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點15分,昨晚被蚊子咬醒讓馬特貝起來後眼睛都有點睜不開,強撐著去洗了臉,坐在書房的電腦前,調整呼吸,緩了一下就開始早上的工作。
今天的天氣好像更好一些,但馬特貝還是打消了出陽台晃一圈的想法。
把豆包召喚出來,最近元寶查的資料有點不太靠譜,所以基本上都是豆包在配合他的工作。
他給豆包輸入了指令——查一下北汽集團2020年到2024年的營收、淨利潤、總資產和淨資產。儘量要官方數據,沒有準確數據就估算一個。
北汽藍穀的靠山到底有多強?——北汽集團的財務情況。
北汽集團最近5年的營收、淨利潤未直接披露,估算值)。
2020年營收3000億元;淨利潤5060億元;
2021年營收3800億元;淨利潤8090億元;
2022年營收4507億元;淨利潤100110億元;
2023年營收4803億元;淨利潤110120億元,北京奔馳稅後利潤29.99億歐元約235億元);
2024年營收4800億元;淨利潤3540億元,北京奔馳稅後利潤下降18.5至24.43億歐元約185億元),北汽藍穀全年虧損69.48億元;
北汽集團的淨利潤已經包括了北汽藍穀的虧損,官方數據:福田汽車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9月末,北汽集團總資產為3902.67億元,淨資產為1345.42億元。
北汽藍穀2024年總資產414.21億元,占集團總資產約10,顯示集團資產主要集中於其他板塊如北京奔馳、北京汽車等)。
北汽藍穀五年累計虧損295億元,單車虧損達6.11萬元,成為集團利潤最大“黑洞”。
北汽集團1958年開啟汽車製造,1966年推出標誌性bj212。2005年與奔馳合資成立北京奔馳,引入先進技術與管理體係,顯著提升製造精度、產品結構及利潤。長期占集團利潤80以上)
華為選北汽應該也是早有預謀,看重的是北汽的外帶豪華基因最突出,遼寧國資的華晨寶馬雖然也是以寶馬汽車為主隻有25的股權,75歸寶馬德國),但自身原有的汽車業務金杯汽車基本沒發展起來,一汽和上汽都分到奧迪,但自身汽車業務都比較強大,所以把大眾、通用和豐田的產業體係幾乎都接了過來。
所以,華為選北汽作為豪華車的突破口邏輯上看是最佳選擇。
一汽留守紅旗品牌;江淮汽車打造最高階,純中國基因的豪車品牌;北汽則是借奔馳的品牌和技術衍生出一個中國主導的全球豪車品牌。
央國企的汽車製造看似市場競爭形成的結果,實際也是有明顯的規劃和布局,國家力量的體現。馬特貝提醒著自己,做完民企)
合資車方麵,上汽分到大眾、通用;一汽分到大眾、豐田;北汽分到奔馳;長安分到福特;廣汽分到豐田、本田;東風分到起亞、本田;華晨中國持有華晨寶馬25股權)遼寧國資)分到寶馬。
七大汽車央國企營收、淨利、總資產、淨資產的比較:
營收和淨利:
上汽集團——營收6275.9億元、淨利16.7億元;
一汽集團——營收5550億元、淨利6.59億元;
北汽集團——營收4800億元、淨利35億元;
廣汽集團——營收1068億元、淨利8.24億元;
長安汽車——營收1597億元、淨利73億元;
東風集團——營收1132億元、淨利0.58億元;
華晨寶馬——營收2051億元、淨利185億元;
總資產和淨資產:
上汽集團——總資產9571億元、淨資產2878億元;
一汽集團——總資產8000億元、淨資產2500億元;
北汽集團——總資產3902億元、淨資產1345億元;
廣汽集團——總資產2324億元、淨資產1143億元;
長安汽車——總資產2081億元、淨資產790億元;
東風集團——總資產4000億元、淨資產1800億元;
華晨寶馬——總資產1274億元、淨資產465億元;
如果央國企汽車不能在新能車方麵取得突破,隨著燃油車行業的整體退潮,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先把國內前十車企的情況查一遍,再回頭看看央國企的新能源品牌發展情況,北汽藍穀肯定不是最好,但應該也還不算掉隊。”
馬特貝的眼睛都看合上了,不得不起來再次去洗臉提神。
“作息上是要調整一下的,著急做不成這件事情。”
不論是投資,還是小說的創作,馬特貝知道都是需要時間來打磨,調整好作息時間很重要,雖然說困了可以隨時睡,但熬過分了,可能會折。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