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蘇醒帶著一種由夜色沉澱下來的潮濕與清冽。淡青色的晨霧尚未完全散去,如同輕紗般飄浮在行道樹的枝葉間,稀釋了逐漸明亮的天光。林雪萍推開教師宿舍那扇有些老舊的木窗,微涼的、帶著泥土和植物氣息的空氣湧了進來,驅散了室內一夜的暖氣餘韻,讓她混沌的頭腦瞬間清醒了不少。
窗外的世界,正以一種靜謐而富有生機的節奏運轉。遠處傳來環衛工人清掃落葉的沙沙聲,偶爾有早起的學子騎著單車飛快地掠過寂靜的校道,車輪碾過濕漉漉的地麵,發出獨特而富有規律的回響。更遠處,主街的喧囂開始隱約醞釀,彙成城市脈搏蘇醒的低沉前奏。
她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刻投入到教案或論文的準備中。昨夜與江明華在快餐店那個充滿煙火氣的偶遇場景,仿佛還映在眼底——許清瑤眼中跳躍的靈感,江韻華那帶著寵溺的無奈,以及他們兩人之間那無需言傳的自然熟稔。青春的氣息,在深夜昏黃的燈光下也顯得格外明亮耀眼,悄然浸潤了她那顆習慣了嚴謹教學的心房。
這讓她想起了更遙遠的一些時光片段——高中校園裡,穿著藍白校服的自己,在圖書館角落與那個同樣認真做題、卻總忍不住偷偷看她一眼的少年……江明華的臉龐在記憶的膠片中如此清晰,帶著青澀的執著。
她輕輕呼出一口氣,唇邊漾開一抹帶著溫柔追憶的笑意。她轉身回到書桌前,目光掃過桌麵上攤開的那些關於下學期“生物與生活”選修課實踐環節的構想草稿。城市生態調研?校園植物誌?這些選題似乎都有些過於常規了。
晨光穿過窗欞,照亮了桌角一張略顯褪色的照片。那是她和江明華高中畢業旅行時在海邊的合影,被海水打濕的發梢黏在額頭,笑容燦爛得毫無陰霾。一種衝動油然而生。她拿起手機,快速編輯了一條信息:
【起了嗎?今天天氣真好,有點懷念高中門口的香酥油條了。要不要一起去嘗嘗舊滋味?順便請教一下我們建築設計師,對於一個‘認識身邊城市’為主題的選修實踐課,有什麼跳出常規的建議?】
發送完信息,她開始輕快地收拾出門的背包。簡單的素麵朝天的妝容,套上一件舒適的杏色薄毛衣,搭了條修身的牛仔褲,長發隨意地綰了個鬆散的低髻。鏡子裡的她,褪去了課堂上的幾分嚴謹,多了份隨和與生活的暖意。
剛準備出門,手機屏幕亮了。是江明華:
【油條和豆漿已經打包好,五分鐘後樓下等你。實踐課的事路上聊。另外……舊滋味旁邊那個巷口,記得吧?也許有點靈感值得撿拾。】
言簡意賅,卻像一縷陽光直直照進她心裡,帶著不容分說的體貼和一絲隻有他們兩人才懂的、屬於某個特定地點的秘密期待。他總是這樣,行動比言語更快、更精準地抵達她的期待。
林雪萍快步下樓。清晨的校園還帶著夜的涼意,空氣裡的霧氣涼絲絲的。剛走到教工宿舍樓門口,就看到江明華那輛熟悉的黑色越野車已經停在了路邊。他斜倚在打開的車門上,手裡拎著一個印著老字號標誌的牛皮紙袋,裡麵鼓鼓囊囊地裝著金黃色的油條,還有兩杯蓋得嚴嚴實實的紙杯,熱乎的豆漿氣似乎要透過紙杯壁溢出來。他身上穿著一件質地優良的深灰色羊絨衫,襯得身形更加挺拔,清晨微光下,眉宇間帶著工作日的清朗和一份隻為她準備的閒適溫柔。
“早。”他看到她,唇角自然上揚,將手中溫熱的紙袋遞過來,“剛出鍋沒多久,還燙手。”油條特有的焦香氣瞬間彌漫開來,勾人食欲。
“早。”林雪萍接過來,指尖觸碰到溫熱食物的觸感,加上眼前這個人,將早起的最後一點困倦徹底驅散。她坐進副駕駛,車內暖氣開得剛好,彌漫著皮革和一絲他身上特有的、清爽的木質香氣。“你動作也太快了。”
“剛好路過那家店想起以前,”江明華發動車子,穩穩彙入逐漸繁忙起來的早高峰車流,“而且猜你昨晚肯定又睡得不早。”語氣平靜,卻蘊含篤定的關心。昨晚校慶籌備開例會到快十點,他顯然是知道的。
車子朝著曾經熟悉的老城區方向駛去。林雪萍小心地從袋子裡拿出一根剛出鍋還極其酥脆的油條,輕輕一掰,金黃的碎屑簌簌落下,露出裡麵蓬鬆柔軟、微微發燙的內裡。她又小心地打開豆漿杯蓋,濃鬱的豆香混合著淡淡的甜意撲麵而來。一口熱豆漿,一口燙嘴的油條,記憶裡那份純粹而滿足的味道瞬間在口腔裡複活,溫暖蔓延至四肢百骸。
“唔…還是小時候的味道。”她滿足地歎息,腮幫子鼓起,像隻貪吃的小鬆鼠。
江明華開著車,視線偶爾從她臉上掃過,看著她在熟悉味道中流露出的孩子氣和滿足,眼底的笑意加深。“慢點吃,彆燙著。”他低醇的聲音在狹小的車廂裡聽起來格外清晰,帶著不經意的寵溺。車載音響流淌著舒緩的鋼琴曲,與清晨的都市節奏形成奇妙的和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了,”林雪萍咽下口中食物,拿起紙巾擦了擦嘴角,“那個實踐課的點子,你有什麼好建議?就是彆總盯著顯微鏡或者植物標本。”她將昨天在手機裡整理的初步想法簡要複述了一遍。
江明華手指輕輕敲擊著方向盤,思考時,他側臉的輪廓在車窗透進來的光線下顯得專注而沉穩。“‘認識身邊城市’……”他重複著主題詞,目光掠過車窗外不斷後掠的街景——早起通勤的人群、熱氣騰騰的早餐店、剛剛拉開卷簾門的小書店、被時間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小巷轉角。“城市不隻是地理和建築的堆疊,更是人、故事和變遷疊加的地方。”
他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語言:“除了自然生態,為什麼不嘗試去觀察和記錄那些‘非設計’的生活痕跡?那些被人們使用和改造的公共空間角落?比如,”
他放緩了車速,車子正好拐過一個路口,眼前出現了一片略顯破敗、但煙火氣十足的老街巷。“看到那個小廣場邊的石墩子了嗎?坐那兒吃早餐的街坊,它其實是休憩的椅子。還有那些被各種雜貨、盆栽占領的老式店招底下的空間,是居民自發的‘公共展台’。再看看那個被踩得光禿禿、卻形成了一條捷徑的小土坡……這些地方沒有專業景觀設計師的藍圖,但卻是最鮮活、最能體現普通人如何與城市空間共生的。”
他的話語帶著建築師特有的空間感知和社會觀察,將林雪萍的思緒引向了一個全新的維度。她一邊認真聽著,一邊順著他的指點看向窗外:推著三輪車賣水果的大爺,熟練地把三輪車停在兩棵行道樹之間,形成一個小小的、天然的售賣遮擋;幾位大媽聚在一個社區宣傳欄下方並不寬敞的台階處,一邊曬太陽一邊擇菜聊天;拐角處廢棄報亭的窗台內,被不知哪位老人家放上了幾盆倔強的小花……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景象,在江明華的視角下,被賦予了社會學甚至城市生態學的意義。
“你是說……”林雪萍的眼睛亮了起來,如同星辰被點亮,“讓學生們用類似田野調查的方式,去發現和記錄這些存在於他們習以為常環境中的‘非正規設計元素’?觀察空間的利用、人的行為,以及背後的成因甚至社區的‘微更新’?”
“對!”江明華肯定地點頭,車子也慢慢停在老城區邊緣一處略顯僻靜的街角。“城市是活的生命體,課本之外的真實設計,往往是生活本身的需求催生的結果。讓學生帶著發現的眼睛和思考的筆,去記錄這些市井中的智慧,比單純認植物名字,更能理解‘身邊’二字的重量,也更有現實意義。當然,拍攝照片、繪製小稿、采訪記錄,甚至寫成一份帶有觀察分析的小報告,這些都是很好的實踐形式。它融合了觀察力、社會研究能力、甚至一點美感的培養。”他下了車,繞到副駕旁為她拉開車門。
林雪萍下車,手裡還捧著半杯溫熱的豆漿,感覺靈感如同潮水般湧來。江明華的目光總是能精準地找到那些平凡表象下的閃光點,他的建議讓她的課程構想瞬間豐滿且充滿了吸引力。這不僅僅是一個實踐活動,更是一次引導學生真正去“看見”生活,理解環境與人互動關係的契機。
“太棒了!”她由衷讚歎,帶著興奮的光芒看向他,“這個角度太特彆了!你真是我的……”後麵的“靈感繆斯”四個字,在觸及他深邃帶笑的眼神時,竟有些不好意思說出來。
江明華沒有追問,隻是極其自然地伸出手,將她鬢邊一縷因為吃油條而散落下來的碎發輕輕拂到耳後,指尖不經意地擦過她微涼的耳廓。這個親昵的小動作讓林雪萍心跳漏了一拍,耳根悄悄染上些許可疑的微紅。他隻是輕輕一笑,另一隻手提起地上一個看起來更正式的公文包——裡麵似乎裝著他的圖紙和工作平板電腦。
“想聽聽嗎?我有個老建築測繪的小項目就在附近一條巷子深處。”他示意方向,正是之前信息裡提到的那個巷口。
“當然!”林雪萍立刻應道,好奇心也被勾起。她跟著他的腳步,走進了一條更狹窄、帶著曆史感的小巷。清晨的光線被兩側舊式騎樓的斜頂切割,隻在高處透下幾道光柱,照亮空氣中浮動的細微塵埃。腳下是坑窪不平的青石板路,牆根處生著潮濕的青苔,斑駁脫落的牆皮上隱約可見數十年前的廣告招貼畫的殘痕。時間在這裡沉澱得更為厚重,巷子深處偶爾傳來一兩聲慵懶的貓叫。
江明華顯然對這裡很熟悉。他走到一棟看起來十分古舊、但結構依然硬朗的老式小樓前停下。這小樓大概有四五層高,外立麵是民國時期流行的“中西合璧”風格,磚砌拱券窗上方雕刻著繁複的石榴、葡萄等吉祥圖案,但歲月的風霜剝蝕了它們的光彩,透著滄桑。門口還倚靠著一架舊竹梯。
“這裡?要測繪什麼?”林雪萍仰頭看著這棟在晨曦中沉默矗立的老建築。
“不是整棟,是測繪並恢複它頂層一個臨街的小陽台。”江明華拿出平板,點開一份高清立麵圖給她看,“屋主是個老爺爺,他孫子一家準備從國外回來定居。老爺子想恢複他童年記憶中那個能望見遠處江景的小陽台原貌,種滿花草,給孫輩重現他小時候的樂趣。但年久失修,圖紙早就沒了,結構也老朽。我需要重新測繪現狀,了解承重結構,然後設計出安全的加固方案,並最大程度複原當年的細節風貌。”他說著專業問題時,神情嚴肅認真,眼神銳利地掃視著那些雕花和結構連接點,和平日裡與她相處的溫柔形象判若兩人。但在提及屋主的初衷——“重現童年樂趣”時,語氣又帶上一絲暖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走吧,上去看看?”江明華在征得旁邊雜貨鋪老板同意後,熟練地搬開了那把靠在牆邊的老舊竹梯,架在了小樓麵向巷子的側牆。梯子斜靠在一個不起眼的、離地約三米高的側窗處。那扇窗通向頂層平台下方的一個小夾層,是從外部上去測繪陽台最便捷的入口。
林雪萍看著那架吱呀作響、看起來有些年頭的竹梯,猶豫了一下。江明華立刻捕捉到了她的緊張,溫和但不容置疑地說:“我在下麵扶著,很穩。你上去後,從那個窗口進去就行,裡麵平台是平的,很安全。”他穩穩地握住了梯子兩側最粗壯的部分。
看著他沉穩篤定的眼神,林雪萍心中的一絲畏懼情緒悄然退去。她吸了口氣,扶住梯子,開始小心地向上攀爬。竹梯隨著她的動作發出輕微但令人牙酸的咯吱聲,每一步都踩得格外謹慎。江明華仰頭看著她,手臂肌肉微微繃緊,穩定著梯身,目光專注,像守護著珍貴的易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