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對享界品牌的發展實際上已經投入了戰略級資源,享界被北汽藍穀視為“扭轉乾坤的終極武器”和“北汽新能源轉型的唯一希望”,享有全集團優先權。
若享界s92025年達成12萬輛目標,北汽可能啟動二期工廠如2026年規劃);反之,資源將回流至極狐等成熟品牌。這種“以銷量定產能”的彈性策略,恰是傳統車企規避新勢力冒進風險的生存智慧。
當前享界依賴華為鴻蒙智行渠道全國約330家用戶中心+965家體驗店),但單店僅能展示23台車,且需共享資源給5個品牌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享界實際曝光度不足。
以2025年q1享界s9銷量僅2331輛計算,單店月均銷量不足3台,遠低於問界單店月均90台的轉化效率。
北汽藍穀對享界2025年銷量目標為12萬輛月均需破萬),但現有華為渠道無法支撐:若按問界單店月銷90台的標準,享界需至少111家專營店才能覆蓋目標,而目前專網建設僅計劃年底前建“數十家”。
現在北汽集團可能也會評估享界的月銷量情況,在q3啟動專網建設。
招募經銷商儲備:6月12日享界專網招募大會吸引126家經銷商參與,覆蓋66個城市90為一二線城市),為q3快速建網奠定基礎。
輕資產建網模式:華為要求“輕裝修、快運營”,單店成本控製在500萬元內傳統4s店約2000萬),北汽可借此降低試錯成本。
集團資源傾斜:享界被列為北汽“一號工程”,董事長張建勇親自督導,計劃2025年淨增80家以上門店含極狐+享界),並調動集團內渠道資源加盟。
北汽集團未複製重慶模式的核心障礙:
密雲工廠當前產能12萬輛年,可擴展至30萬輛,而享界2025年銷量目標僅12萬輛。若集團新建工廠,產能利用率將低於50。
極狐仍是現金流支柱2024年銷量8.1萬輛,占北汽藍穀營收71),享界需銷量驗證後再追加投入。
集團資金更多流向技術研發5年1000億計劃中,55億用於享界3款新車)而非產能基建。
若北汽集團參照重慶模式介入,可以考慮分階段實施:
短期:集團應優先以3050億建設享界專網而非工廠),複製華為“輕裝修、快運營”策略,降低單店成本;
中期:若2025年享界銷量突破8萬輛,北汽集團可聯合北京國資成立專項基金,投建30萬產能新基地權屬歸集團),北汽藍穀以租賃形式使用;
長期:待享界年銷穩定在15萬+且北汽藍穀市值修複至800億以上,通過定增將工廠資產證券化,實現國資與上市公司雙贏。
北汽藍穀如果有北汽集團的先行投入,股價估計有可能提前12年完成翻倍。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