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鮮石斛30g、石決明15g、黃芩10g。
功效:清熱生津,平肝熄風。
解析:施氏善用鮮石斛清熱生津,配伍石決明平肝潛陽,黃芩清熱燥濕,主治暑熱夾濕之高熱、煩渴、頭目眩暈。現代用於中暑、感染性發熱屬氣陰兩傷者,如鮮石斛配石膏、知母,可迅速緩解高熱、汗出、舌紅少津。
五、鄧鐵濤:脾胃學說的發揚者
名方:慢性胃炎基本方《鄧鐵濤醫案》)
組成:太子參30g、茯苓12g、山藥12g、石斛12g、麥芽30g。
功效:益氣養陰,健脾和胃。
解析:鄧鐵濤提出“脾胃虛損,五臟相關”理論,本方以太子參、茯苓補氣健脾,石斛、山藥滋養胃陰,麥芽消食和中,主治慢性胃炎屬氣陰兩虛者。現代用於慢性淺表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如加丹參、鱉甲,可改善胃脘隱痛、口乾舌燥。
名方:氣陰兩虛消渴方《鄧鐵濤臨床經驗輯要》)
組成:石斛15g、黃芪30g、山藥30g、生地15g。
功效:益氣養陰,健脾降糖。
解析:鄧氏針對糖尿病“氣陰兩虛”病機,以黃芪補氣,石斛、山藥、生地滋陰,配伍丹參活血化瘀,主治消渴伴乏力、自汗、舌紅少苔。現代研究證實,該方通過調節胰島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謝,可輔助降低血糖,如鄧鐵濤用本方治療糖尿病腎病,可減少蛋白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六、朱良春:蟲類藥與滋陰法結合的典範
名方:斛烏合劑《朱良春用藥經驗集》)
組成:石斛15g、製何首烏15g、製黃精15g、生黃芪30g、懷山藥30g。
功效:益氣養陰,和血通脈。
解析:朱良春針對糖尿病“陰虛血瘀”病機,以石斛、製何首烏滋陰補腎,生黃芪、懷山藥健脾益氣,配伍紫丹參、桃仁泥活血化瘀,主治消渴伴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現代研究表明,該方通過抗氧化、改善微循環,可延緩糖尿病並發症進展,如朱良春用本方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緩解麻木、疼痛。
七、經典方劑解析
四神煎《驗方新編》)
組成:生黃芪240g、石斛120g、懷牛膝90g、遠誌90g、金銀花30g。
功效: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活血通痹。
解析:本方以黃芪大補元氣,石斛滋陰生津,牛膝活血通絡,遠誌祛痰消腫,金銀花清熱解毒,主治鶴膝風類風濕關節炎、膝關節滑膜炎)。現代用於膝關節腫痛、積液,如嶽美中用原方治療膝關節腫大積水,12劑即效,其機製與石斛增強免疫、抗炎有關。
石斛明目丸《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石斛、青葙子、決明子、枸杞子、熟地黃。
功效:滋陰清熱,平肝明目。
解析:本方以石斛、枸杞子滋陰補腎,青葙子、決明子清肝明目,熟地黃養血填精,主治肝腎陰虛之目赤腫痛、視物昏花。現代用於乾眼症、視疲勞,如石斛明目丸加菊花、密蒙花,可緩解眼乾、視力下降。
八、現代應用特點
1.糖尿病領域:石斛在降糖方劑中占比超過40,如天芪降糖膠囊、斛烏合劑,其機製與石斛多糖調節胰島素分泌、改善胰島素抵抗有關。
2.腫瘤輔助治療:石斛合劑石斛、玄參、麥冬)可緩解放療後口乾、陰虛火旺,其抗氧化作用能減輕化療藥物對機體的損傷。
3.亞健康調理:石斛枸杞茶、太子參石斛玉竹湯等食療方,廣泛用於熬夜、飲食不節導致的胃陰不足,體現“治未病”思想。
總結
石斛在曆代名醫手中的應用,始終圍繞“滋陰生津”這一核心,從漢代的廣譜補虛,到明清的精準滋陰,再到現代的藥理拓展,體現了中醫藥“傳承不守舊,創新不離宗”的發展脈絡。無論是葉天士的益胃湯、吳鞠通的增液湯,還是施今墨的四味健步湯、朱良春的斛烏合劑,均展現了石斛在滋陰、清熱、活血等方麵的獨特優勢。其配伍與炮製的演變,不僅反映了對藥材特性的深刻理解,更彰顯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智慧。未來,隨著慢性病防治需求的增加,石斛在臨床方劑中的應用有望進一步深化。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