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馬特貝今天還是計劃把投研的重點放在3相關的信息方麵。
一直都還是快來了,快來了,但始終沒有落地,這就是中國3級自動駕駛法規的現狀。
根據現有政策進展、技術成熟度及車企布局,中國3級自動駕駛法規的全麵落地預計將經曆“區域試點→認證體係完善→全國性推廣”三個階段,2025年內將完成關鍵政策突破,2026年起進入規模化落地周期。
看來可能最快還是要到今年的4季度了,實際上車企也是沒有完全準備好,就連華為的ads4.0也是尊界交付才剛下線,但實際的功能也沒有向客戶開放。
地方性法規先行2025年已生效),《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2025年4月1日施行)和《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進條例》2025年3月1日施行)明確允許3級車輛在特定區域上路,並初步劃分事故責任。如係統接管時車企擔責)
深圳、上海等51城跟進:多地開放自動駕駛試點,覆蓋高速、城市道路及robotaxi場景,為3提供測試基礎。
工信部計劃2025年內發布3級車輛認證標準,初期嚴格限定操作設計域odd),例如僅允許在高速公路、晴天等低風險場景啟用3功能。
也就是車企要有量產車落地,還是要工信部發布3級車輛認證標準。
華為:尊界s800作為首款3架構車型已交付,ads4.0係統支持高速3,待法規開放後通過ota釋放功能。9、8及享界s9增程版均已量產發布並預裝ads4.0硬件,完整軟件功能將於2025年9月底起分批推送,也就是2025年9月底同步ota升級至ads4.0。
比亞迪“智駕平權”已實現:通過海鷗、秦、宋pro等車型,將高階智駕下探至7萬20萬元區間,功能以2+為主,3需等待法規開放。
理想3聚焦高端市場:係列和i8通過預埋硬件+ota逐步升級,高速3預計2025q4落地,城區3需更長時間驗證。
著急確實是有點著急,但也是要等,最終是否符合3級還是看工信部的認證標準,目前看今年能出來也是不錯了。
所以北汽藍穀7月的關鍵事件,首先還是下周的月度經營報告,看看6月的產量有沒有開始增長;其次就是享界之夜的發布會,ads4.0、車標和享界旅行版,這三個裡麵車標出來的概率最大,然後估計就是旅行版,ads4.0即使宣布,也類似尊界800的情況,硬件符合、軟件能用,要等法規落地。
而且享界即使銷量因為智駕落地開始上來了,北汽藍穀密雲的享界超級工廠是不是產能跟得上現在也是一個未知數,北汽集團現在ain享界還是口號上做到了,實際,可能還是在觀望,對享界超級工廠的投資還是2023年的工廠改造投入16億。
北汽集團的“穩健性”是讓人著急的,網上還一堆所謂的專家捧臭腳的分析北汽集團的這種所謂的對國有資產負責任的態度,把超級工廠交給華為來建設,然後在這個建設過程中好好地學習消化形成自己的建廠模式不是很好麼?非得守著所謂的麥格納工廠,鎮江那個麥格納工廠搞了那麼多年,產能不是一樣也有問題?
現在也不是蒙著眼睛走路,問界兩江的超級工廠,年產能設計可以做到70萬輛年,而且實際運行也非常好,為什麼北汽集團不敢提前投資?非要還拉著什麼麥格納麼?
北汽藍穀的股價一直起不來,北汽集團就是最大的問題,不說過去4年形成的虧損,曆史已經證明他們的團隊自己搞是不行的,這其實不丟臉,即使做汽車,有哪個車企敢說比華為做的更好的?丟臉的是明明都證明了不行了,還是不改,不肯向賽力斯學習。
華為現在把問界做起來了,問界不還是賽力斯的麼?
真的是期待北汽集團能真正做到ain華為,而不僅僅是口號上喊著,卻行動上看不到真正的大力提前投入。看看重慶國資,看看賽力斯,最後隻要成功了,即使是模仿,做成了也是極為優秀的,可以載入汽車發展史的。
在這種條件下如果做不成,又會是一種什麼情景?
30萬以上的轎車市場最終如果不是享界,哪家車企能脫穎而出?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