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的三個產能都和重慶國資有關,而主要的投資主體可以說都是重慶國資,從國資運作來說,重慶國資通過對這三大產能的投資不僅扶持了賽力斯,也獲得了非常好的投資回報。
根據公開信息,賽力斯的三座核心工廠兩江工廠、鳳凰工廠、龍興超級工廠)的資金來源及投資主體如下:
兩江工廠:主要由重慶渝富控股集團地方國資)和賽力斯自有資金共同出資。
2016年,渝富控股為兩江工廠一期投資6.4億元,用於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線。賽力斯自有資金進行產能擴建和技術升級,2024年追加投資用於問界5車型擴產。
鳳凰工廠:重慶市政府與賽力斯聯合投資,以地方國資為主導。
2022年,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牽頭,通過產業基金和國企資源投資約33億元,用於工廠建設及智能化改造。2025年啟動技改,由沙坪壩區政府主導追加投資,以支持問界7新款車型生產。
龍興超級工廠:重慶國資主導建設,後通過股權交易轉為賽力斯資產。
初始投資:2022年由重慶產業母基金、兩江開投集團、兩江產業集團共同出資77億元建設,占地麵積2700畝,規劃產能70萬輛年。
收購模式:2025年3月,賽力斯以81.64億元發行股份收購該工廠100股權,重慶國資通過換股成為賽力斯股東持股7.53)。
總投資達125.2億元,為全球最大新能源工廠之一。9和8高端車型,2024年交付15萬輛問界9,占賽力斯營收超50。
賽力斯的成功,重慶國資最少有4成以上的功勞,可能都超過華為,反觀享界,北汽集團嘴上倒是積極,什麼ain華為,從北汽藍穀的角度來看勉強算是,但從集團的角度,有沒有哪怕10的資源是投入到和華為的合作裡的?
華為倒是實實在在地把30萬以上的轎車市場留出來給享界的,北汽集團真的應該反思,應該奮起直追了,好好學習一下重慶國資的魄力,真正做到把資源都調動起來。
pv和行政級彆的suv車型都有很大的空間,靠著北汽藍穀那點小資金能做得來?
北汽集團稍微加大點對享界的投資,都不至於現在享界s9的月交付量都不能超過5000輛。
享界的銷售專網現在一個網點都沒有,ain華為其實就是猥瑣的想a靠華為,從華為的角度來看,華為有五界,肯定也是哪個“界”做得好,資源就會更多的傾向於哪個“界”,下半年3落地,華為智駕方麵的優勢明顯是碾壓其他車企的,更不要說落後技術的bba,但享界如果要銷售專網沒銷售專網,要產能沒產能。未來的市場不是拱手讓出去了?
現在享界都做不過不在五界內,長安的阿維塔。
期待北汽集團早日覺醒,真正做到ain華為,站穩30萬以上的豪車市場,現在的關鍵點就看北汽集團能不能提前出資投入享界專網建設和享界超級工廠建設。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