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靈骨韻:補骨脂傳奇(上卷)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 仙靈骨韻:補骨脂傳奇(上卷)

仙靈骨韻:補骨脂傳奇(上卷)(2 / 2)

秦越人急忙追問:“不知何種藥材可作引經藥?”老者笑道:“世間萬物,相生相克,仙靈脾生長之處,往往伴有另一種草藥——其根莖如狗脊骨,表皮生有金毛,名為‘狗脊’。狗脊性溫,入肝腎經,能通利筋骨,恰好能引仙靈脾之力,透入奇經八脈,二者配伍,如虎添翼。”

說罷,老者起身,指著窗外的雲霧:“貧道雲遊已久,今日得見仙靈脾重現人間,又遇先生這般有心之人,也算緣分。這忘憂穀深處,便有狗脊生長,先生可自行探尋。”秦越人正要挽留,老者卻已步入霧中,隻留下一句“醫者仁心,草木有情”,便消失不見。

秦越人望著老者離去的方向,心中感慨萬千。他將“仙靈脾”三字鄭重地寫在竹簡上,又按照老者的指引,次日一早便入穀探尋。忘憂穀深處,古木參天,落葉鋪地,秦越人仔細搜尋,終於在一處背陰的山坡上,發現了老者所說的狗脊——其根莖粗壯,表麵覆蓋著金黃色的絨毛,如狗脊一般,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他采下幾株狗脊,心中暗暗期盼:這兩種草藥配伍,能解更多山民的病痛。

第三卷雙藥合璧力透奇經

秦越人將采回的狗脊洗淨、切片,曬乾後與仙靈脾一同置於案上。他想起那位石匠的病情,便決定先以他為試,驗證兩藥配伍的效果。次日,他帶著仙靈脾與狗脊製成的藥粉,專程前往石匠家中。

石匠見秦越人前來,連忙起身相迎,臉上帶著幾分愧疚:“青衫先生,前幾日服用您的藥丸,雖有好轉,卻未痊愈,真是麻煩您了。”秦越人笑著說:“無妨,我今日帶來了新製的藥粉,你且試試。”他取出藥粉,囑咐石匠:“此藥粉需用溫酒送服,每日一次,另外我再用仙靈脾、狗脊煎湯,你每日用此湯泡腳,每次半個時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石匠依言而行,起初並未覺得與之前的藥丸有太大不同。可到了第三日,他泡腳時忽然發現,原本麻木的雙腿竟有了知覺,溫熱感從腳底緩緩向上蔓延,直達腰膝。當晚,他躺在床上,竟能自如地屈伸雙腿,腰痛也減輕了許多。第五日清晨,石匠起床後,試著扛起一把小錘,竟能穩步走到院子裡,他激動地朝著秦越人茅屋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七日後,石匠親自登門,臉上滿是感激:“青衫先生,您的新藥太神了!我現在不僅腰痛好了,雙腿也不麻了,昨日還幫著鄰村蓋房子,搬磚都有力氣了!”秦越人為他診脈,見其脈象已由沉澀轉為和緩,心中大喜:“此乃仙靈脾與狗脊配伍之效,狗脊引仙靈脾之力透入奇經,才解了你多年的沉屙。”

消息傳開後,更多被腰膝頑疾困擾的山民前來求藥。其中有一位私塾先生,年近五十,因常年伏案教書,不僅腰膝酸痛,還時常頭暈目眩,甚至出現了遺精、耳鳴之症。秦越人為他診脈,見其脈象細數,知其是肝腎虧虛,兼奇經不固。他思索片刻,便以仙靈脾、狗脊為主藥,又加入枸杞子、菟絲子,製成藥丸,囑咐私塾先生每日服用。

私塾先生服用半月後,頭暈目眩之症消失,腰膝酸痛大為緩解,耳鳴也輕了許多。他特地寫下一幅“妙手回春”的匾額,送到秦越人的茅屋前:“青衫先生,您不僅治好了我的病,還讓我能繼續教書育人,這份恩情,我永世不忘!”秦越人收下匾額,卻笑著說:“這並非我的功勞,而是仙靈脾與狗脊的靈性,也是大自然的饋贈。”

這日,一位婦人抱著年幼的孩子前來就診,孩子約莫五歲,卻比同齡孩子瘦弱許多,走路搖搖晃晃,似有軟骨之症。婦人泣聲道:“先生,求您救救我的孩子,他從小就雙腿發軟,不能久站,看過許多大夫,都說是不治之症。”秦越人輕撫孩子的雙腿,發現其肌肉鬆弛,骨骼纖細,又為孩子診脈,見其脈象沉弱,知其是先天稟賦不足,腎陽虧虛,筋骨失養。

他心中雖有顧慮,卻也不願放棄。“你且放心,我試試用仙靈脾與狗脊為孩子調理。”秦越人取來仙靈脾的種子,研成細末,又加入狗脊、山藥、蓮子,製成糊狀,囑咐婦人:“此藥糊每日喂孩子兩次,每次一小勺,另外每日用仙靈脾、狗脊煮水,為孩子擦拭雙腿,促進氣血流通。”

婦人半信半疑地帶著藥糊回家,每日悉心照料。起初,孩子並無明顯變化,婦人心中焦急,卻仍按秦越人的囑咐堅持用藥。一個月後,孩子忽然能自己扶著牆走路了;兩個月後,他竟能在院子裡跑跳;三個月後,孩子的麵色紅潤了許多,與同齡孩子已無太大差彆。婦人帶著孩子,提著一籃雞蛋前來感謝,泣不成聲:“先生,您真是活菩薩,是您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秦越人看著活潑可愛的孩子,心中感慨:仙靈脾與狗脊配伍,不僅能治成人的勞損沉屙,竟還能調理孩童的先天不足。他愈發覺得,這兩種草藥的靈性,遠不止他所發現的這些。他將每一個病案都詳細記錄在竹簡上,從患者的症狀、脈象,到用藥的劑量、方法,再到療效的變化,都一一寫明,雖未成冊,卻已是一部珍貴的實踐醫案。

第四卷口傳心授山野藏珍

隨著仙靈脾與狗脊配伍療疾的消息越傳越廣,不僅周邊村落的山民前來求藥,連百裡之外的城鎮百姓,也紛紛慕名而來。秦越人的茅屋前,每日都排著長隊,他從清晨忙到日暮,卻從無半分怨言,隻是耐心地為每一位患者診脈、配藥,講解用藥的注意事項。

一日,一位來自臨江鎮的郎中,背著藥箱前來拜訪。這位郎中姓王,在鎮上開了一家藥鋪,聽聞秦越人用仙靈脾治病的奇事,特地前來學習。“青衫先生,”王郎中拱手道,“晚輩行醫多年,卻從未見過如此神奇的草藥,懇請先生不吝賜教,將仙靈脾的用法傳授於我,也好讓我為更多百姓療疾。”

秦越人見王郎中心誠,便笑著說:“醫者本就該相互交流,何談賜教。”他將自己記錄病案的竹簡取出,遞給王郎中:“這些都是我用仙靈脾與狗脊治病的案例,你且拿去看看,若有不懂之處,隨時來問我。”王郎中接過竹簡,如獲至寶,他仔細翻閱,見上麵記錄的病案詳實,用藥精準,心中敬佩不已。

在秦越人的指導下,王郎中很快掌握了仙靈脾的用法。他回到臨江鎮後,便用仙靈脾與狗脊為百姓治病,果然療效顯著。有一位常年駕船的船夫,因常年在水上勞作,受濕氣侵襲,腰膝冷痛,每逢陰雨天便痛得無法起身。王郎中以仙靈脾、狗脊為主藥,加入獨活、防風,為船夫煎湯服用,不出十日,船夫的腰痛便痊愈了。船夫感激不已,特地將自己捕獲的鮮魚送到藥鋪,還向其他船夫推薦王郎中的醫術。

王郎中也學著秦越人的樣子,將自己的病案記錄下來,時常派人將新的案例送到秦越人手中。秦越人將這些案例與自己的記錄對比,發現不同地域、不同體質的患者,用藥需略有調整:臨江鎮臨近江水,百姓多受濕氣困擾,用藥時需加入祛濕之品;而山區的百姓,多受風寒侵襲,用藥時則需加入散寒之味。他將這些發現一一記錄,心中愈發明白:草藥的用法,並非一成不變,需因時、因地、因人製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了郎中,許多山民也跟著秦越人學習辨識仙靈脾與狗脊。秦越人常帶著他們入山,教他們如何根據葉片、花朵、根莖的特征,區分仙靈脾與其他相似的草藥;如何根據生長的環境,判斷草藥的藥性強弱——向陽處的仙靈脾,藥性偏烈;背陰處的仙靈脾,藥性偏緩。山民們學得認真,很快便掌握了辨識之法,他們不僅自己采藥治病,還將這些知識傳授給遠方的親友。

有一位名叫阿牛的少年,自幼父母雙亡,由祖父撫養長大。祖父常年勞作,患有嚴重的腰膝疼痛,阿牛便跟著秦越人學習采藥,希望能為祖父治病。在秦越人的教導下,阿牛很快便學會了辨識仙靈脾與狗脊,他每日入山采藥,為祖父煎湯、外敷,不久後,祖父的腰痛便好了許多。阿牛心中感激,便留在秦越人的茅屋旁,幫他晾曬藥材、接待患者,成了秦越人的得力助手。

秦越人見越來越多的人掌握了仙靈脾的用法,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這些口耳相傳的知識,雖然沒有被寫入典籍,卻比文獻更貼近生活,更能解決百姓的實際病痛。他時常對阿牛說:“草木有情,醫者有心,隻要我們心懷敬畏,認真實踐,就能從山野中找到更多療疾的珍寶。”

這日,秦越人站在茅屋前,望著遠處的山巒,心中忽然生出一個念頭:他要將自己多年的實踐心得,以及收集到的所有病案,整理成冊,不僅記錄仙靈脾與狗脊的用法,還要寫下其他山野草藥的療效,讓這些口傳的知識,能夠流傳下去,幫助更多的人。他轉身回到茅屋,取出竹簡,提筆寫下“山野藥經”四個大字,眼中滿是堅定的光芒。而此時的他還不知道,這部未完成的《山野藥經》,日後竟會成為民間醫學的珍貴典籍,讓仙靈脾的傳奇,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延續下去。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合歡仙途:她們說我是極品爐鼎 西遊記:AI掌控的西天取經 八零辣妻殘廢兵王被我撩成小狼狗 暴富的烏龍戀 一年跑了208個龍套後她 愛你,原來不止今生 獵戶幺女嫁軍區,家屬院裡抖三抖 重生70,我帶著糙漢變首富 校園讀心,見一個拆一雙 書穿76年成了被送回的胖假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