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金葉記:藏醫靈草的三因緣(下卷)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 雪域金葉記:藏醫靈草的三因緣(下卷)

雪域金葉記:藏醫靈草的三因緣(下卷)(2 / 2)

丹增聽了,趕緊問紮西:“您爺爺還傳了彆的法子嗎?”紮西坐在羊毛墊上,慢慢說:“還有‘金葉巴溫泉浴’,冬天把根熬成湯,泡關節能治痹痛;夏天把葉撒在奶茶裡,能暖身子——這些都是雪山神教給我們的,傳了好幾代了。”

丹增把紮西的話也記了下來,還畫了金葉巴的樣子,標注了季節和炮製方法。“這些實踐,比醫典的記載更活。”他感慨道,“《四部醫典》講‘緣起性空’,金葉巴的季節炮製,就是‘時節緣起’‘方法緣起’,沒有這些,藥就沒了效。”

後來,丹增把金葉巴的季節炮製法、牧民口傳的用法,都補進了《晶珠本草》的注本裡,還加了段:“納木錯金葉巴,依雪山季節炮製,合‘緣起性空’之理,源於牧民實踐,補醫典之缺,乃藏醫‘三因調衡’之典範。”洛桑看著丹增寫字,笑著說:“醫典是死的,實踐是活的,口傳的智慧,才是藏醫的根啊。”

第四卷平措承藝:金葉護童陽薪火傳承·純陽之體·應人調方)

洛桑法王的頭發越來越白,經堂裡的轉經筒也轉得慢了些,他開始教徒弟平措認藥、炮製金葉巴。平措是納木錯村的孤兒,從小在寺裡長大,跟著洛桑學了十年藏醫,認得所有草原雪山的草藥,可洛桑總說他“懂藥不懂人”——比如孩童的藥,得比成人的溫和,不能用太烈的酒,也不能用太溫的酥油,怕傷了純陽之體。

“平措,你看這金葉巴的根,節少的溫性弱,適合孩童;節多的溫性強,適合成人。”洛桑帶著平措去藥圃采金葉巴,指著一株細弱的草說,“孩童是純陽之體,腎精未足,得用‘潤補’,不能用‘燥補’,連炮製的酒,都得用淡點的青稞米酒。”

這天,草原上的阿佳抱著兒子尼瑪來寺裡——孩子才三歲,在雪地裡玩時摔了一跤,左腿就開始疼,走路一瘸一拐,膝蓋腫得像個小瑪尼石,貼了鬆脂膏,反而更腫,夜裡哭著喊“腿疼”,阿佳急得直掉眼淚。

“孩子的腿,是寒濕困了‘隆’風),可不能用成人的金葉巴藥酒。”洛桑讓平措來診斷,平措摸了摸尼瑪的膝蓋,腫而不熱,再看舌苔,白膩得像奶糊——是“培根水)濕夾隆風),孩童純陽之體,濕邪易化熱,得用溫和的藥。”

平措取了節少的金葉巴根今年春采的,用雪水藏了半月,溫性更柔),切成碎末,又取了點藏紅花,是去年秋采的,花絲細如紅線,味辛性溫,能活血通絡,“藏紅花能活血,卻不燥,適合孩童。”他還取了罐淡青稞米酒,是用新收的青稞釀的,酒精度低,帶著點甜香。

平措把金葉巴末和藏紅花按五比一的比例混在一起,加了點羊奶草原上的羊奶性溫,能潤脾),調成糊狀,“孩童不愛喝酒,糊狀的藥更易吃,羊奶還能護脾胃。”他還把藥糊放在陶鍋裡,用文火蒸了半個時辰——蒸能去金葉巴的辛麻勁,讓藥更溫和,適合孩童的純陽之體。

除了內服,平措還做了“金葉巴羊奶膏”:把金葉巴葉曬乾搗成粉,和融化的羊奶、少量酥油混在一起,熬成膏,塗在尼瑪的膝蓋上,再用軟羊毛裹住。“外用的膏不能太油,羊奶能讓膏更潤,不刺激皮膚。”

尼瑪用了三天,膝蓋的腫就消了些,能慢慢走路;用了七天,能跑著追蝴蝶,一點不瘸;到了藏曆七月,竟能跟著阿佳去草原上放小羊,左腿靈活得像沒摔過一樣。“平措師傅的藥不苦,還有奶香味!”尼瑪的話讓洛桑笑了,他把平措的手放在樺樹皮卷上:“這卷子裡記的不是藥,是人——孩童有孩童的治法,老人有老人的治法,順人順天,才能成好藥。”

轉年藏曆新年,洛桑法王圓寂了,平措把他埋在藥圃的金葉巴叢裡,旁邊立了塊瑪尼石,上麵刻著“三因調衡,緣起性空”。平措每天都會采一株金葉巴,放在瑪尼石前,然後回到經堂,繼續炮製金葉巴——配甘鬆的、加藏黃連的、摻藏紅花的、調羊奶的,法子越來越全,草原上的牧民都說:“平措成了新的洛桑法王,納木錯的金葉巴,還像以前那樣靈。”

結語金葉永續:藏醫傳雪域

納木錯的湖水,還像往年一樣,映著念青唐古拉山的雪;白居寺的經幡,還像往年一樣,在風裡飄著“嗡嘛呢叭咪吽”的祈願;藥圃的金葉巴,還像往年一樣,在雪山草原的滋養下,泛著碎金般的光。

平措把洛桑的樺樹皮卷,和丹增的《晶珠本草》注本放在一起,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草原上問老牧民——比如“冬藏金葉巴要埋三尺深的雪”,是紮西阿爺告訴的;“春曬葉要選晴天正午”,是卓瑪姐教的。慢慢的,他也有了自己的法子,比如“夏暑加綠蘿花清熱”“冬寒加雪蓮花溫腎”,讓金葉巴的方子,越來越貼雪山草原的季節,越來越貼牧民的體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丹增把平措的新法子也寫進了醫典,還帶了很多藏醫學徒來納木錯學習——他們跟著平措去藥圃采藥,去溫泉熬藥,去牧民家看病,親身體驗“三因調衡”的理,親耳聽牧民講口傳的草藥智慧。平措總對他們說:“藏醫的根,不在醫典裡,在雪山草原的實踐裡,在牧民的口傳裡,在‘緣起性空’的天人合一裡。”

是啊,納木錯的金葉巴,從來不是一味普通的草。它藏著藏醫的魂——“三因調衡,五行相生”,解牧民的疾苦;它載著雪域的智——冬藏雪水,春曬青稞酒,夏熬酥油膏,秋醃蜂蜜,應時應地應人;它更映著傳統醫學的根——源於生活的實踐,成於口傳的智慧,高於文獻的記載,歸於人心的健康。

從洛桑到平措,從樺樹皮卷到醫典注本,從白居寺到整個藏地,金葉巴的故事,就這樣在雪山草原間流傳,在藏醫的藥罐裡淬煉,在牧民的心裡紮根,一年又一年,伴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守著納木錯的養生緣,也守著藏醫“緣起性空”的薪火。

讚詩雪域金葉讚

念青雪映金葉生,納木湖邊藥氣清。

三因調衡除痹痛,五行相生潤肺京。

酥油溫釀純陽力,青稞浸融寒濕平。

藏醫智慧傳千古,薪火長明照雪域。

尾章金葉映雪:薪火照新程

又是一個冬至,平措帶著寺裡的小紮巴,去藥圃采金葉巴。雪粒落在葉片上,融成細珠,像撒了把碎銀,小紮巴們的羊皮袋裡,裝著節多的、節少的金葉巴,有的要埋進雪裡藏,有的要拌上青稞酒曬,有的要熬成酥油膏,他們跟著平措,念著洛桑傳下來的口訣:“冬藏金葉雪水浸,春曬青稞酒裡尋,夏熬酥油貼痹痛,秋醃蜂蜜潤肺心——順天應人,藏醫真。”

平措把采來的金葉巴,埋進藥圃的雪堆裡,雪堆旁的瑪尼石上,“三因調衡”的字跡被雪映得發亮。他取了節少的金葉巴根,切成碎末,加了點藏紅花和羊奶,調成糊狀,放在陶鍋裡蒸——今天要給尼瑪送藥,孩子最近有點咳嗽,得用溫和的藥潤潤肺。

經堂的酥油火塘邊,銅罐裡的藥酒正溫著,金葉巴的辛香混著甘鬆的清冽,飄出窗外,落在藥圃的雪地上,竟似讓雪粒融得快了些。小紮巴問:“師傅,金葉巴為什麼這麼靈啊?”平措笑著指了指雪山和湖水:“因為它懂雪山的寒,懂湖水的潤,懂牧民的苦——順天應人,藥自然靈。”

夕陽落在念青唐古拉山的峰頂,把雪染成了金紅色,藥圃的金葉巴葉片映著霞光,像綴滿了星星。平措摸著案上的樺樹皮卷,上麵的字跡有的已經淡了,可裡麵的理還在——三因調衡,五行相生,緣起性空,天人合一。

納木錯的湖還在,念青的雪還在,金葉巴還在,藏醫的薪火還在。那藥圃裡的草,那銅罐裡的酒,那口傳的口訣,那紙上的醫典,會像納木錯的湖水一樣,生生不息,流進更遠的歲月裡,照進更多牧民的健康裡,讓雪域金葉的三因緣,永遠傳下去。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超古代:神明紀元 回到80年代,鄉村幸福快樂生活 四合院:一巴掌下去棒梗眼神清澈了 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 晝寢入夢 我怎麼可能是救世主 軍中流氓 愛情六十四封 娛樂:閃婚大蜜蜜,天仙說她也嫁 異界之我隻想做個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