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囊丹實記:紅姑娘醫隱錄(上卷)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 絳囊丹實記:紅姑娘醫隱錄(上卷)

絳囊丹實記:紅姑娘醫隱錄(上卷)(2 / 2)

沈硯秋給蘇老伯把了脈,脈象弦數,舌紅少津:“老伯,您這是肝火上炎,兼有點陰虛,眼睛才會乾、疼、紅。我給您試試紅姑娘的漿汁,或許能管用。”他從藥箱裡取出新鮮的紅姑娘,掐破絳囊,用乾淨的羽毛蘸著漿汁,輕輕點在蘇老伯的眼結膜上。“剛開始會有點涼,忍忍就好。”

蘇老伯閉上眼睛,隻覺眼角傳來一陣清涼,像有股清泉流進眼裡,舒服得他忍不住哼了一聲。“真舒服!”他睜開眼,看了看遠處的樹,“好像清楚了點!”沈硯秋又說:“我再給您開副湯藥,用紅姑娘的果實配枸杞、菊花,枸杞能滋腎養肝,菊花能清肝明目,配著紅姑娘,正好給您清肝火、補陰虛。”

他一邊包藥,一邊聽蘇老伯說元宮的舊事:“以前這宮牆多完整啊,紅姑娘就長在禦花園裡,宮裡的娘娘們都喜歡,說這草像小燈籠,吉利。後來朝代換了,宮毀了,草卻留了下來,年年都長,守著這殘垣。”蘇老伯指著牆根的紅姑娘,“你看這草,不管牆多破,風多冷,都能活,還能治病,比人強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沈硯秋想起納蘭詞裡的“故宮事往憑誰問,無恙是朱顏”,心裡忽然一動——這紅姑娘,不就是詞裡的“朱顏”嗎?宮毀了,事忘了,可它還在,用絳囊丹實,治著百姓的病,見證著歲月的流轉。“蘇老伯,您看這紅姑娘,像不像納蘭詞裡寫的‘翠袖倚闌乾’的佳人?”沈硯秋說,“它站在殘垣上,守著舊事,還能救人,真是草木裡的君子。”

蘇老伯笑了:“你這麼一說,還真像!以前我不懂這詞,現在懂了。這草啊,是有靈性的。”沈硯秋把藥包遞給蘇老伯:“您每天用紅姑娘漿汁點眼三次,早晚各喝一碗湯藥,半個月就能好。”又特意囑咐,“彆吃辛辣的,少熬夜,肝火才不會旺。”

半個月後,沈硯秋再去遺址,見蘇老伯正拿著掃帚打掃斷碑,眼睛不紅了,也不流淚了。“沈大夫,你的藥真管用!現在我看東西清楚得很,風一吹也不疼了!”蘇老伯高興地說,“我昨天還摘了些紅姑娘,曬在房頂上,以後誰眼睛不舒服,就給他們用。”

沈硯秋把這次的病案記在劄記上:“紅姑娘漿汁點眼,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乾澀;配枸杞、菊花煎服,滋肝陰、清肝熱。其草生於故宮殘垣,見證朝代更迭,恰合納蘭《眼兒媚》‘故宮事往’之喻,草木有情,亦載曆史。”風拂過殘垣,紅姑娘的絳囊輕輕晃,像在應和他的話。

第四卷古宅根藥炮製傳薪

初夏,沈硯秋聽說京西的藍旗營有位姓魏的老中醫,手裡有本祖傳的《草木秘錄》,裡麵記載了不少民間草藥的用法。他特意備了薄禮,登門拜訪。魏老中醫年過七旬,鶴發童顏,手裡總攥著個紫砂茶壺,見沈硯秋來問紅姑娘,倒也樂意分享。

“你說的紅姑娘,我知道,不僅果實能用,根也能用。”魏老中醫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說,“我祖父傳下來的法子,紅姑娘的根能治濕熱泄瀉,比果實還管用,就是性子比果實寒,得炮製一下,不然傷脾胃。”沈硯秋眼睛一亮——他之前隻用過果實和全草,從沒聽說根也能入藥,趕緊問:“魏老,您能說說怎麼炮製,怎麼用嗎?”

魏老中醫領著他去後院的藥圃,裡麵種著幾株紅姑娘,根部粗壯,呈黃褐色。“你看這根,得在霜降後挖,這時候根裡的藥性最足。”他蹲下身,指著根部,“挖出來後,洗乾淨,切成片,用黃酒拌炒,炒到顏色微黃,酒氣散了,就能用了。黃酒能引藥入血,還能減根的寒性,讓它既能清熱止瀉,又不傷脾胃。”

正說著,藥鋪的夥計跑進來:“魏老,城裡的張掌櫃來了,說他昨天吃了不乾淨的東西,拉了一天,現在還渾身沒勁兒。”魏老中醫點點頭:“正好,讓你看看紅姑娘根的用法。”他從藥櫃裡取出酒炒過的紅姑娘根,抓了一小撮,又抓了茯苓、白術,“張掌櫃是濕熱泄瀉,紅姑娘根治清熱,茯苓、白術健脾祛濕,配在一起正好。”

沈硯秋跟著魏老中醫去前堂,見張掌櫃臉色蠟黃,捂著肚子,說話有氣無力:“魏老,您快救救我,拉得我腿都軟了,還惡心想吐。”魏老中醫讓他坐下,摸了摸他的脈,又看了看舌苔:“舌紅苔黃膩,是濕熱泄瀉沒錯。喝了這藥,下午就能好。”

夥計把藥熬好,張掌櫃喝了一碗,沒過一個時辰,就說肚子不疼了,也不想吐了。下午再喝一碗,泄瀉就止住了,第二天來謝的時候,已經能正常走路了。“魏老,您這藥真神!比我上次在彆的藥鋪抓的藥管用多了!”張掌櫃說。

魏老中醫笑著指了指沈硯秋:“這藥裡的紅姑娘根,是他來問,我才拿出來的。這法子是我祖父傳的,《本草綱目》裡隻寫了紅姑娘的果實,沒提根,可我們民間用了幾十年,治泄瀉從來沒失手過。”沈硯秋趕緊說:“魏老,您這法子太珍貴了,我想把它記在我的劄記裡,傳給後人,行嗎?”魏老中醫點頭:“當然行!好法子不能藏著,得讓更多人知道,才能救更多人。”

沈硯秋把紅姑娘根的炮製方法和治濕熱泄瀉的用法,詳細記在劄記上,還畫了根的樣子和炮製的步驟。臨走時,魏老中醫送給他一本《草木秘錄》的抄本,裡麵還有幾處提到紅姑娘,說南方用它治天皰瘡。“你要是有機會去南方,可以找找那邊的用法,說不定還有新發現。”魏老中醫說。

沈硯秋捧著抄本,心裡滿是感激——這紅姑娘的智慧,藏在老嬤嬤的口傳裡,藏在守陵人的舊事裡,藏在老中醫的炮製法裡,一點點拚湊起來,才成了完整的草木醫道。他抬頭看向窗外,夕陽正照在藥圃的紅姑娘上,絳囊丹實,像綴在綠葉間的星星,亮得晃眼。

上卷結語

沈硯秋把《紅姑娘醫理劄記》的上卷整理好,紙頁上記滿了病案、用法、炮製方法,還有從民間聽來的故事、從詞裡品出的意境。上卷的半年裡,他從市集的喉痹,到農舍的驚風,從殘垣的目疾,到古宅的根藥,一點點摸清了紅姑娘的“脾氣”——它性寒,能清熱,果實治喉痛、目疾,全草治驚風,根能止瀉,還能通過炮製改變藥性,適配不同的病症。

可他知道,這還不是紅姑娘的全部。魏老中醫說南方有治天皰瘡的用法,劄記裡還有幾處空白,等著他去填補。窗外的紅姑娘,已經結出了小小的絳囊,風過的時候,像在催他繼續走下去——去南方,去更多的地方,找更多的民間用法,補全這草木裡的智慧,也補全這藏在絳囊丹實裡的曆史記憶。

他把劄記放進藥箱,又往裡麵裝了些曬乾的紅姑娘果實和根片。下一卷,他要去江南,去看看那裡的紅姑娘,聽聽那裡的口傳妙法,讓這盞“小燈籠”,照得更遠,也讓這草木裡的醫道與曆史,傳得更久。

上卷讚詩

絳囊綴垣沐晚寒,丹實清心解喉乾。

驚風妙法憑口傳,目疾輕揉汁自安。

根製藥成止瀉捷,故宮舊事寄朱顏。

醫書未載民間智,一盞燈明歲月寬。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暴富的烏龍戀 一年跑了208個龍套後她 愛你,原來不止今生 獵戶幺女嫁軍區,家屬院裡抖三抖 重生70,我帶著糙漢變首富 校園讀心,見一個拆一雙 書穿76年成了被送回的胖假千金 總裁的掌心矯:男寵圖鑒 新警察故事之時隙救贖 我的列車能無限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