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藤茶入肺經,肺主皮毛,與體表相通。夏季毛孔開張,易受暑熱之邪侵襲,藤茶能清肺熱,潤肺燥,使暑熱之邪從皮毛而解。同時,藤茶入肝經,肝主疏泄,能調暢氣機,防止暑熱之邪導致的氣機不暢,從而緩解陛下的胸悶之感。"
田世爵的一番話,將中醫的陰陽五行、四氣五味、臟腑經絡理論闡述得深入淺出,嘉靖皇帝聽得頻頻點頭,原本對藤茶的懷疑也煙消雲散。他沒想到,這來自偏遠山區的草藥,竟然蘊含著如此精深的醫理。
第五部分:親嘗靈茶,龍顏大悅
嘉靖皇帝迫不及待地命人取來茶具,要親自品嘗這神奇的藤茶。
宮女們小心翼翼地用泉水煮沸,然後取來一個白瓷蓋碗,放入一小撮藤茶,注入沸水。隻見那乾燥的藤茶葉片在水中緩緩舒展,原本深綠色的葉片逐漸變得鮮綠,上麵的白霜也慢慢溶解,融入水中,使茶湯呈現出一種清澈的淡黃色。
一股更加濃鬱的清香隨著水汽升騰起來,比之前更加醇厚,更加宜人。嘉靖皇帝拿起蓋碗,輕輕吹了吹,然後小啜了一口。
隻覺那茶湯入口甘苦,瞬間便化作一股清涼的津液,順著喉嚨流下,直達丹田。緊接著,一股甘甜的回味從舌根泛起,讓人回味無窮。喝下這口藤茶,嘉靖皇帝隻覺得渾身的燥熱之氣仿佛被一股清涼的泉水衝洗過一般,頓時消散了大半,原本煩躁的心情也變得平靜下來,甚至感到一絲心曠神怡。
"好!好一個藤茶!"嘉靖皇帝忍不住讚歎道,"果然是神草!朕喝了這茶,隻覺得心清氣爽,暑熱全消,就連這連日來的心煩意亂,也減輕了不少。田愛卿,你為朕帶來了如此寶物,真是大功一件!"
第六部分:妙手回春,震驚朝野
嘉靖皇帝連續飲用藤茶數日,隻覺得身體越來越好。原本的心煩失眠、口乾舌燥等症狀消失得無影無蹤,食欲也恢複了,精神更加充沛,處理起朝政來也覺得得心應手。
太醫院的禦醫們見狀,無不感到驚訝。他們研究了藤茶的性味歸經,結合嘉靖皇帝的症狀,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來,藤茶性涼而不寒,清熱而不傷脾胃,正好適合嘉靖皇帝這種心火偏旺又脾胃虛弱的體質。這比他們之前開的那些苦寒瀉火藥要高明得多,真正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治病求本"的精髓。
消息很快傳遍了朝野,文武百官紛紛稱讚田世爵獻茶有功,就連後宮的嬪妃們也開始飲用藤茶,以解夏日之暑熱,美容養顏。藤茶一時間成為了宮廷中最受歡迎的飲品,其地位甚至超過了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等傳統名茶。
田世爵也因此得到了嘉靖皇帝的重賞,不僅加官進爵,還被允許在京城開設"武陵藤茶坊",將藤茶推廣到民間。這對於藤茶來說,是從山野靈草到宮廷貢品的巨大飛躍,也為藤茶在全國範圍內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第七部分:立夏養生,傳遍民間
隨著藤茶在宮廷中的走紅,其立夏養生的功效也逐漸傳遍了民間。
老百姓們發現,這藤茶不僅口感清爽,而且價格親民,適合廣大百姓飲用。於是,每到立夏時節,家家戶戶都開始飲用藤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立夏養生習俗。
中醫養生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立夏作為夏季的開始,正是養陽的關鍵時期。但這裡的"養陽"並非一味地補陽,而是要順應陽氣的升發,同時防止陽氣過亢。藤茶性涼,正好能製約夏季過盛的陽氣,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這正是"春夏養陽"的最高境界。
民間還流傳著許多關於藤茶立夏養生的諺語,如"立夏喝藤茶,暑熱不侵家"、"一杯藤茶消心火,夏日炎炎也清爽"等。這些諺語不僅體現了老百姓對藤茶功效的認可,也反映了中醫養生文化在民間的深厚根基。
結語:赤帝賜福,靈草生輝
立夏時節,赤帝當令,火氣旺盛。田世爵獻藤茶於嘉靖皇帝,不僅解了皇帝的暑熱之苦,也讓藤茶這一武陵靈草得以在宮廷中大放異彩,震驚朝野。這不僅是藤茶的榮幸,更是中醫文化的勝利。
藤茶得夏季火熱之氣而生長旺盛,又以其涼性製約火熱之邪,體現了中醫"陰陽平衡"的智慧。從宮廷到民間,藤茶的立夏養生功效得到了廣泛認可,成為了夏季養生的佳品。
讚詩
立夏時節赤日炎,土司獻茶到禦前。
靈草一啜心火散,清香滿殿聖顏歡。
陰陽平衡通天地,四氣五味調心肝。
從此藤茶名天下,夏日養生第一般。
預告:芒種·宮廷秘方傳民間
下一章,將講述藤茶在宮廷中衍生出各種養生秘方,隨著"武陵藤茶坊"的開設,這些秘方逐漸傳入民間。恰逢芒種時節,天氣更加炎熱,雨水增多,濕氣加重,藤茶又將在民間上演怎樣的養生傳奇?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