天少陰君火,天地間火熱之氣偏勝,人體易受火熱之邪侵襲,出現心煩、失眠、口乾等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藤茶性涼,屬於"四氣"中的涼性,能清熱瀉火,平衡人體過盛的陽氣,此乃"熱者寒之"的治法。其味甘苦,甘能補益心陰,苦能清熱燥濕。心主火,屬少陰君火,與夏季相應。藤茶入心經,能清心火,安心神,緩解陛下的心煩失眠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