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餐,在陽台喂了魚,但還是忍住沒去投喂小米,大白天的,天氣又這麼好,還是讓這些麻雀自己去找點吃的,這兩天書房下麵的小池塘蛙聲明顯小了,“蝌蚪這麼快就都他麼的變王子了?”
馬特貝一邊嘀咕,一邊坐在電腦前麵,長時間的獨自工作讓他養成了一個自言自語的習慣,生命總會找到出處,沒人說話,我還不會自己跟自己說?
他點開電腦,繼續著早上的分析。
新能源汽車前麵已經犧牲的同誌或快犧牲的同誌:
威馬汽車累計虧損超過175億元)、天際汽車虧100億元)、愛馳汽車虧100億元)、奇點汽車虧170億元)、拜騰汽車虧約84億元)、前途汽車虧40億元)、哪吒汽車虧180億元)、高合汽車虧200億元)、恒大汽車虧1100億元)
正在拚命的“差生同誌”最近5年的虧損情況:
北汽藍穀虧295億元)、蔚來汽車虧739億元)、小鵬汽車虧329億元)、零跑汽車虧151億元)、賽力斯虧39億元)
最近5年隻有一家合計是賺錢的:理想汽車賺173億)
但正是這些犧牲和虧損給國產品牌汽車換來了國產品牌汽車在國內市場的份額。
2022年:自主品牌份額約50,新能源初顯優勢;新能源滲透率提升至25.6,比亞迪、吉利等品牌通過混動和純電車型搶占市場,但合資品牌仍主導燃油車領域。
2023年:自主品牌占比56,新能源成核心增長引擎。比亞迪銷量302.44萬輛,同比增長61.9,新能源車型貢獻75增量。新勢力品牌崛起如理想、小鵬),高端車型在30萬元以上市場占比突破40。
2024年:自主品牌占比逼近70,合資品牌加速萎縮。2024年自主品牌整體市場份額預計達70,其中乘用車占比65.2,新能源滲透率超50。高端市場突破:問界、理想等品牌在30萬以上市場占比超40,bba均價下滑。奇瑞出口銷量93.7萬輛同比+101.1),推動自主品牌全球化布局。
2025年最新動態:單月份額近75。頭部集中:比亞迪、吉利一季度銷量合計達118.8萬輛,超越大眾、豐田等五大合資品牌總和。新勢力分化:理想9.3萬輛)、小鵬8.98萬輛)領跑,小米7.58萬輛)快速崛起。
馬特貝看著這些元寶查出來的數據,還是略帶疑惑的,現在國產品牌雖然是厲害,但70以上的市場份額可能還是虛高吧?
他在反複詢問之後,果然發現了一些端倪。
2025年3月數據顯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乘用車零售市場的滲透率高達72,即每售出100輛新能源車中,自主品牌占據72輛。這一高滲透率得益於比亞迪、吉利等頭部品牌的強勢表現,以及新勢力如小米、小鵬)的快速崛起。
但汽車整體份額大概還是55。
具體定義:2025年一季度,自主品牌含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在國內整體汽車市場中的銷量占比約55,即每售出100輛汽車中,自主品牌占55輛。若包含出口銷量,部分統計口徑中自主品牌份額可達58
新能源汽車的整體滲透率大概是41,每售出100輛車中有41輛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新能源滲透率大概是72,每售出100輛新能源車中有72輛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整體份額大概是55,這個數據含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綜合份額。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