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6,北汽藍穀今天沒漲停,但下午也持續有量,35億的成交算是今年的新高,但和去年11月的80億成交比還有差距,9.510.5的區間往前看都是成交密集區,應該怎麼處理好一點?
馬特貝看著這些情況還是相當地猶豫,該做什麼判斷?
這些技術上的,要過去可能都不會太猶豫,現在如果以投資的理念去處理,上漲趨勢,持股三要素都好的情況下,就是因為前麵的一個成交密集區去賭這裡會有一個可以做t的機會?
華為現在感覺是不斷地在產品矩陣上向前推進,享界s9t的仙蹤綠剛預熱,智界的極光綠也出來了,友商怎麼接?
馬特貝本來選北汽藍穀就是奔著華為汽車這個方向走的,再大概捋一捋。
北汽藍穀的享界是華為五界力推的,目前看,華為五界都在無區彆的推動,問界差不多可以自主發力,畢竟上百萬輛的保有量,車主的自發銷售威力都很大,這也是問界今年9、8銷量穩定的原因,理想基本被甩開了。
華為近期密集推出“仙蹤綠”享界s9t)和“極光綠”智界r7)兩款高端車色,本質是以“色彩科技化+生態協同”組合拳強化品牌辨識度,同時擠壓友商的設計與智能化生存空間。
仙蹤綠享界s9t):低飽和度墨綠,靈感源於自然,配合旅行車修長車身,塑造“戶外探索”場景感。極光綠智界r7):采用隨角異色技術,光線變化下呈現藍綠漸變,疊加三重珠光漆工藝,視覺動態效果直接關聯“科技感”。
傳統車企依賴黑白灰保守色係,而新勢力如蔚來et5旅行版的“鏡空粉”等尚未形成技術關聯。華為將色彩與光學工藝如濺鍍)、材料科學綁定,友商單純模仿顏色已無競爭力。
華為ads4.0支持全維防碰撞cas4.0和惡劣天氣避險,通過分布式毫米波雷達dfr)解決雨霧盲區,而友商多數仍停留在2+級。
享界s9t的乾崑智駕甚至可輕越野,模糊車型邊界,友商難靠單一功能突破。
華為通過“色彩+智駕+生態”三軸聯動,將單一車型競爭升級為體係化戰爭。若友商無法在23年內突破智駕全棧能力或構建替代生態,市場份額可能被逐步蠶食,尤其在高端市場如35萬以上)形成“華為=科技豪華”的認知定式。
華為這種局,bba連冒泡都看不見,光降價打不過吧?
所以,北汽藍穀前麵這個成交密集區,是不是應該作為一次打差價的機會?還得考慮。
華為ads3.0係統千公裡接管次數低於0.5次,超越特斯拉fsd,而obieye方案),誤判率高達華為方案的3倍。
bba新能源車在華份額僅7.4,主力車型仍依賴“油改電”平台如寶馬i3),充電效率落後國產車1520。2025年q1奧迪a6靠燃油車銷量登頂,但30萬以上市場bba占比已從60暴跌至38,華為係搶占過半高端份額。
中升集團等大型經銷商轉投華為,計劃將50家bba門店改為鴻蒙智行展廳。傳統4s店客流量下降40,而華為門店訂單轉化率高達35,渠道叛變加速bba市場失守。
2025年奧迪a6終端價下探至28萬降幅超8萬),寶馬i3降至16萬區間,但用戶忠誠度反降12。頻繁降價導致“豪華標簽”褪色,消費者轉向問界950萬+市場銷冠)、理想9等國產高端車型。
bba靠降價和本土化合作穩住基本盤,但50萬以上市場將被享界s9、問界9持續侵蝕;若bba未突破4智駕全棧能力,華為通過“技術分潤”如寶馬數字鑰匙分潤30)進一步掌控價值鏈;為定義“智能豪華”標準技術+生態),bba或退守小眾駕控市場,或徹底淪為華為生態硬件載體。
8月車市還是淡季,但華為明顯已經開始發力,現在要看的就是他們怎麼打響這次享界s9t的小訂啟動,這個成績非常關鍵,後續的智界r7,問界7,再加上上半年的尊界800、問界89,bba誰不瑟瑟發抖?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