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改土歸流政策,就像一鍋煮糊的臘肉——看著香,吃著苦!衛所製度爛得像篩子,地方土司們一個個成了"地頭蛇",離心傾向比野草長得還快。
普名聲這哥們兒,借著平定"奢安之亂"16211630年)的東風,偷偷練起了"肌肉"。他霸占了滇南要地維摩州今雲南丘北縣),活脫脫當起了"土皇帝"。明朝官員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讓他來開會,他直接裝聾作啞。更絕的是,他在維摩州修起了"土圍子",搞得跟個獨立王國似的!
崇禎四年初,雲南巡撫王伉和黔國公沐天波一拍腦袋:"咱們給普名聲來個"改土歸流",把他那塊地盤收回來!"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到掉渣——先是龍在田號稱"兵至漾田",結果被普名聲的"土著聯防隊"輕鬆團滅;接著吾必奎部跑到阿迷城下,還沒開打就"戰略性撤退",跑得比兔子還快!
三月初八,王伉帶著貴州總兵高士傑主帥)、雲南布政使周士昌監軍)殺到,一萬七千人的大軍浩浩蕩蕩開進西山。結果呢?兩軍對峙兩個月,愣是沒挪半步!
王伉急了,派了個和普名聲有交情的莊成去勸降。普名聲這老狐狸,表麵上擺酒席熱情款待,背地裡卻玩起了"無間道"。
酒過三巡,普名聲偷偷跟莊成咬耳朵:"兄弟,我告訴你個秘密——從某箐出兵,保證勢如破竹!"
莊成一拍大腿:"好嘞!"扭頭就向王伉報告。王伉大喜過望,立馬點兵順著箐道衝鋒——"砰!"
迎接明軍的不是"勢如破竹",而是普名聲精心布置的"天羅地網"!雲南布政使周士昌帶著十三個參將一萬七千人馬,雄赳赳氣昂昂衝進埋伏圈。"投降吧!"普名聲在山頂上悠哉遊哉地看著明軍亂作一團。
八月十八日,明軍指揮係統徹底崩潰——有的將領被普名聲收買,有的部隊臨陣脫逃,剩下的要麼被砍,要麼被俘。周士昌和十三個參將全軍覆沒,活脫脫上演了一出現代版"羊入虎口"!
普名聲叛亂可不是偶然的"黑天鵝事件"——它是明朝邊疆治理失效、土司勢力坐大的必然結果!這場叛亂就像一麵照妖鏡,照出了明朝在雲南的尷尬處境:改土歸流?政策成了"紙上談兵";衛所製度?早爛成了"馬蜂窩";土司管理?全靠"關係戶"!
崇禎四年八月十九日,一場堪稱"天譴"的七級大地震震源深度1015公裡,震中烈度9度)突襲滇中,將本就搖搖欲墜的大明雲南統治撕開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當日的昆明城,原本還沉浸在"平靜"假象中。突然,大地猛烈顫抖起來,仿佛一頭被激怒的遠古巨獸在瘋狂翻滾!
宜良城牆像被巨人推倒的積木般轟然倒塌,官署建築更是碎成了渣渣。民居更是慘不忍睹,十之八九都成了廢墟,老百姓們被埋在瓦礫堆裡,哭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宛如人間煉獄。
嵩明州城直接塌陷,仿佛被大地一口吞沒。寺廟也未能幸免,一座座莊嚴的佛堂在地震中轟然倒塌,佛像碎了一地,香火斷絕。
昆明城牆出現了巨大的開裂,就像一張張咧開的大嘴,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痛苦。筇竹寺也受損嚴重,寺廟的屋簷掉落,佛像傾斜,城內數百間房屋瞬間倒塌,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澄江、陸良、路南今石林)、曲靖等地都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感,老百姓們驚慌失措地跑出家門,以為世界末日來臨。
《崇禎長編》卷四十九記載:"崇禎四年八月壬申十九日),雲南地震,有聲如雷,晝夜不止。"雲南巡撫王伉的奏折更是寫滿了絕望:"滇省會城並宜良、嵩明等州縣,於八月十九日地大震,城垣衙署傾頹,壓死軍民甚眾。"
如果說地震是天災,那麼隨後發生的一係列事件,就是赤裸裸的人禍!
宜良湯池渠山崩阻塞河道,形成了一個臨時湖泊。這個"定時炸彈"在三天後轟然潰決,洪水如猛獸般席卷而下,將附近的村莊和農田衝得一乾二淨!
地震後,米價像坐了火箭一樣暴漲,"鬥米三錢銀"!老百姓們本來就被地震搞得家破人亡,現在連口飯都吃不上,餓得皮包骨頭。於是,災民們開始聚眾搶糧,昆明城瞬間陷入了混亂,戒嚴令像雪片一樣飛舞,卻根本擋不住饑餓的民眾。
黔國公沐天波,這個時年13歲的"小王爺",本來還想著捂緊糧倉,保住自己的"小金庫"。可當暴民們開始衝擊沐王府,揚言要"砸了你的糧倉"時,他才不情不願地被迫開倉賑災。
可這賑災?純粹就是做做樣子!糧食少得可憐,還都是發黴的陳糧,災民們領到的那點糧食,連塞牙縫都不夠。這一舉動,不僅讓老百姓們徹底寒了心,儘失民心,更讓那些原本就離心離德的土司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原來大明朝廷這麼靠不住!"
這場地震和隨之而來的災難,就像給本就搖搖欲墜的大明雲南統治按下了"快進鍵",老百姓們被天災人禍折磨得苦不堪言,對朝廷的信任徹底崩塌,"反了算了"的想法在民間悄然蔓延。土司們看著朝廷在災難麵前束手無策,更加堅定了脫離明朝控製的決心,"自己單乾"的念頭越來越強烈。
八月十八日的慘敗,標誌著滇南正式和明朝說拜拜——從此以後,這片土地成了事實上的"獨立王國"!更關鍵是這次叛亂把雲南軍政給一鍋端了,八月十九日的滇中大地震,救災遲緩,賑災也不積極,再失民心。已經在滇池曬了好幾天太陽的莫學貴這還能忍,已經等不到少爺派援軍過來,時不再來,機不可失!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
崇禎四年八月三十日,昆明城表麵上依舊是一派繁華祥和的市井景象——茶樓裡的說書先生拍著驚堂木講著三國故事,酒肆中的醉漢們劃著拳高喊"五魁首",街頭的貨郎搖著撥浪鼓叫賣著新鮮蔬果。可在這熱鬨非凡的背後,一場足以顛覆雲南格局的叛亂正在暗流湧動。
喜歡水煮大明請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