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馬特貝關掉空調,吹了一晚上的空調,加上沒吃早餐,和昨晚看到的消息讓他全身感到乏力,慢慢恢複吧。
盧麒元先生和宋鴻兵先生對貨幣戰爭的理解可能更準確一些,馬特貝隻是跟著他們的思路來理解,現在大概猜到一個方向,但具體變化還是眼見為實,不做猜頂的預判。
回到最關鍵的點,滿倉的北汽藍穀。
北汽藍穀走出三連陰,周五收盤股價7.31,隻比20日均線高0.01元,個人的技術指標係統判斷是沒出下跌趨勢的信號,但如果周一跌破20日均線,下跌趨勢的信號就出來了,那就有可能股價重新回到下跌趨勢。
現在的問題就是如果重新確認下跌趨勢,要不要減倉,這是馬特貝要做決策的一個關鍵點。
馬特貝個人的思路說不上清晰,但經過反複考慮之後,還是準備按持股三要素的思路來判斷。
要素一:北汽藍穀未來35年,營收增長510倍的可能性大不大?這是馬特貝自己最關鍵的股票投資選股原則,也是持股的第一原則。
按馬特貝自己的分析,北汽藍穀未來35年營收增長510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2024年營收140億元,510倍的增長就是說5年內營收要達到700億元1400億元,這個變化大概可以讓北汽藍穀的股價在35年保守有13倍的漲幅,年化按1倍算也有約20以上,這就是投資毛估的方法,不要求精確,但最好是按保守的數字來估計。
那北汽藍穀未來35年的營收能達到700億元以上麼?
這個按兩個品牌的銷量大概可以估算出來,享界如果按30萬均價,3年內,也就是2027年銷量如果做到15萬輛就是450億;剩下的250億由極狐完成,極狐10萬均價,2027年要實現25萬輛的銷售。
享界今年一款車估計都有機會衝5萬輛的目標,未來兩年加上旅行車、suv和pv,4款車以華為的實力做到15萬輛難度確實不大,做到20萬輛的可能性都不小,20萬輛享界對應的就是600億元的營收。
所以即使極狐2027年是不是能實現25萬輛的銷售,對北汽藍穀在2027年完成700億的影響都不大。
這是北汽藍穀持股原則一的判斷。
持股三要素的要素二是北汽藍穀會不會有極端的債務或產能出清問題導致股價出現突然崩潰?
極端的債務問題最嚴重的可能就是資不抵債的潛在破產危機;
產能出清則是經營出現困難被迫低價出售產能而導致大幅度虧損或產能無法重新修複的問題,這個問題一般也是不可逆的,會嚴重影響股票的估值而最終導致股價出現幾乎不可逆的殺跌。
北汽藍穀在去年12月北汽新能源子公司融資102億之後,有息銀行借款的問題就基本上解決,現在有息銀行借款總額不到42億,短期借款4億,北汽藍穀手上貨幣資金78億,所以資不抵債的破產危機基本解除。
北汽藍穀今年還有一個60億的定增上交所已經受理,11月之前可能完成定增,股本金會進一步充實,所以持股三要素的要素二持股風險不大。
最後,持股三要素的要素三,近期三個月內)持股有沒有相應的利好,或生產經營情況是不是在逐漸變好例如產銷量呈現上升趨勢)?
北汽藍穀7月8日的享界之夜算是一個利好,但對股價沒有明顯的刺激作用。
78月極狐t1可能會上市,89月3級智駕規則商用政策可能落地,911月享界旅行版上市,11月可能完成60億的定增方案。
還有一個關鍵點是每年的9月、11和12月都是國內汽車市場的銷售旺季,尤其是12月,極狐原來的5係、考拉,今年上半年的6係,下半年t1和s3,總共7款車基本覆蓋了20萬以下的所有主要價位,包括suv、轎車和小型pv。
享界到12月前享界s9旅行版估計也能上市。
所以從持股要素三來分析,北汽藍穀也算是符合的。
至於如果7月份北汽藍穀股價重新回到下跌趨勢是不是決定賣出,首先要明確,股價確認了下跌趨勢,持股就是賭,至於賭的原因持股三要素)是不是成立就看個人的風險偏好。
所以要不要賭,馬特貝也不能說,這是個人的判斷,方法對不對,也看個人理解,這裡隻是一個分享。
資金量大的情況下,滿倉或重倉,如果確認了下跌趨勢,減倉相對更穩健,也是可能有賣錯的風險,投資股票任何一個交易動作都是風險自擔的,不建立起這種意識,被“騙”完第一次,後麵還會被“騙”無數次。
所以想做好股票最終還是要在實際操作中,“乾中學,乾中懂。”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