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特貝簡單吃完早餐就回到書房繼續工作,劉老板送完胖紙回來又開始折騰安哥,昨天的暴雨把他們兩個澆得夠嗆,今天估計怕了,早早想趁太陽還比較燦爛就先去上學。
查完外盤的資料,馬特貝一直想搞清楚極狐上市公司銷量數據和第三方的差異是怎麼形成的?無意間看到一則消息:
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透露,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將於6月22日首次公開試運營。
無人出租國內早就開始試點了,全麵推出的時間可能還沒這麼快,這方麵中國是走在美國前麵的,而且特斯拉的純視覺輔助駕駛在國內都還沒達到國內的審核標準,在全球包括美國也沒有全麵啟動商用,光靠一些狗腿子吹沒有任何意義。
北汽藍穀的無人出租項目確實屬於4級自動駕駛範疇,其落地時間並非完全滯後於3的推廣。
北汽藍穀與小馬智行合作的極狐阿爾法t5robotaxi已進入量產準備階段,計劃2025年6月在北京正式上路運營。
這一進程得到政策層麵的明確支持:北京市2025年4月實施的《自動駕駛條例》首次將3及以上級彆自動駕駛納入法規框架,允許其用於出租車等場景。
北汽藍穀與小馬智行的合作已進入實質性階段:雙方基於極狐阿爾法t5車型開發的全無人駕駛robotaxi,采用雙冗餘製動、轉向係統,符合4級技術標準。
2024年11月簽約時,雙方明確首批千台級車輛將於2025年投放,覆蓋北京四環外區域,並計劃兩年內擴展至二環內。此前,北汽藍穀已通過百度apoo在武漢部署了400輛無人出租車,積累了實際運營經驗。
北汽藍穀近期獲得101.5億元增資,其中小馬智行投資2億元,北京國資係統注資50億元,為robotaxi項目提供了充足資金。
北汽極狐的上市公司公布的月度銷量和第三方的零售交付數據出入比較大,會不會是有一部分產量是和無人出租車的投入相關?
北京市的新條例為4商業化掃清了法律障礙,而北汽藍穀的robotaxi被定位為“全市場首個滿足4前裝要求”的車型,可直接接入政策先行區的管理體係。預計2025年運營初期將聚焦高價值區域,如科技園區、交通樞紐,逐步向核心城區擴展。
馬斯克曾宣稱cybercab將於2026年量產,但巴克萊等機構分析認為,特斯拉robotaxi在華落地至少需推遲至2027年,且初期規模有限約10輛車)。相比之下,國內企業如小馬智行、百度已實現日均超10單的商業化運營,且成本控製優於特斯拉。
北汽藍穀采用“車端冗餘+路側協同”方案,依托小馬智行的高精度地圖和華為的5g網絡,降低對單一傳感器的依賴。而特斯拉堅持純視覺路線,雖成本較低,但在國內複雜路況下需更長時間優化。
中國對4的監管采取“試點先行、逐步開放”策略,優先支持本土企業建立技術標準。北汽藍穀的robotaxi被納入北京市“智慧城市”戰略,而特斯拉需在數據合規、算法適配等方麵滿足更多附加條件。
馬特貝回想起去年無人出租炒的那麼熱,今年可能真正落地了,股票市場卻沒有一點動靜,如果3落地,4也會逐漸推動,4在經濟價值方麵應該會更大吧?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