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剛過,土壤裡的陽氣正好,花瑤把帶來的種子撒在院子裡的向陽處,又蓋了一層薄土,澆了點山泉水。她說:“這九葉仙跟著‘春生’的節氣走,現在種下去,很快就能發芽。等夏天的時候,枝葉會長得很壯,那時候采枝;秋天的時候,根長得結實,能采根;冬天的時候,就把種子收起來,明年再種。”這正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道法——草木的生長跟著季節走,采藥的時間也得跟著季節來,這樣才能保留草藥最足的靈氣。
沒過多久,院子裡就冒出了嫩綠的芽尖,三枝一組,像小小的綠傘。花瑤帶著村裡的人去山裡找合適的地塊,她指著一片向陽的緩坡說:“這裡陽光足,土壤鬆,排水也好,九葉仙種在這裡,能長得壯。”她還教大家怎麼識彆九葉仙:“葉子是三枝九片,葉緣有鋸齒,背麵有絨毛,斷了會流白汁,聞起來有股苦中回甘的味。要是看到葉子沒有鋸齒,或者流黃汁的,就不是九葉仙,不能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村裡的張嬸,結婚三年都沒懷上孩子,平時總覺得身上冷,手腳冰涼,馬林給她用了當歸、熟地,也沒見好。她來找花瑤,紅著臉說:“姑娘,你能不能也給我看看?我想有個孩子。”花瑤給張嬸診了脈,脈沉細無力,舌頭淡白——這是“宮寒不孕”,也是腎陽不足的緣故。腎主生殖,腎陽不足,子宮就像沒有陽光的地方,種子沒法紮根。
花瑤說:“張嬸,你彆著急,我給你開個方子,你按方子喝,很快就會有好消息。”她讓馬林去山裡采新鮮的九葉仙葉,再配上枸杞子。枸杞子性平,味甘,能滋補肝腎之陰,和九葉仙一起用,是“陰中求陽”——腎陽需要腎陰來滋養,就像火需要柴來燒,隻有陰足了,陽才能更穩,這樣既不會上火,又能更好地溫煦子宮。
張嬸按方子喝了一個月,身上就不那麼冷了;喝到第三個月,她沒來月事,找花瑤一看,果然是懷上了。張嬸高興得哭了,拉著花瑤的手說:“姑娘,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村裡的婦人聽說了,都來找花瑤,花瑤就教她們用九葉仙配不同的草藥,治不同的病——比如月經不調的,配當歸;白帶多的,配白術。
村裡還有個五歲的孩子,叫小石頭,每天夜裡都尿床,換了好幾塊尿布都不夠。小石頭的娘來找花瑤,說:“姑娘,孩子這樣,以後長大了可怎麼辦啊?”花瑤看了看小石頭,孩子臉色發白,精神不好,摸了摸他的脈,脈細弱——這是“腎陽不足,膀胱失約”,孩子的腎陽還沒長好,不能管住膀胱裡的水,所以才會尿床。
花瑤給小石頭開了方子:九葉仙三錢,益智仁三錢,煮水喝。益智仁性溫,味辛,能溫腎固澀,讓膀胱的“門”關緊些,不漏水。這兩種藥一起用,九葉仙補陽,益智仁固澀,正好對症。小石頭喝了半個月,尿床的次數就少了;喝到一個月,再也不尿床了。小石頭的娘特意做了個布老虎,送給花瑤,說:“姑娘,這布老虎給你,謝謝你治好我家石頭。”
花瑤還教村裡的人做九葉仙的藥膳。比如用九葉仙燉羊肉,羊肉性溫,能補氣血,和九葉仙一起燉,既能溫補腎陽,又能補氣血,適合冬天吃;還有九葉仙煮雞蛋,雞蛋能補氣血,做法簡單,老人孩子都能吃。她還說:“這九葉仙雖然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要是有人經常上火,口乾舌燥,大便乾,就不能用,不然會火上澆油。”村裡的人都記在心裡,誰要是不舒服,就先找花瑤問問,再用藥。
馬林每天都跟著花瑤,一起采藥,一起教鄉親們用藥。他把花瑤說的話,都記在樹皮上——比如九葉仙的性味歸經、配伍方法、禁忌,還有一個個治病的案例。他說:“姑娘,我把這些記下來,以後傳給我的孩子,再傳給村裡的後人,這樣大家就不會忘了怎麼用這藥了。”花瑤點點頭,心裡很欣慰——她知道,這就是“口傳知識”的傳承,不用寫在紙上,卻能一代代傳下去,比文獻記載更鮮活,也更貼近百姓的生活。
有一次,馬林問花瑤:“姑娘,你說每種草藥都有性子,那九葉仙的性子,是不是和天上的氣有關?比如有時候它長得快,有時候長得慢。”花瑤說:“是啊,這就是‘五運六氣’的道理。要是這年雨水多,濕氣重,九葉仙就會長得慢,因為它喜陽怕濕;要是這年陽光足,天氣暖和,它就會長得壯,藥效也更好。我們種草藥,要看著天的臉色,跟著氣走,才能種出好藥。”馬林聽了,恍然大悟——他以前隻知道采藥,不知道還要懂天的道理,現在才明白,這就是“天人合一”,人、草藥、天地,都是連在一起的。
第四卷天兵尋蹤起風波
日子一天天過去,臨江村的九葉仙株長得越來越多。從村裡的小院子,到山裡的向陽坡,到處都能看到三枝九葉的身影。鄉親們用九葉仙治好了不少病:王大叔的腰痛,喝了幾劑就好了;趙小妹的手腳冰涼,用九葉仙煮水泡腳,沒多久就暖和了;連鄰村的人都來求藥,花瑤和馬林就教他們種,教他們用,九葉仙的名聲,漸漸傳遍了長白山一帶。
可花瑤心裡,總有些不安。她知道,天庭不會一直找不到她,天兵遲早會來。她開始更用心地教馬林和鄉親們——教他們怎麼留種子,怎麼分辨九葉仙和其他相似的草,怎麼根據不同的病配藥。她還把自己知道的中醫道理,一點點講給馬林聽:“腎是人的‘先天之本’,就像種子的根,根壯了,人就不容易生病;九葉仙補的就是腎的陽氣,陽氣足了,人就像有了太陽,渾身都暖和。”馬林把這些話都記在樹皮上,他想,就算以後花瑤不在了,他也要把這些道理傳下去。
這年的夏天,比往年冷些。入夏後,下了好幾場雨,山裡的濕氣很重,鄉親們的痹病又有複發的跡象。花瑤說:“這是‘五運六氣’裡的‘水運不及’,今年的寒邪比往年盛,九葉仙的陽氣正好能抵得住。我們多采些葉子,曬乾了存起來,冬天的時候用。”大家趕緊去采藥,曬了好幾麻袋,存放在馬林家的倉庫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這時,天上突然烏雲密布,刮起了大風。風裡帶著一股殺氣,和平時山裡的風完全不一樣。花瑤心裡一緊——天兵來了。她趕緊讓馬林把鄉親們叫到屋裡,自己站在院子裡,等著天兵。
沒過多久,幾道金光從烏雲裡射下來,落在院子裡,變成了幾個穿著金甲的天兵。為首的天兵拿著長槍,指著花瑤:“花瑤仙子,你私盜天庭仙藥,私自下凡,玉帝命我們帶你回去領罰!”
花瑤挺直身子,說:“我偷仙藥,是為了救人間的百姓。他們受寒濕之苦,九葉仙能救他們。我要是跟你們回去,誰來教他們種藥、用藥?這藥還沒在凡間紮下根,你們不能帶我走!”
天兵說:“玉帝的命令,豈容你違抗?再不走,我們就不客氣了!”說著,就舉起長槍,朝花瑤刺來。花瑤趕緊用仙力護住自己,同時揮手護住院子裡的九葉仙株——她不能讓天兵傷到這些藥,這是鄉親們的希望。
馬林和鄉親們聽到外麵的動靜,都衝了出來。馬林拿著鋤頭,擋在花瑤前麵:“你們不能帶走她!她是我們的恩人,是她給我們帶來了九葉仙,治好了我們的病!”鄉親們也都拿著農具,圍著天兵,大聲說:“不能帶走她!”
天兵看著圍著他們的鄉親,皺了皺眉頭。為首的天兵說:“你們這些凡人,竟敢阻攔天兵?快讓開!”可鄉親們誰也不讓,有的還把曬乾的九葉仙葉撒向天兵,說:“這是仙子帶來的仙藥,你們要是傷了仙子,我們就跟你們拚了!”
花瑤看著鄉親們,心裡又感動又難過。她知道,天兵的法力比她強,鄉親們根本攔不住。她對天兵說:“我跟你們回去,但你們要答應我,不能傷害鄉親們,也不能毀了山裡的九葉仙株。”為首的天兵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好,我們答應你。”
花瑤轉頭對馬林說:“馬林,山裡的九葉仙,要種在向陽的地方,春采葉,夏采枝,秋采根,冬藏種。記住,用藥要辨證,陽虛的人能用,陰虛上火的人不能用。還有,要是有人得了消渴病,陽虛的那種,能用九葉仙配天花粉,陽中求陰……”她還想說更多,天兵卻拉著她,往天上飛去。
馬林和鄉親們看著花瑤被帶走,都哭了起來。馬林拿著花瑤之前教他記錄草藥用法的樹皮,心裡暗暗發誓:“花瑤姑娘,你放心,我一定會把九葉仙種好,把你的話記好,把這藥的用法傳給更多人,不讓你白白犧牲。”
天上的烏雲漸漸散了,山裡又恢複了平靜,可每個人的心裡,都沉甸甸的。隻有院子裡的九葉仙株,在風裡輕輕搖晃,葉片上的水珠,像眼淚,也像希望——它們知道,花瑤仙子用自己的自由,換來了它們在凡間紮根的機會,也換來了鄉親們擺脫疾苦的希望。而這希望,會像長白山的草木一樣,在春生夏長中,慢慢發芽,慢慢壯大。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