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馬特貝大概理解了美元、美債和美股可能形成的相互影響,關鍵點還是美國想通過美聯儲的高息政策把資金留在國內,但美債有可能因為美聯儲利率高企而收益率居高不下,美債泡沫過大的供應)進一步倒逼美債價格下跌而導致美債的收益率飆升,最終會讓美國政府的發債成本過高而進一步降低了美元信用,引發資金流出,最終就是美國出現股債雙殺。
這種情況確定會發生?
美聯儲高息→資金留美→美債供過於求→收益率飆升→美元信用受損→資金流出→股債雙殺,該鏈條存在理論可能性。
美債泡沫的核心矛盾:供需失衡
供給端:特朗普減稅法案導致2025年財政赤字率升至7.3,全年計劃發債17萬億美元,創和平時期峰值。
需求端:美聯儲縮表每月減持950億美元)疊加日本央行拋售美債回補財政2025年淨拋售1130億美元),市場承接力不足。
結果:7月10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逆加息升至4.348單日漲1.78個基點),印證“拋售壓倒政策”。
美元信用的真實錨點:
美元信用不僅取決於美債收益率,更依賴三重支柱:
軍事霸權:在印太部署戰術核武維持區域威懾;
結算壟斷:全球83原油貿易以美元結算2025年數據);
替代品缺失:人民幣跨境支付份額僅3.1,不足以撼動美元。
因此,美債收益率飆升會加劇財政壓力,但美元崩盤需多重支柱同時坍塌。
所以最終可能的變化是:
股債雙殺非必然,分化已成常態
美股韌性強於美債:儘管美債收益率飆升,但納指2025年7月仍守20,585點僅較前日跌0.22),因ai企業盈利增速25抵消利率壓力。
資金分流而非單純流出:2025年q2數據顯示,撤離美債的資金43轉向黃金、31流入美股科技龍頭、僅26撤離美國。
政策乾預改變遊戲規則
美聯儲“隱性y”:當10年期收益率突破4.5,美聯儲通過隔夜回購注入流動性7月11日投放720億美元)壓製利率。
財政部“發債優化”:增加短債發行1年期占比升至40),降低長端供給壓力。
當前美國金融三角更接近“美債拖累、美元震蕩、美股分化”的弱平衡態,而非簡單螺旋崩塌——畢竟當遊戲規則製定者親自下場,市場邏輯永遠會讓位於生存邏輯。
所以暫時還不能去預判美股崩盤,對全球股市會形成衝擊的情況會隨時出現,這種判斷本質上還是猜頂。
最好還是等美股確實出現了第一輪肉眼可見的殺跌再去判斷對a股可能的影響,而且這個過程是不是會倒逼資金流入國內也不好說,例如去年國慶那波行情就是美國降息引起的資本大幅流入國內,a股市場的表現是完全超出預期的牛市。
總結就是:避免“猜頂”美股,需等待明確下跌信號如美債投標倍數<2.0、vix>40);美股下跌對a股影響非線性,2024年國慶行情證明資金可能逆向流入。
也要注意:資金流動:可能利好a股,但非必然,資金可能優先選擇黃金等其他資產。
崩盤觸發條件未完全滿足,關鍵指標預警線:
美債拍賣遇冷30年期投標倍數<2.0)→當前2.5倍;
vix恐慌指數>40→當前17.31;
標普500盈利增速<10→當前18。
若上述閾值被突破,才需警惕係統性風險。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