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烈日炙烤著大地,這樣的天氣林觀複奔波在路上時時常有種命苦的感覺。
但她不能停下,而且臨縣的供銷社還沒拿下,還得繼續和供銷社的采購科長磨破嘴皮。
林觀複好不容易回到銀石鎮上灌了大口水,陳霞端過來用井水鎮過的西瓜,一口啃下去透心涼。
林觀複緩過來後想到家裡農忙:“媽,你回家的時候多帶幾條肉,這段日子農忙,家裡還有大伯他們幫忙,我找人訂了一頭豬。”
陳霞沒有舍不得,本來農忙時就要油水,更何況幫忙擺攤也多了幾分見識,以往精打細算也是因為生活所迫。
“行,我後天回去一趟,到時候直接把肉提到你大伯家去,你爸都在你大伯那吃飯,辛苦你大伯娘他們了。”
林觀複嗯嗯點頭,讓她再拿些罐頭和餅乾回去。
林觀複正在和印刷廠的設計員就著木蘭罐頭實業廠的標簽圖案討論。
“你要是真想要加的話,現在城裡就加這些仙女畫。”
林觀複搖搖頭:“我加這些乾什麼?我是要賣罐頭的。”
上次設計的標誌還是太簡單,根據現在擴充的速度,林觀複自然要快點將商標定下來。
“就用木蘭的人物形象吧,英姿颯爽些,紮個高馬尾,手裡拿著槍。”
“再加一棵梨樹。”
有人怯生生地插話:“廠長,能不能加一些小故事?我家小侄女好像就喜歡收集糖紙上的故事,讀書讀不進去,但對這些小故事記得特彆清楚。”
林觀複筆尖一頓,她想到的是小時候收集的那些印有歌詞的零食包裝袋,雖然他們的罐頭沒有這麼大的施展空間,但不代表不能贈送故事卡片集啊。
都是小孩子的年紀過來的,有時候就喜歡附贈的小東西。
“你說得很好。”林觀複誇讚一句,腦子裡有了具體的想法。
幾天後,新設計的標簽打板出來,效果比她想的還要好。
一枝梨花傾斜而出,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將軍傲然挺立,還有一批用蠅頭小楷印著梨花傳的故事卡片新鮮出爐。
林觀複直接套用樊梨花和花木蘭的故事,彆說小孩子,就連廠裡的大朋友們也都喜歡看。
杜誌看著被拆分成好幾張卡的故事,本來就沒多少字,還被拆分成5張卡,他已經能想到為了湊齊這五個連續的故事卡片,會有多少孩子願意重複購買。
至於他為什麼這麼清楚?
那自然是因為他是第一個中招的。
效果遠超預期,木蘭罐頭的故事卡片風靡小朋友中間,許多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手裡已經湊齊了好幾套完整的故事集。
反正家裡都要買罐頭,為什麼不買一個味道好、有故事的呢?
孩子們都攀比著誰收集的更多,但因為隻有五張,集齊的難度並不大,他們手裡也沒錢,隻能央求著父母買,順帶著在大人裡麵刷了一波存在感。
再一次給供銷社送貨,蘇科長沒想到冰糖雪梨罐頭居然成為供銷社的熱賣品,暢銷度超乎人想象,不僅僅是單買,還有很多人拎著成箱的去送禮,林觀複贈送的禮品袋也很有麵子。
林觀複則是趁著這趟進縣城去了一趟省城,省報的人沒想到居然有人來找他們登報。
“這不太合規矩吧?”
林觀複現在是死纏爛打的厚臉皮心態,“但也沒有人規定省報就不能打廣告。再說啦,您放心,我們是規規矩矩的鄉鎮扶持企業,我本人也有執照掛靠在省大,絕對不會因為產品質量原因讓省報名聲受損。而且我們隻登中縫,不要求什麼大版麵,能給我們留一個小角落就行。”
林觀複靠著三寸不爛之舌和送給報社的下午茶罐頭,綜素那是把方案談成了。
每周兩次的中縫廣告,每次30塊,連登一個月,直接全部預付清,總共240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