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舊歲雷擊憶往事鹽炙藥香續古法
傍晚,阿明從鎮上上學回來,背著書包,蹦蹦跳跳跑進竹樓:“爺爺!今天老師教我們認中草藥,我跟老師說,我爺爺會用補骨脂治好多病呢!”岩老爹正在用鹽炒補骨脂,砂鍋裡的鹽粒冒著熱氣,補骨脂在裡麵翻滾,辛香混著鹽的鹹香,飄滿了竹樓。
“哦?那你跟老師說,補骨脂能治什麼病了?”岩老爹笑著問,手裡拿竹鏟輕輕翻動補骨脂,火候不大,怕炒糊。阿明坐在竹凳上,掰著手指頭數:“我說能治白癜、治腰痛、還能治遺尿!老師說我懂得多,讓我下次帶補骨脂去學校,給同學們看!”
岩老爹停下活,把砂鍋從火上拿下來,放竹墊上,讓補骨脂在鹽裡燜著:“你說得對,可你知道,為什麼鹽炙補骨脂能治遺尿嗎?”阿明搖了搖頭,湊到砂鍋邊,聞著藥香:“不知道,爺爺你給我講唄!”
岩老爹坐在阿明旁邊,摸了摸他的頭,眼神飄向窗外,像看到了很久以前的事:“你爸爸小時候,就有遺尿的毛病,每天早上褥子都是濕的,我帶你爸爸看了好多大夫,都沒治好。後來你太爺爺說,用鹽炙補骨脂試試,他就教我怎麼鹽炙。”
“太爺爺怎麼教你的?”阿明好奇。“你太爺爺說,鹽炙補骨脂,關鍵在‘鹽’和‘火’,”岩老爹拿起一粒鹽炒的補骨脂,放阿明手裡,“鹽要選井鹽,顆粒細、鹹度夠,用溫水化開,把補骨脂泡半個時辰,讓鹽汁滲進果實裡;然後用砂炒,火要小,慢慢炒,炒到補骨脂表麵微黃,出香氣,就行了。鹽入腎經,補骨脂鹽炙後,能更好地溫腎固澀,治遺尿。”
阿明拿著補骨脂,放鼻子前聞:“真香!那爸爸用了之後,就好了嗎?”岩老爹點頭:“你爸爸用了七天,遺尿就少了,半個月就全好。後來你太爺爺說,這補骨脂是仙藥坪的寶貝,得好好守著,不然子孫後代,就沒這麼好的藥了。”
“爺爺,你見過太爺爺說的藥仙嗎?”阿明仰著頭問。岩老爹沉默了會兒,慢慢說:“見過,那是我二十歲的時候,也是秋分,我跟你太爺爺去仙藥坪采藥,采到一半,天突然陰了,雷聲滾滾。你太爺爺說‘不好,要下雨,快走吧’,可我貪心,想多采一串,就落在後麵。”
“然後呢?”阿明緊張地問。“然後我剛伸手去采,就看見前麵的霧裡,站著個穿青布衫的人,手裡拿著株補骨脂,對我擺手,像在說‘彆采了,快走吧’。我沒在意,還是要采,結果一道白光劈下來,打在我旁邊的石頭上,石頭都碎了!我嚇得趕緊跑,跑到你太爺爺身邊,再回頭看,霧裡的人已經不見了。”
岩老爹的聲音有些低沉:“你太爺爺說,那是藥仙,在警告我,不能貪心、不能亂采。從那以後,我每次去仙藥坪,都隻采三成,留七成,從不傷根,也不在雷雨前采。你太爺爺還說,藥仙不是鬼神,是山的靈氣、藥的魂魄,你敬它,它就護你;你害它,它就罰你。”
阿明似懂非懂點頭,拿起《滇南本草》手抄本翻:“爺爺,這上麵寫的補骨脂,跟太爺爺說的一樣嗎?”岩老爹湊過去看:“大部分一樣,但也有不一樣的。比如你太爺爺說,補骨脂和核桃一起吃,能治腎虛耳鳴,這上麵沒寫;他還說,補骨脂不能和豆腐一起吃,會降藥效,這上麵也沒寫。這些都是你太爺爺在實踐裡摸出來的,是口傳的知識,比書裡的更細、更實用。”
說著,岩老爹把砂鍋裡的補骨脂倒出來,放竹篩裡晾涼:“明天我帶你去仙藥坪,讓你看看真正的補骨脂長什麼樣,也看看太爺爺說的藥仙常待的地方。但你要記住,到了那裡,不能亂摸、不能亂采,要敬山、敬藥。”
阿明高興得跳起來:“好啊好啊!我一定聽話!”岩老爹看著阿明的樣子,笑了,心裡想:這孩子,以後就是第四代守藥人了,得把規矩傳給他,把藥理傳給他,把對山、對藥的敬畏傳給他,這樣補骨脂才能一直傳下去,仙藥坪的靈氣,才能一直在。
第四回天候失常藥苗稀辨證施治解疑難
第二天一早,天剛亮,岩老爹就帶著阿明往仙藥坪走。今天的霧比往常薄,能看見遠處的山峰,像披了層青紗。阿明跟在岩老爹後麵,踩著他的腳印走,手裡拿著個小竹筐——是岩老爹專門給編的,用來裝補骨脂。
“爺爺,你看,那是不是補骨脂?”阿明指著前麵一叢灌木,枝葉間有紫褐色果實。岩老爹走過去,仔細看了看,搖頭:“不是,這是野大豆,果實比補骨脂小,也沒有辛香。補骨脂的枝葉是互生的,葉子像卵形,邊緣有細齒,果實是莢果,像小鈴鐺,你記住這些特征,就不會認錯了。”
阿明點頭,跟著繼續走,約摸一個時辰,終於到了仙藥坪。這裡的陽光比山下好,坡上長著不少補骨脂,枝葉翠綠,果實飽滿,紫褐色的果子掛在枝椏上,像綴著的小珠子。旁邊有幾叢箭竹,風過的時候,箭竹和補骨脂的枝葉一起晃,沙沙響,像在說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爺爺,這裡的補骨脂真多啊!”阿明高興地說。岩老爹蹲下來,摸了摸一株補骨脂的根,眉頭卻皺了:“今年的苗比去年稀,你看,這株的根有點發黑,是今年夏天雨太多,水積在土裡,根爛了。”他又指另一株,葉子有點黃:“這株是冬天雪少,凍著了。天候越來越不正常,補骨脂也越來越難長了。”
阿明聽了,有點難過:“那以後是不是就沒有補骨脂了?”岩老爹搖頭,從腰上拿竹刀,輕輕割下一串成熟的補骨脂:“不會的,隻要我們好好守著,每年隻采成熟的,不傷害幼苗,不破壞土壤,補骨脂就會一直長在這裡。就像人一樣,好好照顧,就能健康長大。”
正說著,山下傳來腳步聲,是村裡的岩鬆,背著他老母親,急匆匆跑上來:“岩老爹!我娘這幾天總晚上尿炕,還說腰冷,你快給她看看!”岩老爹趕緊讓岩鬆把老母親放草地上,老母親臉色蒼白,嘴唇發紫,說話都沒力氣:“老爹,我這老毛病又犯了,晚上尿了炕自己都不知道,腰冷得像揣了塊冰。”
岩老爹伸手搭在老母親腕上,又摸了摸她的腰:“你這是腎陽不足,固澀無力,所以遺尿;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腰部,所以腰冷。得用鹽炙補骨脂配益智仁、烏藥,溫腎固澀、散寒止痛。”阿明站在旁邊,看岩老爹從藥筐拿藥材:鹽炙補骨脂、益智仁、烏藥,還有少量生薑。
“爺爺,為什麼要加生薑啊?”阿明問。岩老爹把藥材放陶碗裡,說:“生薑性溫,能散寒暖胃,老阿婆年紀大了,脾胃也虛,加生薑能護脾胃,不讓補骨脂的溫燥傷了脾胃。這就是辨證施治,根據病人的情況調整方子,不能一成不變。”
岩鬆看著配藥,著急地問:“老爹,我娘這病能治好嗎?她快八十了,我怕……”岩老爹拍了拍岩鬆的肩:“彆擔心,你娘這病不是疑難雜症,就是年紀大了腎陽虧虛,用對了藥,很快就好。我年輕時,治過個九十歲的老人,也是遺尿,用鹽炙補骨脂配益智仁,半個月就好了。”
說著,岩老爹把藥材分成兩份,一份用紗布包起來,遞岩鬆:“這份煮水喝,每天一劑,分兩次,早晚各一次;這份是外用的,把補骨脂、益智仁磨成粉,用醋調成糊狀,敷在肚臍上,晚上敷、早上取,能助溫腎固澀。”
老母親點頭:“謝謝老爹,我就知道你能治好我。”岩老爹笑了:“不用謝,這是老祖宗傳的法子,是補骨脂的功勞。你回去多曬太陽,彆著涼,飲食清淡些,很快就好。”
岩鬆背著老母親,拿藥材,感激地說:“老爹,太謝謝你了!等我娘好了,我給你送自家種的玉米!”岩老爹擺手:“不用,你好好照顧你娘就行。”看著他們的背影,阿明問:“爺爺,為什麼老阿婆的病,用補骨脂配益智仁就行,阿果阿爸的病,要配麥冬、玉竹呢?”
岩老爹坐在草地上,看仙藥坪的補骨脂,慢慢說:“因為他們的病機不一樣。阿果阿爸是陰虛生風,要滋陰潤燥;老阿婆是腎陽不足,要溫腎固澀。中醫治病,講究辨證施治,同一個藥,針對不同的病、不同的體質,配伍不一樣,用法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這就是中醫的智慧,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不是死記書本,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用。”
阿明似懂非懂點頭,蹲下來,輕輕摸了摸補骨脂的果實。“爺爺,我們今天采多少啊?”“采三成,”岩老爹說,“這串熟了,采下來;這串沒熟,留著,下次再來。我們要給補骨脂留繁殖的機會,給山留恢複的時間,這樣才能一直有補骨脂,一直能治病。”
太陽慢慢升高,霧全散了,仙藥坪的補骨脂在陽光下,格外有精神。岩老爹和阿明一邊采補骨脂,一邊說藥理、說太爺爺的故事、說藥仙的傳說。遠處的山峰,近處的箭竹,身邊的補骨脂,構成了幅安靜美好的畫,像首自然的詩,在哀牢山裡,慢慢流傳。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