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這個方子在福州的產婦間傳開了,很多產後有濕熱的婦人,都用“洛神珠黃芪當歸湯”調理,效果出奇的好。江采蘋把這個方子也記在竹簡上,竹簡上的記錄越來越多,從暑濕、風寒,到小兒病、婦人病,洛神珠的藥用範圍,在一次次實踐中,慢慢拓寬——它不再隻是祭台上的靈物,而是真正走進了百姓的生活,護著閩江流域的男女老少。
第八卷·通誌載珠文脈傳世
南宋淳熙年間,朝廷下令編撰《福建通誌》,派了學者陳夢庚來福州考察地方風物。陳夢庚在福州城裡走訪時,總能聽到百姓說起“洛神珠”——船家說它能治水毒瘡,母親說它能退小兒熱,產婦說它能清產後濕,連福州府的醫官都提到,《便民醫方》裡記載的洛神珠方子,百姓用著效果極好。
“這洛神珠究竟是何物?竟有這麼多用處?”陳夢庚好奇不已,派人去請江采蘋。江采蘋來到府衙時,手裡捧著一籃新鮮的洛神珠,還有一卷用紅繩係著的竹簡——那是她這些年記錄的洛神珠用法,從祭水仙的傳說,到一個個治病的病案,都寫得清清楚楚。
陳夢庚接過竹簡,仔細翻看,隻見上麵寫著:“洛神珠,生閩江渚,味甘酸,性微寒,主清熱生津。治暑濕泄瀉,配葛根;治風寒夾濕,配武夷岩茶、生薑;治熱毒喉痛,配玄參、麥冬;治小兒夏季熱,配蓮子、百合;治產後濕熱,配黃芪、當歸……”每一條後麵,都記著日期、患者姓名、症狀和效果,詳細得像一本醫案。
“江姑娘,這些都是你親身經曆的?”陳夢庚問道。江采蘋點了點頭,把洛神珠的傳說講給陳夢庚聽——妹妹采菱溺水,她用紅萼果實祭水仙,水仙顯靈,說洛神珠能濟世救人,這些年,她隻是照著水仙的囑托,把洛神珠的用法一點點摸索出來,記在竹簡上。
陳夢庚聽了,感慨不已:“沒想到一顆山野間的果實,竟藏著這麼多百姓的智慧!《福建通誌》要記載的,就是這種源於生活、惠及民生的風物。”他跟著江采蘋去了閩江渚邊,看著滿灘的洛神珠,紅萼丹珠,映著閩江的綠水,美得像一幅畫。江采蘋還帶他去見了江三郎,船家們拿出《行船備急方》,指著上麵的洛神珠方子,說這是他們行船的“保命符”;又去了巷尾的林嫂家,林嫂正給孩子煮洛神珠湯,說這是福州孩子夏天的“平安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回到府衙後,陳夢庚在《福建通誌》的“風物卷”裡,專門寫了一段關於洛神珠的記載:“洛神珠,生閩江渚,果如丹珠,祭水仙可保行船平安,閩越遺俗至今猶存。其性微寒,味甘酸,主清熱生津,治暑濕、小兒熱、產後濕諸症,百姓多采而用之,實為濟世良品。”這段記載,雖簡短,卻把洛神珠的傳說、習俗和藥用都寫了進去,讓這顆閩江的紅珠,第一次正式走進了官方文獻。
江采蘋拿著陳夢庚送的《福建通誌》刻本,坐在閩江邊上,手裡捏著一顆洛神珠,眼淚掉了下來——她知道,妹妹采菱的名字,雖然沒寫在書上,可這顆帶著妹妹心意的洛神珠,卻永遠留在了福建的文脈裡。竹簡上的口傳知識,終於變成了文獻裡的文字,而這文字背後,是閩江百姓一代代的生活實踐,是傳統醫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智慧。
結語
洛神珠的故事,始於閩江的一場離彆,終於通誌的一頁記載。它本是灘塗上無人問津的野果,因姐妹情深而與水仙結緣,因百姓的實踐而成為濟世良藥——從祭台到藥罐,從口傳到文獻,它走過的路,是閩越文化的傳承路,也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路。
它的藥用曆史,印證了“實踐先於文獻”的真理:百姓先在暑濕中用它解渴,在瘡瘍中用它消腫,在產後用它調理,這些鮮活的實踐,才讓它最終走進《福建通誌》的書頁。而那些沒被寫進書裡的細節——船家曬在船頭的洛神珠乾,母親藏在抽屜裡的竹簡,產婦碗裡溫熱的珠湯,更是它最珍貴的注腳,藏著最樸素的生活智慧。
如今,閩江的水還在流,灘塗上的洛神珠每年夏天依舊紅得像火。福州的老人還會給孩子講“洛神珠祭水仙”的故事,母親們依舊會用洛神珠煮水給孩子退燒,船家的船上,還是會備著洛神珠膏——這顆紅珠,從未離開過閩江,從未離開過百姓的生活,它像閩江的水一樣,溫柔地滋養著這片土地,也滋養著代代相傳的智慧。
讚詩
閩江潮起映丹珠,洛神遺韻入船圖。
祭水仙能安渡險,清濕熱可解民痡。
小兒熱退珠湯暖,產後津生玉露濡。
莫道野芳無記載,通誌一頁記真如。
尾章
清代乾隆年間,福州府重修《福建通誌》,編撰者在原有記載的基礎上,補充了更多洛神珠的藥用案例——從明代船家用它治水毒瘡,到清代婦人用它調產後濕,每一個案例,都來自百姓的實踐。後來,《本草綱目拾遺》編撰時,作者趙學敏特意來福州考察,將洛神珠的性味、功效、用法詳細記入書中,稱其“閩中珍品,清熱濟世,非尋常野果可比”。
如今,在福建省中醫藥博物館裡,還陳列著一顆保存完好的洛神珠標本,旁邊放著江采蘋竹簡的複刻本,還有《福建通誌》的原版刻本。標本的標簽上寫著:“洛神珠,又名‘紅萼珠’,閩江流域特有草藥,因南宋江采蘋祭水仙傳說得名,民間實踐先於文獻記載,體現中國傳統醫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之智慧。”
每當有遊客駐足,講解員都會說起那個發生在南宋的故事——關於一對姐妹,一顆紅珠,一條閩江,還有一段從口傳到文獻的智慧傳承。而故事的最後,總會有一句叮囑:“下次夏天來福州,要是遇到濕熱,不妨找顆洛神珠煮水喝,那是閩江給我們的禮物,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
閩江的水還在流,洛神珠的故事,還在繼續。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