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漕運分司衙門內,氣氛凝重如鉛。
案頭堆積的“難題”卷宗,窗外隱約傳來的漕幫號子,以及那張來自“水裡龍王”錢七爺的燙金拜帖,都如同無形的巨石,壓在李明心頭。
強攻硬打,隻會撞得頭破血流,激起更強烈的反彈。
江南這盤根錯節的困局,需要一把精巧的柳葉刀,而非張鐵柱的擀麵杖。
李明閉目沉思,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
試點時的經驗、父親官場博弈的智慧、乃至張鐵柱那看似憨直卻偶有靈光的“歪招”,在他腦海中飛速碰撞、融合。
半晌,他猛地睜開眼,眸中精光閃動,一個清晰的“分化瓦解、因勢利導”的策略已然成型。
“王主事!”李明聲音沉穩有力。
“下官在!”王主事立刻應聲。
“立刻整理一份江南各府漕運分司主官及主要屬吏的詳細履曆、過往考績、風評!重點標注出那些素有清名、能力尚可,但因受製於地方勢力或漕幫掣肘,難以施展的官員!”
“是!”
“孫老!”李明轉向經驗豐富的老河工。
“老夫在!”
“勞煩您老,聯絡本地您信得過的、熟悉河道、懂行船的老河工、老船匠!越多越好!不拘身份地位,隻要懂行、肯說真話!我要知道,這江南水網,到底哪些河段真不能走大船?哪些規矩是死板教條可以變通的?本地船隻規製,有哪些可取之處?”
“包在老夫身上!這幫老夥計,憋了一肚子話呢!”孫老吏精神一振。
“還有,”李明目光銳利,“暗中放出風去:總理漕務衙門將在江南試點推行‘績效嘉獎’!凡積極推行新法、顯著降低損耗、提升運力之官員,吏部考評優先擢升!地方漕運衙門,若能成功引入有效競爭、降低運價,可獲專項撥款,用於河道維護、碼頭修繕!”
“柱子!”李明最後看向門神般的張鐵柱。
“少爺!要打架了嗎?俺的‘寶刀’早就準備好了!”柱子立刻挺起胸膛,手按腰間那把鑲寶石未開刃)的匕首。
李明嘴角微抽:“…暫時不用打架。
交給你個更重要的任務!去城裡最好的茶樓、最熱鬨的碼頭,給我聽!聽那些漕工、小商販、腳夫都在議論什麼?特彆是關於漕幫裡哪個小把頭為人還算公道?哪個被錢七爺壓得狠了敢怒不敢言?還有,有沒有哪家外地商行,實力不錯,老板膽子夠大,一直想擠進漕運這行當的?給我打聽清楚,回來詳細稟報!”
“啊?聽…聽牆角?”柱子撓了撓頭,有點懵,但看著李明鄭重的眼神,立刻拍胸脯,“少爺放心!包在俺身上!俺柱子耳朵最靈光!保證把犄角旮旯的閒話都給您聽回來!”
策略既定,總理漕務衙門這台機器立刻高速運轉起來。
拉攏地方:
很快,一份名單送到李明案頭。
常州府漕運分司一位姓周的副提舉,能力中上,風評尚可,但一直被當地豪商和漕幫勢力壓製,鬱鬱不得誌。
李明親自召見,一番懇談,許以支持,並暗示若能在常州府率先打開局麵,保薦其升任正職。
周副提舉如同久旱逢甘霖,感激涕零,回去後立刻雷厲風行地執行新法稽核,雖阻力重重,但態度堅決,成為江南官場上一麵醒目的“旗幟”。
同時,李明兌現承諾,對幾個表現出積極姿態的漕運分司,撥付了第一批用於改善基礎設施的專項款項,錢雖不多,但釋放的信號極其明確:跟著新法走,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