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民生周報_水煮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水煮大明 > 第310章 民生周報

第310章 民生周報(1 / 1)

散會後,李勇一家人,又拽著方以智四人組躲進書房,銅爐上的普洱咕嘟冒著泡,他搓著手笑道:"以智,咱今兒琢磨點‘殺人不見血’的買賣!"見眾人瞪圓眼睛,他神秘兮兮壓低聲音:"辦報紙!"

沈佩玉噗嗤笑出聲:"您這是要當說書先生?"李勇一擺手:"非也非也!"他掰著手指頭數落,"咱要辦份周報,就叫《民生周報》!"說著掏出炭筆在宣紙上畫圈,"表麵賣的是市井八卦、田畝行情,暗裡頭——"筆尖突然一頓,"夾帶咱的‘私貨’!"

方以智扶了扶圓框眼鏡:"會長,您說的可是升級版《內部參考》?"李勇搖頭晃腦:"非也!《內部參考》是給咱同誌會精英看的,這《民生周報》得讓販夫走卒都搶著買!"他掰開揉碎道:"借著金山的情報網,新聞板塊第一時間扒拉遼西戰場戰況、山東叛亂內幕——當然,得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

趙禮突然舉手:"科技板塊好辦!咱科學院新研製的‘新設備’‘新產品’,全給它登出來!"李勇一拍大腿:"對嘍!讓江南那些土財主看見商機,砸銀子投資工業!"他轉頭衝沈星奕擠眼睛,"時政板塊可得狠勁兒——"筆尖在紙上劃拉,"揭露陝西官府為啥鎮壓起義?因為富戶不納稅!官員為啥貪墨?因為官場全靠人情!"

"商業板塊更妙!"沈佩玉抿嘴一笑,"咱把南洋香料行情、江南絲綢訂單都登上去——"他比劃著,"讓地主知道,種地不如開作坊,收租不如跑海貿!"陳子龍突然插嘴:"那法務板塊?"李勇神秘一笑:"專揭大明律的漏洞!比如‘百姓告官先打三十大板’這種扯淡規矩,咱就寫‘為何青天大老爺總偏向有錢人?’"

方以智推了推眼鏡:"連載故事呢?"李勇咧嘴樂:"請說書先生把馮夢龍的《警世通言》改改,摻點‘包青天智鬥貪官’的段子——"他壓低聲音,"最後讓主角掏出咱的《大明新律》草案,說‘這才是治國正道!’"

"地方板塊最妙!"湯青雨突然拍桌,"各省印刷時添點本地新聞——比如蘇州絲綢漲價、鬆江棉布滯銷——"她眨眨眼,"老百姓準搶著買!"

方以智歎了一口氣:“我最佩服會長的生意手段,用報紙廣告來創收,如果發行量大的話,說不一定,不僅不貼錢,還能倒過來賺錢!”

李勇望著宣紙上的"民生周報"四個大字,忽然笑道:"這報紙啊,得貼本發行!"眾人驚呼,他擺擺手:"先虧三年,等老百姓都信了咱的理兒——"筆尖突然一頓,"等朝廷要和咱翻臉時,咱的‘私貨’早隨著報紙滲進骨頭縫裡了!"

沈佩玉翻了個白眼:"您這是要溫水煮青蛙?"李勇叼著草根笑:"煮啥青蛙?咱這是給大明喂補藥!"他指著窗外飄過的炊煙,"等老百姓都琢磨著開作坊、告貪官、讀新律——"突然拍案而起,"這天下,還怕不變天?"

夕陽透過窗欞,照在《民生周報》的草圖上,那八個燙金大字仿佛已烙進大明的血脈裡——新聞為刃,科技為火,商業為舟,法務為秤,終將煮出一鍋屬於百姓的"太平羹"。

後麵事實證明了,民生周報不僅沒讓金山貼錢,還真的成了一門生意,雖然有很多人也辦了報紙,但是在新聞、時政、科技和商業等幾個關鍵板塊上真的無法與民生周報競爭,全部被形容為小報。

《民生周報》頭版刊登著遼西大捷的新聞時,李勇正笑著把賬本摔在桌上:"諸位瞧瞧!這‘賠錢買賣’賺翻了!"賬簿上朱砂筆標紅的數字刺得眾人眼睛發亮——周報發行一個月,廣告收入竟比金山印刷廠月利潤還高兩成!

"那些小報也配叫報紙?"沈佩玉抖了抖手裡的《花巷趣聞》,"人家《民生周報》的時政版塊,連戶部尚書偷稅漏稅都敢登!"宋應星插嘴:"科技版塊更絕,咱新研製的防水油布一登報,江南布商連夜組團來訂貨!"劉懷德抱著算盤哼哼:"商業版塊的海運行情,讓我多賺了三萬兩!"

原來這"貼本發行"的陽謀早有後手——借著金山衛遍布全國的情報網,《民生周報》的新聞比官府邸報快三日,時政評論揭穿貪腐比禦史台還狠,科技板塊的新發明剛出爐就見報,商業機會更是獨家首發。那些跟風辦報的"小報童"們,要麼抄襲被訴,要麼內容空洞,全被百姓罵作"廁所讀物"。

借著修訂《大明新憲》的東風,李勇在崇禎四年十二月初十,議事廳做了重大的決策:"成立政法大學!專教咱金山的新規矩!"湯青雨教育部長)趁機遞上申請:"我親愛的李大人,九所大學一塊兒辦了吧!"他展開宣紙,上海灘的版圖上赫然標著九顆明珠——會計學院、工業大學、政法大學、國防大學、交通大學、科技大學、警察學院、建築學院、醫科大學。

"好家夥!"沈佩玉瞪圓眼睛,"您們這是要把上海變成學霸窩?"李勇叼著香煙,得意的一笑:"咱現在銀子多得能鋪路!"他指著名單逐個點將:"會計學院教商人算賬不坑人,工業大學造機器比荷蘭人還利索,政法大學專治貪官汙吏......"突然提高聲音,"國防大學得先教怎麼用新武器教敵人做人......."

沈佩玉歎了一口氣:"親愛的,這九所大學同時開建......"話沒說完就被宋應星打斷:"蒸汽機能日夜不停地造水泥!"王五更實在:"咱大冶製鐵加大產量,保證一年內讓教室飄墨香!"

湯青雨突然又掏出一個公文包:"等等!教育得從娃娃抓起!"她掏出紅頭文件:"實控區全麵推行六年製義務教育——三年蒙學認字算數,三年中學學手藝理政!"見眾人愣神,他咧嘴一笑:"每頓早午飯管飽!"此言一出,滿堂嘩然。

"管飯?"宋應星掰著手指頭算,"那幫窮苦人家準把娃往學堂裡塞!"沈佩玉補刀:"我賭九成五的入學率!"李勇大手一揮:"學童早餐供米粥鹹菜,午餐給饅頭鹹魚——隻要不餓肚子,老子的學堂比戲園子還熱鬨!"

次日,杭州、蘇州和鬆江三地衙門口貼出告示:"不分男女,凡六歲至十二歲稚童,皆可入蒙學;十三至十五歲少年,皆可進中學。兩餐管飽,書本免費!"當第一縷晨光照進學堂,青石板路上已擠滿背著布包的孩童——有佃戶家的泥腿子,有商販家的機靈鬼,還有船工家的野丫頭。先生們捧著新編的《算學啟蒙》《格物初解》直皺眉:"總兵大人這是要給大明換茬兒讀書種子啊!"

喜歡水煮大明請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宿主虐渣不眨眼,極品紛紛跪地哭 我為末世淨穢土 重生仙帝隻是我的小弟 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 被嫌棄的Omega她炸了星際 昆侖帝龍決 抗戰兵王 神雕:開局令東來,領悟浩然劍氣 娛樂: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 青燈再啟:與反派的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