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活不能等。”丁義珍笑著說,“你先當個‘電話副局長’,行不行?”
李家溝臨時收購站三天內搭了起來。電子秤、水分測定儀、真空封口機全到位。
丁義珍親自去了一趟,帶著農技站的人現場培訓。村裡婦女組了“初加工小組”,按標準晾曬刺嫩芽,去殼分揀山核桃仁。每加工一公斤,補貼一塊五,當場現金結算。
第一天,隻收上來八百斤。第二天,兩千三。第三天,破五千。
“不是老百姓不想乾,是以前沒人帶著乾。”丁義珍看著入庫單說,“現在路子清楚了,他們自然跟上來。”
最後一天傍晚,首批五噸貨入庫。每袋貼上“金山縣源產·可追溯編碼”,登記農戶信息、采摘時間、加工批次。丁義珍親自檢查了三袋,打開聞了聞,又用手捏了捏:“乾度夠,沒黴味,雜質少。可以出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晚,他在日誌末頁寫下:“土產出山,第一步,穩。”
第二天一早,他趕到光大船隊京海港務站。貨櫃已經停在裝運區,兩名技術人員正在檢查墊艙板和溫濕度記錄儀。丁義珍爬上車,打開一個貨袋,抓了一把刺嫩芽,對著陽光看了看。
“這批貨,貼了溯源碼?”他問。
“貼了。”隨行的商務局長說,“每個農戶都有登記,掃描二維碼能查到姓名、地塊、加工時間。”
“好。”丁義珍把貨袋重新封好,“裝櫃吧。”
集裝箱緩緩升起,吊車司機打了個手勢。丁義珍站在地麵,看著貨櫃被穩穩安放在船艙指定位置。光大的代理走過來,遞上一份《試運行備忘錄》。
“簽了這個,首單就算正式發運。”他說。
丁義珍掏出筆,在乙方代表欄簽下名字。代理收好文件,拍了拍他的肩:“等神戶那邊反饋。”
丁義珍點點頭,沒說話。他抬頭看了眼船體,巨大的貨輪靜靜停泊在港灣,甲板上幾個水手正在檢查纜繩。海風帶著鹹味吹過來,卷起他衣角。
他忽然轉身,對商務局長說:“通知下去,全縣十個試點村,月底前都要建起標準化收購站。設備統一配,流程統一教,誰拖後腿,我找誰談話。”
局長應聲記下。丁義珍又補充:“另外,農技站把《初加工操作指引》印成小冊子,每戶發一本。標題就寫:《山貨出口十不準》。”
他剛說完,手機響了。是光大的老陳。
“丁縣長,船務那邊剛通知,原定明天上午十點開航,提前到今晚八點。北太平洋有氣流變化,船長想趕在風帶前出港。”
丁義珍看了看表,下午四點十七分。
“通知李家溝,所有待運貨今晚六點前必須到港。”他說,“另外,安排一輛應急車,帶備用封口機和乾燥劑,萬一途中包裝破損,現場能補。”
電話掛斷,他快步走向停車場。上車前,他對商務局長說:“你回去盯收購站建設,我親自押這一趟。”
車子發動,駛向港口。丁義珍靠在座椅上,閉了會兒眼。再睜開時,目光落在副駕上的日誌本上。他伸手翻開,最後一頁寫著:“土產出山,第一步,穩。”
喜歡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請大家收藏:()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