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曆史的車輪在多個戰場同時轉動,一場關乎金山命運的狂飆就此掀起。
海疆之上,戰雲密布。大東亞殖民公司總監湯胖子親率殖民雄師,如怒濤般撲向首裡城。一時間,喊殺聲震天,硝煙彌漫,攻勢如雷霆萬鈞,所到之處,首裡城搖搖欲墜。
在那霸外海,龔其勝將軍坐鎮指揮,淨海行動南路分隊的船隊整齊列陣,在波濤中警惕地遊弋。他目光如炬,時刻關注著海麵的每一絲動靜,執行著至關重要的警戒任務。為掌握敵方動態,張拓疆駕駛那艘以速度聞名的閃電號飛剪式帆船,如離弦之箭般駛向九州。與此同時,一艘從琉球島其他港口僥幸逃脫的日本小關船,正借助迅猛的南風,扯滿風帆,以最快的速度向薩摩藩鹿兒島港疾馳而去,似是帶著不祥的消息,預示著即將有驚天大事發生。
與此同時,在金山實驗基地,李勇高瞻遠矚,鄭重宣布——金山科學院正式成立。這一偉大時刻,宛如劃破黑暗的一道曙光,標誌著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啟。中華數千年的科學與知識寶庫,即將被進一步挖掘與利用,為民族的崛起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而在風聲凜冽的黃河岸邊,王嘉胤、王自用等義軍領袖屹立於高坡之上,神情冷峻而堅毅。他們凝視著滾滾黃河水,那奔騰不息的河水,仿佛是義軍一往無前的決心。身後,無數雙充滿希望與決絕的眼睛緊緊跟隨。起義軍的旗幟在獵獵狂風中颯颯作響,各路兵馬有條不紊地集結。在渡口,簡易的木筏被陸續放入河中,筏上的戰士們緊握武器,麵色雖凝重,卻毫無懼色。他們來自不同的階層,有的是飽受苦難的貧苦農民,有的是受儘壓迫的流民,有的是被欠餉的邊軍,但此刻,他們都懷揣著對新生活的熾熱向往,踏上了推翻腐朽統治的征程。
一隊隊人馬開始渡河,馬蹄在搖擺的木筏上踏出沉悶的聲響。波浪不斷衝擊著筏子,有些木筏在河中打轉,但戰士們相互扶持。王嘉胤在岸邊大聲鼓舞士氣,王自用則指揮著後續部隊有序前進。在那波瀾壯闊的黃河之上,起義軍的呼喊與黃河的濤聲交織,他們向著對岸挺進,決心開辟屬於自己的天地。黃河見證了他們勇敢地踏上反抗的道路。
自天啟末年以來,陝西全省遭遇連年災荒,嚴重的乾旱和蟲害導致莊稼枯萎,饑民遍布田野。農民們無法維持生計,被迫走上反抗之路。陝北地區率先爆發了農民起義,並迅速蔓延成燎原之勢。起初,府穀的王嘉胤、王自用領導的起義軍占領了黃龍山。隨後,宜川的王左掛、安塞的高迎祥、洛川的張存孟、延川的王和尚、漢南的王大梁等紛紛響應,起義的火焰迅速燃遍了整個陝西。不久,李自成在米脂起義後加入了高迎祥領導的起義隊伍。由於邊防軍拖欠軍餉,引發了兵變,一些士兵逃入山區與農民起義軍聯合。這些具有軍事經驗的士兵的加入,顯著增強了起義軍的戰鬥力,使其從地方性的暴動演變為更有組織的軍事力量。
崇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在故鄉集結了十八寨的農民,組建了一支響應王嘉胤等人起義的隊伍,並自封為“八大王”。他身材高挑、麵容略帶黃色,留有一尺六寸的長須,因其敏捷、果敢、俠義,在軍中被尊稱為“黃虎”。這支隊伍也在此時投靠了王嘉胤和王自用。由於張獻忠自幼接受過教育並受過軍事訓練,他機智多謀、勇敢果斷,很快便展現出了卓越的指揮才能。他的部隊迅速崛起,成為以王自用為首的三十六營中最強大的一營。繼李自成之後,又一位能夠威脅明朝統治的“大魔王”登場。
明朝政府最初對農民起義軍采取了“招撫”政策,這一政策的倡導者是陝西三邊總督楊鶴。所謂的“招撫”,實際上是一種結合“安撫”與“鎮壓”的策略,其中以“安撫”為主,以“鎮壓”為輔。在這一政策的影響下,部分農民軍接受了“招撫”,解散並返回家鄉,其中包括數十位重要首領也選擇了投降。然而,即便農民軍接受了“招撫”,他們依舊麵臨生活困境,加之許多人遭到暗殺,導致他們不得不“降而複叛”,再次揭竿而起。由於“招撫”政策成效有限,起義軍的勢力繼續擴散至山西,這迫使明朝朝廷不得不重新審視並調整其應對策略。
崇禎三年三月,農民起義軍從陝西大規模進入山西,攻城掠地。這是起義軍首次成建製突破黃河防線,標誌著起義浪潮由陝西開始向華北腹地蔓延,標誌著明末農民起義從局部暴動轉變為全國性蔓延。起義軍通過地理上的擴張、軍事上的整合,以及與邊防軍的聯合,逐步發展成為動搖明王朝統治的決定性力量。
崇禎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順南風而北上的小關船,用最快速度,五天的時間跑完一千公裡的海路,靠岸後,驚惶失措的日本商人早田島立即踉蹌奔上鹿兒島。他的臉色蒼白得如同一張白紙,頭發亂糟糟的,看起來就像是一陣狂風暴雨後的景象。他以一種近乎瘋狂的速度,闖入了薩摩藩主島津忠恒的府邸。守衛們剛要上前阻止,但當他們看到他那狼狽不堪的樣子時,立刻改變了主意,放他通行。這位商人撲通一聲跪倒在島津忠恒的麵前,他喘著粗氣,說話斷斷續續,語無倫次地描述著琉球島所遭遇的災難。他的雙手顫抖著,比劃著什麼,眼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恐懼。他結結巴巴地說:“大明……大明的軍隊,他們包圍了琉球島,我們拚儘全力才得以逃脫。”島津忠恒聽到這個消息,臉色立刻變得嚴峻,他猛地站起身來,眉頭緊鎖,眼神中既有震驚也有深思。經過短暫的沉思之後,他迅速召集了島津貴儔、新納忠元、押川院忠棟押川橫二的哥哥)以及樺山久高,共同商議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的策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島津忠恒手中的茶盞突然發出清脆的碎裂聲。這個細微的聲響在寂靜的議事廳裡格外刺耳,像一記驚雷劈開了籠罩在薩摩藩上空的陰霾。"明軍登陸了?"他盯著跪在地上的斥候,聲音像是從齒縫裡擠出來的。窗外,仿佛首裡城方向騰起的黑煙正順著海風飄向鹿兒島灣,像一條猙獰的黑龍在海天之間張牙舞爪。四位家臣交換著不安的眼神。樺山久高——這位曾在1609年率領3000薩摩武士橫掃琉球的老將,此刻正用布滿老繭的手指摩挲著腰間的黃金飾刀。刀柄上還殘留著當年攻破首裡城時沾染的琉球王族鮮血。"登島明軍不過千人。"斥候的彙報讓島津忠恒的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這是個機會。"
在場的薩摩武士都聽懂了家主未儘之言。這個傳承數百年的武士家族血液裡流淌著賭徒般的瘋狂——先以魚死網破之勢撕咬敵人,待到彈儘糧絕再跪地求饒,如此循環往複從未失手。"傳令!"島津忠恒一腳踢翻了茶幾,碎瓷片濺落在繪著三重櫻的屏風上,"即刻集結全部150艘戰船,征調5000精銳。"他的目光掃過廳內懸掛的曆代藩主畫像,那些先祖們正用冰冷的眼神注視著這場豪賭,"命樺山久高為先鋒,兩日後出征!"
老將樺山久高在接過軍令狀時,手指微微顫抖。他望向窗外暴風雨將至的海麵,恍惚間仿佛又看見1609年那場血色的黎明——首裡城的石牆被薩摩火槍射得千瘡百孔,琉球武士的白刃在陽光下泛著冰冷的光。
喜歡水煮大明請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