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仙釀記:靈脾潤腎的養生緣(下卷)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 終南仙釀記:靈脾潤腎的養生緣(下卷)

終南仙釀記:靈脾潤腎的養生緣(下卷)(1 / 2)

楔子冬春寒燥:藥釀待新調

北魏太和年間的終南,冬春之交總裹著股擰不開的寒燥。紫陽觀藥圃的仙靈脾,剛冒新芽就遭了場倒春寒,葉尖泛著淺褐,不像往年那樣綠得發亮;丹房裡的青釉陶罐,去年冬藏的藥酒才開封,就聞著多了股燥氣——玄清子撚著片仙靈脾新葉,嚼著辛麻感裡帶著點焦苦,眉頭微蹙。

案上的“運氣冊”寫著:“本年冬春,水運過弱,燥氣盛行,腎陰易虧,燥邪夾寒,病多兼燥。”這時童子慌慌張張跑進來,手裡攥著塊染血的帕子:“道長,山腳下的阿福伯咳得吐了血,說喉嚨像有火燎!”

玄清子跟著去了阿福家,老人蜷在炕上,咳得腰都彎了,帕子上的血絲像碎紅瑪瑙,痰是黏稠的黃塊,說話時喉嚨啞得像砂紙磨。“咳了半個月,喝了靈脾藥酒,腰不疼了,可喉嚨越來越疼,痰裡還帶血。”阿福喘著氣說。玄清子診脈,脈細數而浮,像被燥氣烤乾的棉線;再看舌苔,紅得像火燒,少津——是“腎陰虧虛,燥邪犯肺”,光用溫性的仙靈脾,反倒助了燥氣。

回到丹房,玄清子盯著陶罐裡的藥酒,忽然瞥見藥架上的麥冬——去年冬至采的,根像紡錘,半透明的肉裡藏著細筋,嚼著甘潤生津。“腎屬水,肺屬金,金水相生,得用滋陰的藥潤著。”他把麥冬取下來,又摸了摸罐裡的仙靈脾,“靈脾溫腎,麥冬潤肺,燥氣一除,咳自然能好。”

第一卷阿福潤肺:靈脾配麥冬陰陽五行·金水相生·寒燥調方)

阿福是終南山下的樵夫,一輩子在山裡砍柴,去年冬天腰疾犯了,喝了玄清子的仙靈脾藥酒,腰不疼了,可入春後一場倒春寒,讓他染上了燥咳。起初隻是喉嚨乾,後來越咳越凶,痰從清稀變成黏稠的黃塊,最後竟咳出血來,柴刀扔在牆角鏽了大半,家裡的灶都快冷了。

“以前喝靈脾藥酒管用,這次怎麼越喝越咳?”阿福的兒子背著他往觀裡跑,路上見終南的春雪化得快,溪澗的水帶著股焦味,連路邊的野花都開得蔫蔫的——燥氣太重,連草木都受不住。

玄清子的丹房裡,炭火上溫著個新陶罐,裡麵除了仙靈脾根去年冬至采的,用鬆針藏了一冬,燥氣少些),還泡著麥冬,根須白淨,斷麵的黏液沾在指尖,甘潤得很。“你這咳,是腎陰虧了,燥氣犯肺。”玄清子給阿福倒了杯溫好的藥酒,琥珀色的酒液裡飄著麥冬的細筋,聞著有股甘香,沒有之前的烈氣,“靈脾溫腎,是‘水’;麥冬潤肺,是‘金’,金水相生,燥氣才能除,這是陰陽相濟的理。”

他特意選了棗花蜜,是山民去年秋釀的,稠得能拉出絲,按一錢蜜配一斤酒的比例加進陶罐——蜂蜜味甘性平,能潤燥生津,還能中和麥冬的微苦,讓藥酒更順口。“燥氣盛,得用甜潤的東西壓著,蜜是最好的‘潤劑’。”玄清子每天都把陶罐晃三次,讓蜜、麥冬和仙靈脾的藥性融在一起,酒液從琥珀色變成淺褐,甘香裡裹著辛麻,一點不燥。

阿福喝了第一天,喉嚨的“火”就滅了些,咳得沒那麼急;喝到第三天,痰裡的血絲沒了,黃痰也變稀了;到了春分,竟能扛著柴刀去山裡砍柴,路上的燥風也不覺得嗆,說話時喉嚨也亮堂了。“這藥酒加了麥冬和蜜,喝著潤,比之前的舒服!”阿福笑著說,玄清子把這方子記在竹簡上,用朱砂畫了水和金的符號:“冬春寒燥,腎虧兼燥咳者,仙靈脾冬藏鬆針藏)配麥冬冬至采),加棗花蜜浸酒,溫服。腎水滋肺金,蜜潤燥,陰陽相生,燥除咳止——此乃應寒燥之變,滋陰助陽之理。”

阿福給玄清子送了罐新采的春茶,茶葉裡裹著片仙靈脾葉:“道長懂燥氣,才懂我的病。”玄清子摸著茶葉笑:“不是我懂,是終南的草木懂——靈脾知溫腎,麥冬知潤肺,順天調方,才能成養生的機緣。”

第二卷阿桂祛濕:靈脾加茯苓五運六氣·土克水·梅雨調釀)

入梅後,終南的雨下得綿密,連月不見晴。山腳下的藥農阿桂,種了一輩子仙靈脾,可今年梅雨一到,他的右腿就開始疼,起初隻是關節發沉,後來腫得像個發麵饅頭,皮膚又紅又熱,按下去能看到指印,連站著侍弄藥圃都難。喝了靈脾藥酒,腿暖了點,可腫一點沒消,反而更癢,藥圃的仙靈脾都快被雜草淹了。

“今年梅雨,木氣過旺,濕氣滯在骨縫裡,靈脾的溫性趕不走濕。”玄清子翻著“運氣冊”,上麵記著:“梅雨季,土氣不足,濕邪夾熱,痹痛多兼濕。”他去阿桂的藥圃看,仙靈脾的根須泡在泥裡,泛著點黑,嚼著辛麻感裡帶著點腥氣——濕氣太重,連草藥都受了濕邪。

“得給靈脾添個‘祛濕的幫手’。”玄清子回到丹房,取來塊茯苓,是去年秋末從鬆樹下挖的,皮黑肉白,斷麵的紋理像雲絮,聞著有股土腥味。“茯苓味甘性平,歸脾、腎經,能健脾利濕,脾屬土,土能克水,濕邪一除,痹痛自然能好。”他把茯苓切成薄片,和仙靈脾根今年春采的,比冬藏的潤,適合祛濕)按一比二的比例放進陶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次泡藥酒,玄清子還加了把曬乾的紫蘇葉——去年秋采的,葉邊帶紫,辛香濃鬱,能祛風濕、散表寒,“梅雨的濕邪夾寒,紫蘇能把寒散了,茯苓才能更好地祛濕,這是‘相使’的理。”他還在陶罐底鋪了層鬆針,是去年冬藏的,乾燥蓬鬆,能吸潮氣,“梅雨季的藥酒怕潮,鬆針能當‘乾燥劑’,這是山民傳的法子,農書上也寫‘梅雨季藥需鬆針藏’。”

陶罐封好後,玄清子沒放在炭火邊溫,而是吊在丹房的通風處——梅雨濕氣重,近火反而會讓濕氣悶在罐裡,通風能讓藥酒的燥氣散些,藥性更純。他每天都檢查鬆針的乾濕,鬆針潮了就換掉,直到藥酒的顏色變成深褐,茯苓的土腥味混著靈脾的辛香,飄得滿丹房都是。

阿桂喝了三天藥酒,腿腫就消了些,癢也輕了;喝到第七天,能站著侍弄藥圃,除草時膝蓋不沉了;到了出梅,竟能背著仙靈脾去鎮上賣,泥路走得穩,關節的熱痛也沒了。“這藥酒加了茯苓,濕邪像被趕跑了!”阿桂笑著說,玄清子把鬆針墊罐的法子記在竹簡上:“梅雨季,濕痹兼熱者,仙靈脾春采)配茯苓秋采鬆根者佳),加紫蘇葉,罐底鋪鬆針,通風浸酒二十日。土克水,濕除痹止——此乃借農法補藥法,應梅雨之變。”

後來,山民們都學著用鬆針墊罐泡藥酒,梅雨季節再也不怕藥酒受潮。玄清子看著大家泡藥的樣子,笑著說:“終南的鬆針懂防潮,終南的茯苓懂祛濕,草木的智慧,就是養生的智慧。”

第三卷阿秀舒筋:靈脾配寄生七情相須·木生火·風燥調釀)

立秋後,終南的風變得燥烈,山坳裡的繡娘阿秀,繡了一輩子仙靈脾紋樣的帕子,可今年入秋後,她的手腕開始發僵,繡著繡著針就掉了,手指蜷曲著難伸直,夜裡筋脈抽得疼,連端碗都難。喝了靈脾藥酒,手腕暖了點,可僵勁沒去,帕子堆在案上,線都亂了。

“今年秋燥,木氣過旺,風邪夾燥,筋脈失養。”玄清子翻著“運氣冊”,上麵記著:“秋燥盛行,肝木易亢,腎水難養,筋脈拘攣。”他去看阿秀的手腕,皮膚乾得像樹皮,指關節腫得像小核桃,按下去阿秀疼得直吸氣——是“肝腎虧虛,風燥傷筋”,肝主筋,腎藏精,精血同源,光溫腎不夠,還得祛風強筋。

玄清子從藥架上取下束桑寄生,是去年霜降時從老鬆樹上采的,藤條褐紅,帶著鬆皮的紋路,葉子像柳葉,嚼著甘澀帶點辛香。“桑寄生味苦甘性平,歸肝、腎經,能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和靈脾是‘相須’——靈脾溫腎,寄生強筋,兩藥同用,精血足了,筋脈自然能舒。”他把桑寄生剪成小段,和仙靈脾根今年秋采的,葉背金斑濃,藥力足)按一比三的比例放進陶罐。

泡藥酒時,玄清子加了點黃酒,是山民去年冬釀的,比米酒烈些,卻帶著點甘潤——黃酒能引藥入肝經,風燥傷筋,得借酒的“行力”,讓藥勁順著筋脈走。“秋燥風烈,藥得‘走’得快,黃酒就是最好的‘引路兵’。”他把陶罐放在炭火邊溫著,火候比梅雨時稍旺——秋燥需溫,卻不能太旺,不然會助燥,“文火見星紅,藥勁柔又行”,這是山民口傳的火候口訣。

阿秀喝了五天藥酒,手腕的僵勁就鬆了些,能握住針了;喝到第十天,手指能伸直,繡帕子時針腳也齊了;到了秋分,她又能坐在窗前繡仙靈脾紋樣,手指在帕子上翻飛,像蝴蝶繞著花草,連夜裡的筋脈抽痛也沒了。“這藥酒加了寄生,手腕裡像有股勁推著筋脈走,舒服得很!”阿秀笑著說,把繡好的仙靈脾帕子送給玄清子,帕子上的靈脾葉,金斑像真的一樣。


最新小说: 柚見星光 天災囤貨,我靠毛茸茸在末日躺贏 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 量子道藏 發工資吃燒烤竟然穿越到大話 超神被動技能:五星好評! 龍島異獸之莫十三 直播算命,道長你嘴是管製刀具吧 燈塔求生:我的島嶼不是女兒島! 鬼眼道士我的陰債有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