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5,馬特貝不想熬夜,所以他儘量加快了腳步。
享界的專門店比極狐還多,而且享界的專門店不是北汽藍穀投資建設的,這估計很多散戶不太了解。
享界專門店的門店數量及時間節點
2024630,224家,覆蓋30+核心城市,主要為享界s9上市初期布局的首批門店;
20241231,483家,覆蓋40萬級純電轎車核心市場,全年新建門店259家,完成華為鴻蒙智行年度規劃;
2025430,567家,覆蓋300+城市,一季度新增84家,同步接入華為智能生活館。
享界采用"專門店+鴻蒙智行門店"雙軌製:
專門店+鴻蒙智行門店:獨立運營的享界品牌門店,2025年4月達567家,覆蓋300+城市。
鴻蒙智行門店:華為現有渠道如智能生活館)增設享界展車,2025年4月享界s9增程版進駐全國700家鴻蒙智行門店,覆蓋北京、上海、杭州等更多城市。
鴻蒙智行2025年門店總數突破1000家,覆蓋300+城市,享界作為其核心品牌之一,實際覆蓋範圍遠超專門店數量。
“這就是為什麼享界s9增程版銷量一定會遠超純電的原因,本身增程版的續航優勢就有更高的市場接受度,營銷渠道還增加了不止兩倍。”
根據北汽藍穀財報及合作模式分析,享界門店建設支出未在其報表中體現的核心原因在於渠道建設主體並非北汽藍穀,而是由華為及第三方合作夥伴承擔。
鴻蒙智行主導渠道建設
享界作為華為智選車品牌,其門店建設屬於華為鴻蒙智行生態體係的一部分。根據華為與北汽的合作協議,享界門店由鴻蒙智行統籌規劃,資金主要來自華為及第三方合作夥伴如中郵集團)。例如,2024年鴻蒙智行計劃新建800家門店,其中享界專門店483家,這些門店的建設資金由中郵集團投資300億元承擔,與北汽藍穀無關。
北汽藍穀聚焦生產端投入
北汽藍穀的財報顯示,其資金主要用於研發與生產:2024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8.5至17.6億元,超百億專項投資用於享界超級工廠建設含數字化生產線、ai質檢中心等),而門店建設支出未計入報表。
北汽藍穀2023年銷售費用19.99億元中,90以上為廣告展覽費,用於品牌宣傳而非渠道建設。2024年營銷費用雖維持高位,但主要用於極狐品牌的下沉市場推廣如與途虎養車合作),享界門店的運營成本由鴻蒙智行承擔。
這下算是徹底明白了北汽藍穀的擴張模式,其實也高度類似問界,與問界模式一致。
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品牌,其門店建設同樣由華為和中郵集團主導,賽力斯財報中亦未體現相關支出。享界延續了這一模式,符合華為智選車業務的通用做法。5於2021年12月發布,當年門店數量較少,主要依托華為門店和賽力斯原有渠道,專門店數量約50家含用戶中心與體驗中心)。5、7的上市,門店快速擴張。截至2022年底,用戶中心超200家,體驗中心超1000家,覆蓋171座城市。全年新增門店超1000家,總門店數突破1200家。
2023年
鴻蒙智行華為智選車業務)成立,渠道模式開始轉型。截至2023年底,aito用戶中心約270家,體驗中心超900家,總門店數約1170家。部分華為門店開始轉為鴻蒙智行用戶中心。
2024年
鴻蒙智行渠道加速整合,門店數量進一步分化:
aito用戶中心:截至2024年12月,賽力斯財報顯示超310家,覆蓋210+城市。
鴻蒙智行用戶中心:由華為主導建設,2024年新增約200家,累計超300家。
體驗中心:華為門店改造為主,數量穩定在約670家。
總門店數用戶中心+體驗中心)約1280家。
二、建設主導方與資金來源
20212023年:賽力斯主導
早期門店由賽力斯投資建設,華為提供渠道支持如華為門店展示)。例如,2022年賽力斯財報顯示其銷售費用同比增長263.6,主要用於渠道擴張。
華為通過技術授權如鴻蒙座艙)和銷售分成每輛車約10銷售額)參與合作,但未直接投資門店。
2024年後:華為主導,賽力斯淡出。
鴻蒙智行用戶中心:由華為統籌,資金主要來自第三方如中郵集團投資300億元)和經銷商改造如中升集團將40家bba門店轉為問界店)。
aito用戶中心:賽力斯仍負責運營,但不再新增授權,部分門店轉為鴻蒙智行體係。
華為直營化:2024年起,部分鴻蒙智行門店轉為華為直營,銷售提成從經銷商渠道的200300元輛提升至直營的8001000元輛。
“現在的享界大概就是2023前的問界,但能不能把s9做成一個類似9的爆款,還要觀察。”
做完這些功課,馬特貝完全扛不住困意,倒頭就睡。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