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義珍把公文包往副駕一扔,車還沒停穩就推門下車。淩晨的風帶著海腥味,吹得他領口翻了邊。
他沒去莊園,拐進街角便利店買了瓶常溫的茶,擰開灌了一大口,燙得舌尖發麻。這感覺挺好,比冷飲來得實在,能壓住心口那股虛火。
昨晚上那事兒,拳是出了,賬也算清了,可他睡得並不踏實。
夢裡全是利孝權倒地時那雙眼睛,不是怕,是算計。
這種人背後總有根線,一扯就能牽出一片網。他不想被動拆招,得找機會主動布個局。
手機在兜裡震了一下。他掏出來看,是周叔的加密消息:“視頻全清,拍的人是利家外圍,已警告。金山貨船照常放行。”他盯著屏幕看了兩秒,把手機翻過來扣在掌心,呼出一口氣。肩頭像是卸了塊鐵。
這下能專心乾點正事了。
他沒回酒店,也沒約人,沿著銅鑼灣老街慢慢走。白天的香江是高樓和西裝,晚上是霓虹和酒局,可真正的市井氣,藏在清晨六點的小攤和騎樓下。
賣腸粉的阿婆剛支起爐子,油條在鍋裡翻滾,幾個穿校服的學生蹲在路邊啃三明治。
街邊鋪子陸續開張,卷閘門嘩啦啦往上提,露出裡麵堆滿的貨品。
他走得不快,眼睛掃著兩邊店麵。電器行、五金店、音像鋪子混在一起,招牌擠得密不透風。
一家老式電器行門口擺著幾台錄像機,旁邊立著塊手寫牌子:“新款vcd,兼容影碟cd,特價3880。”
他停下腳步。
櫥窗裡一台紅色機器擺在正中,光潔得能照出人影。一對年輕夫妻抱著孩子在看,女人指著機器說:“隔壁阿珍家買了,小孩天天看吃飯都不用追著喂。”
男人摸了摸機器外殼,問店員:“這能放cd不?”
“當然,還能看教學碟,老人學太極都用它。”
旁邊一個學生模樣的少年踮腳看價簽,嘀咕:“比錄像機便宜一半,還能當音響用……”
丁義珍站在三步外,沒出聲。腦子裡卻像開了閘。
他算過賬。紅薯粉出口這一單,回款能有百萬美元級彆,這筆錢要是躺在賬上,頂多算個數字。可要是動起來呢?
縣裡農機廠空著,廠房、水電、工人編製都在,就差個方向。
香江這邊電子組裝技術成熟,零件全,代工廠多,連貼牌都能一條龍搞定。
vcd不是高科技,核心是組裝和渠道。不用研發,不用創新,照著現成的來,三個月出樣機,半年鋪市場,完全可行。
他低頭看了眼自己手裡的公文包。裡麵裝的還是昨天那份合作意向書,紙麵平整,字跡清晰。
可他忽然覺得這東西輕了。簽十個這種小廠,也不如自己建一個能造血的。
他掏出隨身帶的小本子,翻到空白頁,筆尖點了幾下,寫下三條:
一、這玩意兒能放錄像帶,也能放cd,老電視能用,新音響也配得上,過渡期的王炸。
二、內地電視普及率早就破六成,家家戶戶有屏幕,缺的是內容。現在走私帶滿天飛,說明需求早就被喂出來了。
三、華人圈是現成市場。香江、南洋、小日子的唐人街,哪個不是家家戶戶掛彩電?隻要價格壓住,貼個中文牌子,出口根本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