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蘇文遠又來終南,見了這方子,趕緊記在《神農本草經》的空白處:“秋燥筋攣者,仙靈脾秋采)配桑寄生霜降采鬆根者),加黃酒浸酒,文火溫釀。肝腎同補,筋脈舒,此乃山民口傳,合‘精血同源’之理,補文獻之缺。”玄清子看著蘇文遠寫字,笑著說:“文獻記的是常法,山民傳的是活法,合在一起,才是養生的全法。”
第四卷青玄承藝:靈脾護童陽薪火相傳·純陽之體·冬藏續釀)
玄清子的頭發越來越白,丹房的竹杖也換了三根,他開始教徒弟青玄認藥、泡藥酒。青玄是山民的孩子,從小在終南跑,認得仙靈脾的葉,卻不知道“藥要順人”——比如孩童的藥,得比成人的溫和,不能用太烈的酒,也不能用太溫的藥,怕傷了純陽之體。
“青玄,你看這仙靈脾的根,節少的溫性弱,適合孩童;節多的溫性強,適合成人。”玄清子帶著青玄去藥圃采仙靈脾,指著一株細弱的草說,“孩童是純陽之體,腎精未足,得用‘潤補’,不能用‘燥補’。”
這天,山腳下的阿嫂抱著兒子小豆子來觀裡——孩子才四歲,夜裡總尿床,腿軟得像沒骨頭,跑兩步就摔跤,臉色白得像紙,喝了成人的靈脾藥酒,反而流鼻血。“孩子小,經不起烈藥。”玄清子讓青玄配藥,青玄取了節少的仙靈脾根今年冬采的,用雪水藏了半月,溫性更柔),切成碎末,又取了塊山藥,是去年霜降挖的,粉白的肉裡帶著細筋,蒸軟後搗成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腎經,能健脾補腎,和靈脾配著,補而不燥。”青玄學著師傅的樣子,把靈脾末和山藥泥按一比四的比例混在一起,加了點蜂蜜今年春釀的槐花蜜,比棗花蜜更淡),調成糊狀,“孩童不愛喝酒,糊狀的藥更易吃,蜂蜜還能潤脾。”他還把藥糊放在竹甑裡蒸了半個時辰——蒸能去靈脾的辛麻勁,讓藥更溫和,適合孩童的純陽之體。
小豆子吃了三天藥糊,尿床的次數就少了;吃到第七天,能跑著追蝴蝶,不摔跤了;到了冬至,臉色也紅了些,夜裡再也不尿床,還能幫阿嫂撿柴火。“青玄師傅的藥不苦,甜絲絲的!”小豆子的話讓玄清子笑了,他把青玄的手放在“運氣冊”上:“這冊子以後就交給你了,要記住,養生不是隻懂藥,更要懂人——孩童有孩童的補法,老人有老人的補法,順人順天,才能成好藥。”
轉年冬至,玄清子走了,青玄把他埋在藥圃的仙靈脾叢裡,旁邊立了塊木牌,上麵刻著“終南養生,順天應人”。青玄每天都會采一株仙靈脾,放在木牌前,然後回到丹房,繼續泡藥酒——配麥冬的、加茯苓的、摻寄生的、調山藥的,法子越來越全,山民們都說:“青玄成了新的玄清子,終南的仙靈脾,還像以前那樣靈。”
結語靈脾永續:養生傳終南
終南的雲霧,還像往年一樣,裹著藥圃的仙靈脾,繞著丹房的煙筒,漫過山腳下的竹屋。青玄的丹房裡,陶罐裡泡著不同的藥酒——配麥冬的甘潤,加茯苓的清爽,摻寄生的辛香,調山藥的甜軟,藥香混著酒香,飄得滿山裡都是,山民們聞到這味,就知道“養生有方子”。
青玄把玄清子的竹簡,和蘇文遠的《神農本草經》注本放在一起,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山裡問老藥農——比如“冬采仙靈脾要帶雪水藏”,是阿桂告訴的;“秋泡藥酒加黃酒引經”,是阿福教的。慢慢的,他也有了自己的法子,比如“夏暑加荷葉”“冬寒加生薑”,讓仙靈脾的養生方,越來越貼終南的季節,越來越貼山民的體質。
蘇文遠把終南的養生方寫進了《千金要方》的續篇,裡麵記著“仙靈脾浸酒,隨季加減,合道教‘煉精化氣’之理,源於終南山民口傳,實踐先於文獻”。不少醫者來終南取經,青玄總是帶著他們去藥圃采仙靈脾,去丹房看泡藥酒,說:“這不是我的本事,是玄清子師傅的本事,是老輩山民的本事,是終南的本事——養生的根,在實踐裡,在口傳裡,在天人合一的理裡。”
是啊,終南的仙靈脾,從來不是一味普通的藥。它藏著道教養生的魂——“腎為先天之本”,煉精化氣;它載著中醫的智——陰陽五行、五運六氣,應時應人;它更映著傳統醫學的根——源於山民的實踐,成於口傳的智慧,高於文獻的記載,歸於人心的健康。
從玄清子到青玄,從丹房的竹簡到醫者的典籍,終南的仙靈脾,就這樣在雲霧間生長,在藥酒裡淬煉,在人心間傳承,一年又一年,伴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守著山民的養生緣,也守著道教與中醫相融的薪火。
讚詩終南靈脾讚
終南雲霧育仙脾,冬藏春生合道機。
溫腎能滋先天本,潤脾可補後天基。
麥冬潤肺金生水,茯苓祛濕土克泥。
口傳養生傳千古,薪火相承歲月熙。
尾章葉映冬雪:養生續新篇
又是一個冬至,青玄帶著丹房的童子,去藥圃采仙靈脾。雪粒落在葉片上,融成細珠,像撒了把碎銀,童子們的小竹籃裡,裝著節多的、節少的仙靈脾,有的要帶雪水藏,有的要配山藥蒸,他們跟著青玄,念著玄清子傳下來的口訣:“冬采靈脾帶雪藏,春加麥冬夏加薑,秋配寄生冬配棗,順天應人養生長。”
青玄把采來的仙靈脾,放在丹房的竹篩上,用雪水輕輕淋了淋——雪水甘涼,能去靈脾的燥氣,這是阿桂教的法子。他取了節少的靈脾根,切成碎末,和山藥泥混在一起,加了點槐花蜜,調成糊狀,放在竹甑裡蒸——今天要給小豆子送藥,孩子又有點腿軟,得再補補。
丹房的煙筒飄出淡白色的煙,帶著仙靈脾的辛香和山藥的甜香。童子問:“師傅,這藥能讓小豆子的腿更有勁嗎?”青玄笑著點頭:“能,因為這藥順了冬藏的氣,順了孩童的體,順了終南的性子——隻要守著這養生的理,終南的仙靈脾,會一直護著山民的健康。”
夕陽落在終南的峰頂,把雪染成了金紅色,藥圃的仙靈脾葉片映著霞光,像綴滿了星星。青玄摸著案上的“運氣冊”,上麵的字跡有的已經淡了,可裡麵的理還在——道教養生與中醫相融,實踐與口傳互補,天人合一,生生不息。
終南的山還在,仙靈脾還在,養生的薪火還在。那丹房裡的藥酒,那竹甑裡的藥糊,那口傳的口訣,那紙上的典籍,會像終南的泉水一樣,生生不息,流進更遠的歲月裡,照進更多人的養生裡,讓靈脾潤腎的養生緣,永遠傳下去。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