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深吸一口氣,調整好情緒。公開講話對他而言已是輕車熟路——畢竟過去在公司的突擊演講也不少,這種場合自有其固定套路:過去、現在、未來,條理清晰,環環相扣,懂得都懂。他微微頷首,聲音沉穩有力:"首先,請允許我向所有不辭辛勞、遠道而來的同誌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你們的付出與堅持,令人由衷敬佩。"
頓了頓,他目光堅定:"我李勇,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普通一員,擁有著和大家一樣的雙手、雙腳與頭腦。但正因如此,我更能體會這片土地的脈動,更深知肩上的責任。"這番開場白,既是禮節性的致意,也是塑造自身形象的巧思——先立"樸實實乾者"的‘好人’人設,為後續的動員做好鋪墊。
現在開始談‘過去’,李勇回顧道:“同誌會的創立,源於我們這批有誌青年對大明國勢的深切憂思。在深入探討國家困境的過程中,我們敏銳地察覺到財政危機實為當前困局的核心症結。當時我們雖未能即刻找到解決之道,但已清晰洞察社會的不公:權貴階層利用特權逃避稅賦,而廣大平民百姓雖占據人口主體,卻承受著日益沉重的賦稅重擔。麵對這種極不合理的社會現狀,卻鮮有人站出來為平民發聲,更無人關心他們的生存疾苦。有鑒於此,同誌會自成立之初便確立了明確的宗旨:成為勞苦大眾的忠實代言人,致力於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為全體民眾謀福祉。努力構建一個理想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人得以溫飽,人人得以安居,人人得以有尊嚴地生活。同誌會始終秉持這一初心,為改善民眾處境、推動社會進步而不懈奮鬥。”
李勇心中自嘲的一笑,他掰著手指數,突然覺得這場景莫名眼熟,"這不對啊?這不就是白蓮教那套"無生老母"的翻版嗎?"真空家鄉,無生老母"——聽聽這口號,跟"人人有飯吃、有房住"的理想社會比,相差無幾?不就是把"老母"換成了"會會"嘛!"同誌會還得低調再低調,被朝廷扣上個反賊團夥,那就麻大煩了,以後,趙禮的情報部門,要密切關注這方麵的變化,特彆是現在金山,正從大明身上吸營養的關鍵時期,咱再飄也不能踩線啊!咱們要革命,但不能像李自成那樣把自己革成反賊..。
李勇講到這裡時,看了看下麵這些熱血青年,又補充道:“為什麼叫同誌會,顧名思義,必須有同樣誌向的人,同誌會還有一個特點,人不分南北,不分高低貴賤,也不行業和男女老幼,隻要是有共同的誌向皆為我同誌,在金山有鐵匠王五,有紡織女綠娥,還有士兵張拓疆等都是我們的成員。”李勇心裡想著,偉人的‘統一戰線’你們懂不懂,“政治”你們懂不懂,簡單一句話,把我們的敵人搞得少少的,把我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說完這段後,李勇滿含深意的看了看楊廷麟,哥們,你不能全整年輕學生啊!看把我們江西同誌會,快搞成第二“複社”了?楊會長,突然感覺後背一涼,絲絲寒意襲來。
李勇環視眾人,見大家都聽得入神,便提高嗓門道:"同誌們,咱加入同誌會可不是為了發家致富,也不是為了個人出名!"他揮了揮手,"這幫老百姓謀出路,靠的是真本事,不是耍嘴皮子!我今日在此呼籲,我們要實乾興邦,切勿空談誤國。無論是農業、工業還是商業,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出狀元。咱們要沉到老百姓中間去,跟他們同吃同住,這樣才能知道他們真正的難處。那些整天坐而論道的文人?沒用!科舉那套?從百名秀才裡選出幾個舉人,再從中挑幾個進士,浪費了多少人才啊!不是說讀書沒用,但讀書人報效國家,又不是隻有當官一條路!”講到此處,李勇突然意識到宋氏兄弟還在場,他小心而迅速地掃視了一下,還好,兩兄弟似乎被什麼觸動了,正處於沉思之中。
李勇品了一口茶之後,講話進入‘現在’,他繼續說道:“我們鼓勵大家在各行各業中實乾,金山今天之財富,正是我同誌會實乾創造出來的。科學委員沈星奕,日複一日在實驗基地埋頭苦乾,研發出了水泥和玻璃,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成果。我們狠抓教育!在金山,連種地的老漢、做木匠的師傅,七成都能識字!這是什麼概念?我建議大家,在各地大力辦蒙學,我們需要開啟民智,讓每個孩子都能識字,掌握數學和幾何知識。看看金山的產品,哪一個不是科技的結晶?靠的就是重視教育。現在大明的問題,說到底就兩條:一是財富不夠多,二是分配不合理。怎麼辦?唯有科技創新!隻有多出水泥、玻璃這樣的寶貝,財富總量才能上去!這也是我們為大明治病,開出的藥方之一。”為了讓大家重視教育和科技,李勇故意在此停頓了一下。
“最後再提醒大家,鑒於我們還相當弱小,讓地主鄉紳們減租減息,大家量力要而為。我大明九成人口都是農民,減輕農民的負擔,就是為大眾服務,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目前,在鬆江地區,已有八成的地主和鄉紳接受了減租減息的提議。”李勇話音剛落,會場立即響起熱烈掌聲。同誌會骨乾們率先鼓掌,隨後與會者紛紛響應,掌聲如潮水般在會場蔓延。持續三十息的掌聲,表達了會員們對會長講話的共鳴與支持,展現了同誌會的團結與力量。這掌聲,是對理想的回應,也是對變革的承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熱烈的掌聲逐漸消散之後,李勇麵帶微笑,是該談‘未來’了,他以一種溫和而親切的語氣,提醒在場的每一個人:“今天在座的各位青年同誌,我看到了大家蓬勃的朝氣與昂揚的鬥誌。在此,我必須提醒大家,首先要安全第一,我們秉持的理念或許尚不被廣泛理解,因此行事需保持理性克製,避免過激言行,以保障個人安全為前提。其次是腳踏實地,真正的改變源於日常積累。希望大家立足本職,在各自領域踏實耕耘,用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社會。最後是加強學習,我建議楊會長組織核心成員分批赴金山交流學習,通過實地考察提升我們的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最後,祝願各位身體健康,事業學業蒸蒸日上!”
在會客廳的寬敞空間內,隨著李勇的發言結束,再次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掌聲不僅是對會長的肯定,也是對整個會長親自能來南昌的熱烈響應。當然,這次南昌的講話,自有方以智所領導的,具有高度敏感性,極高政治覺悟的宣傳人員,總結提煉,以最快的速度,在內部消息上刊發可以想象,各種版本小作文寫得飛起:《同誌會是怎麼來的?幾個熱血青年的熱血故事》《李勇同誌會動員講話:實乾才是硬道理》《李勇同誌會動員講話:實乾興邦,教育先行》《務實奮進的青年寄語》......。
簡短的講話後,宋氏兄弟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仿佛混沌初開,茅塞頓開。他們的神情漸漸由疑惑轉為堅定,某種思想正在悄然轉變。年輕的同誌會員們則表現得更加熱切。他們眼中閃爍著憧憬,仿佛已經看到曙光初現的未來。宋氏兄弟相視一笑,那目光中多了一份決然。他們明白:人生能有幾個二十年?是時候換個活法了。從明天起,他們將踏上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路。
年輕的會員們聽完講話後群情激昂。他們紛紛表示要牢記會長的教誨,回到各自崗位後腳踏實地、勤勉工作,為同誌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大家眼中,這位年輕有為的會長不僅英俊有為,更展現出超凡的領導魅力。在他的帶領下,同誌會必將蒸蒸日上,影響力與日俱增。
會議結束後,意猶未儘的年輕人們自發聚在一起,繼續熱烈討論會長的講話內容。這種充滿激情與理想的氛圍令人感動,每一位參與者都感受到了強烈的歸屬感和使命感。
需要指出的是,年輕人確實容易受到感染和激勵,“李神棍”的言辭雖然比傳統教義更貼近現實,但本質上仍是一種理想主義的號召。比起那些虛無縹緲的"真空家鄉"之說,他的理念確實更接地氣。然而,無論何種信仰或理想,最終還是要靠腳踏實地的人去實現,而非寄托於虛幻的神靈。
喜歡水煮大明請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