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慶出發,沿長江向南航行,經江津轉入烏江水係,再折入沱江後,經瀘州、富順、內江等碼頭,最終抵達成都。這段長約五百裡的沱江航道約合今製250公裡),是明末西南商貿運輸的主動脈——崇禎四年三月二十九日,莫學貴一行乘淺船逆流而上,十日即達成都。彼時四川人口已突破四百萬大關,沱江上往來不絕的平底淺船載重約二十至三十噸),正承載著自貢井鹽與內江蔗糖的重量,將"川省精華"輸往四方。
成都府東大街此時正迎來商業巔峰。這座緊鄰錦江東水津渡碼頭的商業街全長約1.52千米),因"商賈輻輳,繁華蜀中"的美譽,成為西南金融貿易中心。金山商會新近落址於此,與鱗次櫛比的商號、錢莊、貨棧共同織就了蜀地最密集的商業網絡——東大街不僅是商品集散地,更是白銀流動的血脈節點。
更宏大的水網在此交織:以錦江為主乾的航運體係,向南經岷江串聯樂山、宜賓,最終彙入長江,形成縱貫巴蜀、直抵江南的"黃金水道"。這條貫通上下遊的商貿動脈,其主航線"成都→嘉定樂山)→重慶→荊州→江南"全程順流而下,約十五至二十日可達江南。從井鹽、蔗糖到生絲、藥材,巴蜀物產借此水路網絡源源不斷輸向長江中下遊,造就了明末西南地區"舟楫塞港,貨物山積"的繁榮盛景。
"天府之國"的稱謂最早見於《戰國策·秦策一》,原用以讚譽關中平原的富饒。公元前256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後,成都平原逐漸蛻變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沃野。至三國時期,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正式將益州稱為"天府之土",由此確立了成都作為"天府之國"核心區的曆史地位。
曆經宋元戰爭洗禮後,成都在長達兩個世紀的休養生息中重獲生機。至萬曆年間,這座"二江環抱"的古城再度煥發蓬勃生機——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市格局與市井生活均呈現顯著提升。時任華陽縣令何宇度在主持修葺杜甫草堂期間,以地方官員的獨特視角,將明代後期成都的風貌凝練於《益部談資》這部方誌筆記中:
"成都古稱錦城、錦官城,城垣格局肇基於秦代張儀築城,曆經演變形成大城、少城、子城三重結構,後漸次融合為附郭城區。其轄地分屬成都、華陽兩縣,其中華陽縣建置源遠流長。城外廣袤平原竹樹蓊鬱,膏腴田疇縱橫阡陌,江河如織,實乃當之無愧的天府之國。"
經李勇舉薦,南昌金山商會掌櫃王力新於去年末奉調赴蓉籌建商會會館,如今已在東大街黃金地段承租三進院落。莫學貴風塵仆仆從重慶趕到成都,剛在院子裡喘勻氣,就被議事廳一幫"軍事發燒友"拉去開作戰會議。莫學貴大掌櫃翹著二郎腿聽彙報,嘴角抽搐得像中了風——這幫人講軍情跟說書似的,活脫脫把軍事會議開成了"明朝版軍情解密"脫口秀。
"稟大掌櫃!"王掌櫃清清嗓子,"川西這塊兒啊,成都府、龍安府到鬆潘衛一線,總兵大人麾下也就攢了三千來號人全省兵力加起來還沒鹽販子多)。"
成都衛所兵:"這些爺們兒更擅長給領導表演儀仗隊,抓賊可能還得靠成都城管..."
鬆潘衛:"在川西北當兵堪比現代南極科考——苦寒之地,補給全靠犛牛運,屬於"自暴自棄型防禦"..."
"再看川北!"王掌櫃拍醒木似的敲桌子,"李自成在陝北蹦躂,咱們四川這邊的防禦堪比"鋼牆鐵壁防線"——看著唬人,實則漏洞百出!"
廣元:"金牛道、米倉道兩大路口倒是派了重兵,可您猜怎麼著?守關的士兵比路過商隊還少..."
保寧閬中):"保寧千戶所的衛所兵,戰鬥力約等於"廣場舞大爺武裝版"..."
順慶南充):"腹地重鎮駐軍?嗯...大概就是"過年返鄉農民工臨時工兵團"水平吧..."
莫學貴聽完差點把茶盞捏碎:"好家夥!合著四川防務就是"紙糊的長城配稻草人"?這要是流寇打過來..."
議事廳眾人突然集體沉默,開始瘋狂戳手指——畢竟誰都知道,他們這群"軍事發燒友"討論造反,就像幼兒園小朋友研究核聚變...
聊四川軍情繞不開這位爺——坐擁"成都皇城"的末代"包租公"——蜀王朱至澍,明朝第十三代也是末代蜀王,堪稱"含著金湯匙出生,守著金飯碗餓死"的典型。
他爺爺朱宣圻在位時間長得能寫本回憶錄,爹朱奉銓短命得像蜀地冬天的太陽。輪到朱至澍接班時,蜀王家族已經在四川當了267年"地頭蛇",傳了10世13王,把成都經營成自家後花園。
他們家宅子有多壕?就在現在天府廣場和四川科技館那塊地,老成都人管它叫"皇城"。1385年動工,占地38公頃相當於52個標準足球場),圍牆2500米長,建築群對稱得跟複製粘貼似的——承運門、承運殿、端禮殿……名字霸氣,裝修更霸氣,說是"西南紫禁城"不為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作為明朝最富藩王之一,朱至澍的收入來源堪比"多元化投資集團":
工資收入:每年白拿一萬石大米夠10萬人吃一個月)
紅包收入:皇帝賞賜拿到手軟
收租收入:傳說他家霸占成都七成土地成都人:原來我們的房租祖先就交過了?)
可惜生不逢時!明朝中後期對藩王管控堪比現代"防沉迷係統",朱至澍空有"四川總地主"頭銜,軍政實權卻不如個縣長。更慘的是這哥們摳門程度堪比葛朗台,守著金山銀山還要克扣百姓,被史書蓋章為"超級惡霸地主"——放在今天,絕對是抖音百萬粉絲的"黑粉頭子"。
莫學貴聽完彙報,手裡的茶盞"咣當"砸在案上——好家夥!這位朱至澍王爺坐擁成都府七成土地,光是房產田產就夠嚇人,私下囤積的金銀細軟更是個天文數字,估摸著至少有數千萬兩白銀相當於明朝政府兩年財政收入)。這位爺盯著賬本直流口水:"少爺真是英明,看上了這裡,今天我算是開眼了!四川這破地方兵不滿兩萬,蜀王卻富可敵國...這哪是王府?簡直是移動的印鈔機啊!"
議事廳裡瞬間炸鍋,眾人眼裡都冒著綠光。四川四周環山,北有秦嶺,東有三峽,典型的"易守難攻"地形。隻要把劍門關一鎖,再在重慶把長江一攔,成都平原秒變"鐵桶陣"。
搶了蜀王的銀子,立刻就能招募十萬精兵。到時候順江東下,1020天就能殺到南京,這買賣簡直穩賺不賠!就算朝廷派兵鎮壓,等他們翻過秦嶺、攻破三峽,估計也得累成狗,到時候...眾人默契地搓手手。
如果今天的軍情分析會,李勇在現場的話。全場隻會有李勇一人冷笑:"都彆做白日夢了!蜀王再肥也是朝廷親兒子,真動手就是造反的死罪。再說...你們算過運輸成本嗎?十萬大軍吃穿用度,光是糧草就得多少船?"
但是,眾人沉默不會超過兩秒,就會齊聲喊:"管他呢!先搶了再說!"大家現在越來越嫌棄李勇太保守。
把四川的情況摸清楚後,莫學貴對下一步的雲南之行,頓時充滿了期待,會不會有更大的驚喜等著他。崇禎四年四月初一,當莫學貴向雲南昆明進發時,李勇的“收稅”艦隊已經快到安南。
喜歡水煮大明請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