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晨,李勇在送環球之旅,沈世魁在摸人的同一時刻,寬甸地區往北三十裡的鴨綠江畔籠罩在薄霧中,水汽混著鬆脂清香沁人心脾。
二十歲的納殷部壯小夥魯布裡正奮力拉拽著斧柄,墨色長發浸著晨露,粗布衣衫後背洇出一片深色。他每揮動一次,巨木便發出令人牙酸的嘎吱聲。這棵三人合抱的紅鬆已傾倒大半,斷裂處滲出琥珀色的鬆脂,在晨光中泛著金光。
"魯布裡,緩口氣!"十三歲的堂弟輝山遞來木桶,桶裡是剛擠的山羊奶。魯布明抬頭望了眼天際,雁陣正掠過初現的朝陽,他抹去額角汗珠:"再加把勁,爭取午前把這截運到江邊。"
五個半大小子有的打磨繩索,有的削尖楔子,最小的達海才八歲,正賣力地用石塊刮削鬆樹皮,為製作箭杆做準備。不遠處,幾個明人也在附近砍樹,他們帶來的鐵斧比納殷部的精鋼長刀更為鋒利,但需要成年人全力才能揮動。
江風裹挾著遠處人喊馬嘶的微弱聲響飄來。魯布裡心中微動——近日明人與族中長者正商議更深入的合作,為大家換更多的棉布、錢鍋、瓷器和糧食等。他甩開膀子,斧刃又一次劈入樹齡足有百年的古木,木屑四濺如金色雨點。
沈世魁將軍將他的老弱兵殘隊伍改編為伐木隊,沿著鴨綠江上遊行進,為金山製造商船和戰船砍伐木材。目前,金山正在旅順建設一個大型的什麼“大連”造船廠,迫切需要各種木材供應。在明末時期,鴨綠江沿岸地區盛產高品質的紅鬆木,這種珍貴的木材經常被用來製作帆船的桅杆。例如,在1409年,明成祖為了征討北漠清朝的殘餘勢力,在黑龍江建立了造船產業基地,並在鬆花江流域砍伐樹木作為造船的原材料,其中包括紅鬆木。此外,鴨綠江沿岸的森林資源豐富,提供了大量的杉木、沙鬆等木材資源,這些都為製作帆船桅杆船板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崇禎年間的鴨綠江上遊,曾是建州女真鴨綠江部的地盤。這支部族據說是明成化年間從圖們江跑來的毛憐衛人後代,1591年被努爾哈赤揍服後,就成了後金清朝前身)的"北境線"。
明朝在遼東的"防盜門"——寬甸六堡,就修在鴨綠江邊上今丹東寬甸縣)。這地方曾是李成梁的"心頭肉",結果明末戰略收縮時被放棄了。駐軍和老百姓約10萬人跟著毛文龍撤到皮島,剩下的要麼被後金編入八旗當兵,要麼淪為農奴種地。後金為了榨乾遼東的人力資源,把精英和壯丁都打包帶走,導致鴨綠江沿岸隻剩老弱病殘在風中淩亂。
1621年鎮江大捷後,寬甸地區曾短暫"回歸"明朝,結果毛文龍一撤到朝鮮,這裡又被後金搶了回去。後金在這兒搞"人口大掃除"——殺的殺,遷的遷,把寬甸變成了進攻朝鮮和皮島的"後勤補給站"。
有趣的是,沈世魁率領的東江軍和遼東漢人,反而對鴨綠江沿岸的門兒清。畢竟這地方以前就是他們的地盤,後金再怎麼折騰,也改不了他們"主場作戰"的優勢。這場邊境拉鋸戰裡,鴨綠江成了明金雙方的"皮球",踢來踢去苦的永遠是老百姓。當後金把寬甸變成軍事基地時,他們或許忘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最後連個帶路的向導都找不著!
崇禎三年1630年)前的後金,水師力量約等於零,鴨綠江天險成了他們的"免死金牌"。毛文龍在皮島當"海上土匪"時,後金隻能乾瞪眼——畢竟他們連艘像樣的戰船都沒有,咋反擊?
金山衛的威海水師玩起了"海上碰瓷"。兩艘裝著22門10斤重炮的福船,每天在鴨綠江入海口遛彎,活像黑社會收保護費。隻要瞅見後金偵騎露個頭,立馬"砰"一炮過去。後金騎兵氣得跳腳:"這幫缺心眼的大明傻x!一裡地外開炮能打中人?你們家銀子多得燒得慌是吧?"更絕的是5艘蒼山船,直接開到百裡深,見人拿兵器就轟,把沿岸守軍轟成了"自閉症患者"。江邊老百姓都學會了"躲貓貓"——炮聲一響,撒腿就跑。
伐木隊更是一出"行為藝術"。每次砍完樹,必在樹下扔布料、米麵,搞得像"拆遷補償"。後金守軍一開始還搶得不亦樂乎,直到發現這是"套路"——伐木隊收工就留物資,擺明說:"我們就是來砍樹的,今天表現不錯,打賞!"一個月後,後金士兵終於悟了:"原來這幫明人真是來砍木頭的!早說啊,你們火炮這麼猛,我們哪敢攔?這沿江森林夠砍一百年,神經病才阻攔呢!"
這場荒誕的"鴨綠江碰瓷戰"裡,大明用火炮和布料,不費一兵一卒就瓦解了後金的抵抗意誌。當後金守軍捧著搶來的米麵懷疑人生時,他們不會想到——這不過是李勇"貿易戰2.0版"的序幕。
時間一長,後金守軍裡終於出了幾個"明白人"。他們壯著膽子不帶武器就去找明人嘮嗑,結果發現——明人居然沒拿炮轟他們!這幫人瞬間悟了:"原來砍樹不犯法啊?"
於是每天揣著"看,我們也會砍樹"的真誠臉皮,加入伐木大隊。這群昔日蹲江邊數螞蟻的"保安",現在個個成了"健身達人"——畢竟扛著斧頭比扛刀輕鬆多了。魯布裡小夥更是個中翹楚,砍樹效率比老油條還高,活脫脫從"邊防戰士"轉型成"林業標兵"。
一個月後,鴨綠江畔上演魔幻現實大戲:後金守軍集體"叛變"成伐木工,還兼職當"安保團隊",把偷窺的可疑分子攆得雞飛狗跳。明人繼續撒布料米麵,後金人繼續喊"666",雙方默契得就像在演《今日說法》特彆篇——《論如何用物資收買敵人》。
這場"武力值詐騙"最終成就了鴨綠江畔的"佛係伐木聯盟"。當其他戰場還在拚刺刀時,這兒已經進化成"用布料換森林"的奇幻經濟圈。誰說打仗隻能你死我活?瞧瞧人家,明明可以搶,偏偏要合作——這波啊,這波叫"降維打擊"。
喜歡水煮大明請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