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修文向老管家打聽繡樓之事。老管家臉色大變:“公子千萬莫去那地方!那是狐仙住所,多年前有個狐仙被王老爺所救,便在此住下。後來王家運勢亨通,都是狐仙保佑。但狐仙不喜打擾,前幾個先生就是因為冒犯了她才被趕走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修文心中震驚,想起胡媚兒姓胡,又想起那方繡著紅狐的絲帕,頓時明白了幾分。
當夜再見胡媚兒,李修文直接問道:“姑娘莫非不是凡人?”
胡媚兒一怔,黯然道:“既然公子已知,媚兒也不相瞞。我確是狐仙,受王家祖上恩惠,在此守護。那日見公子正氣凜然,心生愛慕,故而現身相見。公子若懼我厭我,媚兒從此不再出現便是。”
說罷垂淚欲走。李修文急忙拉住她:“人狐雖有彆,情意卻無假。我敬姑娘知恩圖報,又何懼之有?”
二人互訴心曲,情意更濃。自此,李修文不再避諱,常與胡媚兒相伴。胡媚兒聰慧異常,助他解答經義,李修文學問大進。王家小公子在她的暗中調理下,身體也日漸康健。
這日,李修文整理行李,無意中翻出胡老翁所贈古書。胡媚兒見到,驚訝道:“此書從何而來?”
李修文告知經過。胡媚兒歎道:“贈書者必是狐族長輩。此書乃狐族雙修秘法,凡人習之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但若心生邪念,貪求淫樂,必遭反噬。”
李修文恍然大悟:“原來老先生說的養生之道,竟是此意。”
胡媚兒紅著臉道:“公子若有意,媚兒願與公子同修此術。但須立誓:第一,心術要正,以養生為本;第二,知足知止,不可貪多;第三,秘而不宣,勿傳他人。”
李修文鄭重立誓。自此,二人夜間依書修行,李修文果然精神煥發,體健腦明。白天教書,夜間修行,日子過得充實快活。
卻說王府中有個丫鬟名叫春梅,心生嫉妒,暗中窺得李修文與胡媚兒之事,告知王主簿。王主簿大驚,請來道士捉妖。
道士設壇作法,胡媚兒感應到危險,與李修文道彆:“緣分已儘,公子保重。”說罷化作白光遁去。
李修文失魂落魄,再也無心教書,辭館歸家。回家後日夜思念胡媚兒,鬱鬱寡歡。這日整理書箱,又見那本古書,心中一動:“既然修行此法可強身,或許也能助我尋回媚兒?”
但他已立誓不貪不求,如今為私欲修行,恐生不測。思念煎熬之下,他終於忍不住翻開書頁,依其中秘法自行修煉。
初試效果顯著,李修文隻覺得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氣。他心中暗喜,更加勤修苦練,卻不知不覺偏離正道,隻求速成,忘了中庸之道。
漸漸地,李修文發現自己變得異常。白日精神恍惚,夜間卻欲望熾盛,常做荒唐春夢。身體看似強壯,實則內裡虛耗。他開始控製不住自己的行為,見到女子便心生邪念。
這日集市上,李修文見到賣豆腐的蘇娘子,竟當眾調戲。蘇娘子丈夫大怒,將他痛打一頓。李修文鼻青臉腫地回家,對著銅鏡一看,驚覺自己眼窩深陷,印堂發黑,分明是縱欲過度之相。
“莫非是修行出了偏差?”李修文急忙翻書查看,才發現書末有幾行小字:“此術如雙刃劍,正則益,邪則損。若獨修貪進,必引火自焚,精儘人亡。”
李修文大驚失色,欲停止修行,卻發現已經上癮,一日不練便渾身難受。更可怕的是,他開始出現幻覺,常看見胡媚兒在眼前起舞,引誘他繼續修煉。
不到一月,李修文已是形銷骨立,奄奄一息。這日深夜,他高燒不退,恍惚間見胡老翁推門而入。
“癡兒!不聽老人言,果遭此禍!”胡老翁歎道,“我本欲贈書助你養生,你卻心生邪念,獨修貪進。若非媚兒感應到你有難,求我相救,你命休矣!”
李修文泣道:“晚輩知錯了!求老先生救命!”
胡老翁取出一枚丹藥讓他服下,又道:“欲根治此症,須得廢去你一身邪功。但過程痛苦,如抽筋剝皮,你可願意?”
李修文連連點頭。胡老翁便運功為他疏導經脈,李修文隻覺渾身如被針紮,痛不欲生,慘叫連連。
次日清晨,李修文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虛弱不堪,但那股燥熱邪欲已經消失。桌上留有一書:“邪功已廢,好自為之。贈書本為助人,反害於你,老夫之過也。今取回此書,以免再禍他人。”
李修文掙紮起身,對著空屋拜了三拜。休養數月後,他逐漸康複,但身體大不如前,再也無法長時間讀書。
經曆此劫,李修文幡然醒悟,不再執著功名,在鎮上開了家私塾,專心教書育人。他常以自身經曆告誡學生:“凡事過猶不及,縱是好事,做過了頭也會變成壞事。聖人所言中庸之道,實乃至理。”
後來,李修文娶了位樸實村姑,生兒育女,平安到老。每逢月圓之夜,他總會獨自院中賞月,仿佛在等待什麼。有人說曾見一白衣女子在遠處凝望,但從不靠近。
至於那本奇書,再無蹤影,隻留下一個警示:術無正邪,人心使之。貪念一起,福轉為禍;持心守正,方能得善終。
喜歡子夜異聞請大家收藏:()子夜異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