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骨脂記:破故仙緣(下卷)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 太行骨脂記:破故仙緣(下卷)

太行骨脂記:破故仙緣(下卷)(2 / 2)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臨走時,劉仲文對陳九真說:“老丈,您和破故紙的故事,不僅是太行的故事,更是咱中原醫學的故事。晚輩一定會把它寫進史書裡,讓後人知道,本草的智慧,不僅在醫書裡,更在百姓的實踐裡;醫學的傳承,不僅靠文字,更靠口耳相傳。”

幾個月後,劉仲文派人送來一本《晉史·方技誌》的抄本,裡麵專門有一篇《太行破故紙傳》,詳細記載了破故紙的發現、藥效、種植法、炮製法,還有陳九真的事跡,結尾寫道:“破故紙生於太行,顯於九真,實踐為先,口傳為輔,文獻後成,此乃中原醫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之真諦也。”

陳九真捧著抄本,老淚縱橫。他把抄本掛在屋裡最顯眼的地方,對陳栓柱說:“你看,這破故紙不僅能治病,還能寫進書裡,讓後人記得。咱陳家的本分,就是把這藥、這法子,一直傳下去。”

第八卷薪火相傳滿太行

後晉開運二年秋,陳九真已經五十八歲了,身體大不如前,走路需要拄著拐杖,卻還是每天去藥田看看。他知道,自己年紀大了,得找個靠譜的人,把種破故紙、識本草、治寒疾的本事傳下去。

他選了三個徒弟:一個是村裡的孤兒狗剩,手腳勤快,對藥田格外上心;一個是鎮上藥鋪的夥計小馬,識得些藥材,想學著炮製;還有一個是王鶴年的徒弟小趙,讀過醫書,懂些醫理,能幫著整理病案。

教徒弟時,陳九真最看重“認藥”。他帶著三個徒弟去鷹嘴崖的山洞,指著洞壁上的破故紙:“認破故紙,先看葉——卵形,帶細齒,摸著有絨毛;再看果——扁圓莢果,熟了會裂;最後聞味——辛香溫醇,不衝鼻。要是在山裡迷了路,聞著這味,就能找到它。”他還讓徒弟們親手揉搓葉子,感受那股暖意:“記住這感覺,以後給人敷腿,就知道葉子夠不夠勁。”

教炮製時,他手把手地教狗剩鹽炒破故紙:“火要文火,不能大,炒到種子發黃,香味出來就停,不然糊了就沒用了。你看,像這樣翻動,每粒種子都要炒到。”他教小馬酒蒸破故紙:“米酒要陳年的,泡一夜,蒸一個時辰,種子吸足了酒氣,才夠溫陽。”

教辨證時,他讓小趙跟著自己去看病人。有次村裡的周大娘得了“寒痹”,胳膊疼得抬不起來,連梳頭都費勁。陳九真讓小趙摸脈:“你看,脈沉緊,是寒濕痹痛,得用破故紙配獨活、桑寄生,驅寒除濕。”小趙記在本子上,後來自己給周大娘煎藥,喝了半個月,周大娘的胳膊就能抬起來了。小趙高興地說:“師父,我終於懂了,辨證不是死記醫書,是看病人的真症狀!”

這年冬天,太行下了場大雪,山裡的路被封了,鄰村的一個孩子得了“小兒驚風”,還帶著寒症,發燒、抽搐,手腳卻冰涼。孩子的父母急得沒辦法,冒著大雪來找陳九真。陳九真年紀大了,走不動山路,就讓狗剩帶著藥去。

“狗剩,你記住,”陳九真把藥包遞給狗剩,“這孩子是寒入心包,用破故紙配附子、乾薑,煎藥時加一勺紅糖,溫著喂,每半個時辰喂一次,燒退了就停附子,換成桂枝。”狗剩點點頭,揣著藥,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雪裡。

走了兩個時辰,狗剩才到鄰村。他按照師父的囑咐,給孩子煎藥、喂藥,守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孩子的燒退了,不抽搐了,手腳也暖和了。孩子的父母要給狗剩錢,他沒收:“俺師父說,治病不是為了錢,是為了救人。”

等狗剩回到陳家坳,陳九真正在藥田邊等他。雪落在老人的頭發上,像蓋了層霜。“師父,孩子好了!”狗剩激動地說。陳九真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俺的徒弟,沒給俺丟臉。以後,這太行的破故紙,就靠你們了。”

又過了幾年,陳九真去世了,享年六十四歲。他去世前,把三個徒弟叫到身邊,指著院子裡的破故紙:“這草,是太行的寶,也是百姓的寶。你們要好好種,好好用,讓更多人知道它的好,彆讓它斷了傳承。”

徒弟們照著師父的話做了。狗剩教村民們種破故紙,把種植法傳到了太行深處;小馬在鎮上開了家藥鋪,專門炮製破故紙,賣到了山西、河北;小趙則整理了陳九真的樹皮冊和王鶴年的醫案,寫成了《太行破故紙用法》,讓更多郎中學會了用這味藥。

後來,到了宋代,《開寶本草》收錄了破故紙,注明“生太行山穀,一名補骨脂,性溫,治腰膝冷痛、遺尿、泄瀉、宮寒不孕”,還引用了陳九真的病案;明代的《本草綱目》裡,更是詳細記載了破故紙的種植、炮製、配伍,稱其為“北方寒疾之要藥”。

如今,太行山裡的破故紙依舊在生長,淡紫色的小花隨風搖曳,辛香漫過田埂,漫過村莊。陳家坳的孩子們,從小就聽著陳九真的故事長大,他們知道,曾經有個藥農,在寒夜裡發現了一株草,用它治好了無數人的病,還把本事傳了下來;他們知道,本草的智慧,藏在實踐裡,藏在口耳相傳裡,藏在每一個用心對待土地和百姓的人心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結語

後晉以降,太行破故紙的名聲越傳越遠,從山間村落傳到州府城鎮,從口耳相授到文獻記載,從一味民間草藥變成中醫裡治寒疾的常用藥。它的故事,不僅是一味藥的傳奇,更是中國傳統醫學“實踐先於文獻”“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生動寫照——陳九真沒有讀過多少醫書,卻憑著一雙發現的眼睛、一雙實踐的手、一顆仁愛的心,讓破故紙從山洞裡的無名草,變成了救苦救難的“仙藥”;村民們的口傳經驗,沒有寫成文字,卻填補了文獻的空白,讓破故紙的用法更加豐富;王鶴年、劉仲文等人,則用文字記錄下這一切,讓實踐的智慧得以流傳後世。

如今,我們翻開《開寶本草》《本草綱目》,還能看到“破故紙”的記載,還能讀到它治腰膝冷痛、遺尿、泄瀉、宮寒的藥效。可我們更該記得,在五代的太行山裡,有個叫陳九真的藥農,曾在寒夜裡揉搓著破故紙的葉子,緩解自己的老寒腿;曾在田埂上教村民們種破故紙,編著簡單的口訣;曾在油燈下記錄病案,一筆一畫,都是對百姓的牽掛。

破故紙的種子,輕薄如紙,卻能溫補厚重的骨骼之氣;陳九真的故事,平凡如塵,卻能照亮傳統醫學的傳承之路。這或許就是本草的魅力,也是醫者的初心——無論多麼平凡的草木,隻要用心發現、用心實踐,就能成為救苦救難的良藥;無論多麼普通的人,隻要心懷仁愛、心懷傳承,就能成為醫學史上的微光。

太行依舊,故紙猶香。陳九真的故事,會像破故紙的種子一樣,在太行山裡生根發芽,在百姓口中代代相傳,也在傳統醫學的長河裡,永遠閃耀著實踐與仁愛的光芒。

讚詩

太行深秋寒雨驟,九真避洞識奇草。

葉揉溫香驅痹痛,籽如破紙補骨腰。

鹽炒酒蒸精炮製,辨證施治解民焦。

口傳經驗填文獻,史筆收錄傳青霄。

薪火相傳滿山穀,故紙辛香至今飄。

莫道草木無靈性,仁心一片勝瓊瑤。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次元之手 無限技能,開局嚇哭S級天驕 大佬的專屬珍寵 斬神:覺醒替身 神豪係統:從大一開啟巔峰人生 我一戶外博主,怎麼都叫我男媽媽 老祖宗重返人間 九尾狐:仙凡兩世渡 萬神皆終 西遊惡人攻略錄:哪吒總騙我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