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沉,萬籟俱寂。唯有書房一隅,豆大的油燈焰心還在不安地跳動,將李明伏案的身影拉長,扭曲地印在身後斑駁的牆壁上。空氣裡彌漫著鬆墨的苦香和燈油燃燒的微嗆,還有一種無形卻沉甸甸的、名為“縣試”的巨大壓力。
書案早已被層層疊疊的卷冊攻陷。《四書集注》堆得像座小山丘,旁邊散落著寫滿蠅頭小楷的經義劄記、夫子親批的習作範文、以及李明自己歸納的易錯字句和典故索引。一本攤開的《孟子·梁惠王上》被他反複摩挲,紙頁邊緣已微微起毛卷曲。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他口中念念有詞,指尖劃過一行行墨字。過目不忘的金手指讓這些文字清晰地烙印在腦海,字句如刀刻斧鑿,分毫不差。然而,當目光落在“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這一句時,一種熟悉的滯澀感再次襲來。字麵意思他懂,曆代大儒的注解他也倒背如流,可那字句背後深沉的憂患、對人性貪婪的洞察、以及構建在“仁義”基石上的治國理想,卻像隔著一層厚重磨砂琉璃,影影綽綽,難以真正觸及精髓。
一股煩躁猛地竄上心頭,堵在胸口。李明狠狠閉了閉眼,用力捏了捏眉心。指尖傳來一陣刺痛,低頭一看,才發現是剛才無意識用力,被一支蘸飽了墨的狼毫筆尖銳的竹製筆杆邊緣硌出的紅痕。汗水不知何時已浸濕了握筆的指節,黏膩膩的,讓他幾乎握不住筆杆。
這該死的“懂”與“不懂”之間的鴻溝!比背誦千言萬語更令人心力交瘁。
“篤篤篤。”
三聲輕緩卻清晰的叩門聲打破了書房的凝滯。李明倏然回神,抬頭望去。父親李承宗高大的身影立在門邊,官袍已換成了家常的深青直裰,眉宇間帶著白日斷案積攢下的疲憊,但眼神依舊銳利如鷹隼,此刻正溫和地落在他身上。
“明兒,夜深了。”李承宗的聲音不高,帶著一種安撫人心的沉穩,他邁步走進來,目光掃過書案上狼藉卻有序的戰場,“燈火傷眼,也費神。欲速則不達,當心有燈枯油竭之時。”
“父親。”李明連忙起身,想行禮,卻被李承宗抬手虛按住了肩膀。
“坐。”李承宗自己也在書案對麵的椅子上坐下,隨手拿起一本李明剛讀過的《孟子》,翻了翻,看到上麵密密麻麻用朱筆圈點勾畫的痕跡,以及頁邊空白處細小的疑問批注“此‘利’僅指財貨乎?抑或泛指權勢欲念?”、“‘仁義’何以能抗‘利’之洶洶?”),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他沉吟片刻,從懷中取出一本薄薄的、紙張已泛黃卷邊的小冊子,輕輕推到李明麵前。
“這是?”李明疑惑地拿起,觸手微糙,帶著歲月的沉澱感。
“早年偶得的一冊前朝無名氏所注《孟子》經義私抄,”李承宗解釋道,指尖點了點冊子封麵模糊的墨跡,“此人所注,不囿於朱子一家之言,常有發人深省之論,尤重義利之辨在實務中的體現。其言或有偏激處,然於開拓思路,破除窠臼,或有裨益。你或可一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權作他山之石。”
李明心頭一暖,如獲至寶般將小冊子緊緊攥在手裡。這泛黃紙頁承載的不僅是知識,更是父親於無聲處傳遞的深沉期許和信任。父親公務何等繁忙,竟還能記掛著自己這點讀書的瓶頸,並找出這塵封多年的舊物。這份心意,沉甸甸的。
“謝父親!孩兒定當仔細研讀!”
李承宗微微頷首,目光掃過兒子眼下的淡青和眉宇間掩不住的倦色,終是沒再多說什麼,隻留下一句:“早些安置,身子骨是根本。”便起身離去,高大的背影消失在門外廊道的陰影裡,腳步聲漸行漸遠。
書房重歸寂靜,但李明的心緒卻因那本薄薄的小冊子而翻騰起來。他深吸一口氣,壓下雜念,重新坐下,小心翼翼地翻開冊頁。一股陳年墨香混合著淡淡的黴味撲麵而來。那上麵的字跡小而潦草,卻透著一股執拗的勁道。他迅速瀏覽了幾頁關於“義利”的批注,果然看到幾句頗為驚心的見解,角度刁鑽,直指世情人心,與主流注解迥異,卻莫名地戳中了他之前那模糊不清的困惑點。
正當他沉浸其中,試圖捕捉那一閃而過的靈光時,書房門又被輕輕推開一條縫隙。一股混合著清甜棗香和濃鬱老母雞特有醇厚氣息的溫暖味道,先於人影飄了進來,瞬間驅散了墨香和燈油味,霸道地占據了整個空間。
母親王氏端著一個托盤,上麵穩穩放著一個青花瓷蓋碗,碗口氤氳出嫋嫋白氣。她腳步輕得幾乎沒有聲音,臉上帶著一種全神貫注的溫柔,仿佛手中捧著的不是湯碗,而是稀世珍寶。
“明兒,”她走到書案旁,聲音壓得低低的,生怕驚擾了什麼,“娘給你燉了紅棗參須雞湯,用文火煨了一下午,撇乾淨了油花,溫溫的正好入口,快喝了墊墊。”她將蓋碗輕輕放在書案一角尚有空隙的地方,又拿出一個小碟,裡麵是幾塊小巧精致的梅花狀綠豆糕,“再吃兩塊點心,空肚子熬神傷胃。”
李明放下那本珍貴的小冊子,心中暖流湧動:“娘,這麼晚了,您還……”
“傻孩子,這有什麼晚不晚的。”王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用手中乾淨的手帕,極其自然地替他擦了擦額角沁出的細汗,動作輕柔得像拂去花瓣上的露珠,“讀書是費腦子的活兒,比下地乾活還耗人。你看你,都瘦了。”她滿眼都是心疼,“快,趁熱喝。”
溫熱的雞湯順著喉嚨滑下,帶著紅棗的甜潤和參須淡淡的苦味,一股暖意瞬間從胃裡擴散到四肢百骸,似乎連緊繃的神經都鬆弛了幾分。綠豆糕清甜細膩,恰到好處地中和了湯的濃鬱。李明小口吃著,感受著母親無言的關懷浸潤心田。
喜歡科舉:我的過目不忘太招禍!請大家收藏:()科舉:我的過目不忘太招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