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間,貴州群山環抱之處,渡慕寨宛如一顆鑲嵌在翠綠綢緞上的明珠,靜謐而祥和。寨中千戶人家,陳、周二姓世代聚居,彼此和睦相處,宛如一家人。寨子門口,龍蟠河蜿蜒而過,河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河畔大壩廣袤無垠,良田千畝,孕育著一方百姓。寨後,天然溶洞神秘莫測,能容納千餘人,成為寨民們躲避災禍的天然屏障。
六月的清晨,渡慕寨籠罩在一層薄霧之中,宛如仙境。陳天佑站在龍蟠河畔,望著湍急的河水,眉頭緊鎖。他身姿挺拔,一襲青衫隨風飄動,腰間係著一條銀色腰帶,上麵鑲嵌著一塊碧綠的玉佩,顯得英氣不凡。他的身後,是一座搖搖欲墜的木橋,這座橋是寨民們通往外界的必經之路,如今卻因年久失修,在狂風暴雨的侵蝕下,變得岌岌可危。就在上個月,一場暴雨過後,木橋的一側轟然坍塌,一位寨老過橋時不慎跌落河中,雖被及時救起,但也受了重傷。此事讓全寨人心惶惶,大家出行都小心翼翼,生怕遭遇不測。
“天佑,這橋不能再拖了。”父親陳萬善拄著拐杖,走到陳天佑身邊,神情凝重地說道。陳萬善是寨中的族長,為人正直善良,深受寨民們的敬重。他一生為寨中事務操勞,如今已年逾花甲,兩鬢斑白,臉上布滿了歲月的滄桑。
陳天佑點了點頭,目光堅定地說:“爹,我知道。我打算去鎮遠府賣畫,籌集修橋的銀子。”
陳萬善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擔憂:“你從未出過遠門,路途遙遠,危險重重,這……”
“爹,您放心。我自幼習武,又精通輕功,定能平安歸來。而且,我相信我的畫能賣個好價錢。”陳天佑拍了拍父親的肩膀,安慰道。他自幼天賦異稟,不僅在詩書畫方麵展現出極高的造詣,還跟隨寨中武師苦練武藝,如今已練就一身驚人的本領。他的胯下赤霞追風馬,是一匹難得的良駒,身姿矯健,奔跑如飛;手中的青龍偃月刀,更是削鐵如泥,威力無比。
陳萬善看著兒子堅毅的眼神,心中雖有不舍,但也明白這是目前唯一的辦法。他歎了口氣,從懷中掏出一個布包,遞給陳天佑:“這是家中僅有的一些盤纏,你拿著路上用。到了鎮遠府,萬事小心。”
陳天佑接過布包,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爹,您和娘在家也要保重身體。等我回來,一定把橋修好。”
告彆了父母和寨民們,陳天佑翻身上馬,向著鎮遠府疾馳而去。赤霞追風馬四蹄生風,揚起一路塵土。陳天佑騎在馬上,望著漸漸遠去的寨子,心中暗暗發誓:無論遇到多少困難,都一定要籌到修橋的銀子。
出了寨子,道路愈發崎嶇。陳天佑騎著馬穿行在山間小道上,四周古樹參天,遮天蔽日,偶爾傳來幾聲鳥鳴,更增添了幾分陰森。行至一處山穀,突然,一陣刺耳的破空聲傳來。陳天佑心中一驚,本能地側身閃避,一支利箭擦著他的耳邊飛過,釘在旁邊的樹乾上,箭尾還在微微顫動。
“什麼人?”陳天佑大喝一聲,手中青龍偃月刀出鞘,寒光閃閃。
話音剛落,從四周的樹林中跳出十幾個蒙麵大漢,將陳天佑團團圍住。為首的一個大漢身材魁梧,滿臉橫肉,手中握著一把大刀,惡狠狠地說:“小子,識相的就把身上的錢財交出來,否則彆怪我們不客氣!”
陳天佑冷笑一聲:“就憑你們?也想打我的主意?”說著,他雙腿一夾馬腹,赤霞追風馬會意,向前猛地一躍,陳天佑借著馬的衝力,揮舞著青龍偃月刀,如猛虎下山般衝向那群劫匪。
劫匪們沒想到陳天佑竟敢反抗,愣了一下,但很快便反應過來,紛紛舉刀迎敵。陳天佑武藝高強,刀法精妙,在劫匪群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青龍偃月刀所到之處,寒光閃爍,血肉橫飛。劫匪們被陳天佑的勇猛嚇得膽戰心驚,漸漸有些招架不住。
為首的大漢見勢不妙,大喝一聲:“一起上,彆讓這小子跑了!”劫匪們聽了,鼓起勇氣,再次圍了上來。陳天佑毫不畏懼,越戰越勇。他巧妙地運用輕功,在劫匪之間穿梭,時而揮刀砍向劫匪的要害,時而一腳踢飛衝上來的敵人。經過一番激烈的搏鬥,劫匪們死傷慘重,剩下的幾個見大勢已去,紛紛丟下武器,轉身逃竄。
陳天佑也不追趕,他收刀入鞘,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看著滿地的劫匪屍體,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隻是他此行的第一個挑戰,前方還有更多的困難等著他。
經過幾天的奔波,陳天佑終於來到了鎮遠府。鎮遠府繁華熱鬨,街道上人頭攢動,商鋪林立,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陳天佑牽著馬,在街道上走著,欣賞著這座陌生城市的風景。他找了一家客棧,將馬安頓好後,便開始四處打聽哪裡可以賣畫。
經過一番詢問,陳天佑得知鎮遠府最大的書畫坊是“墨香齋”,那裡彙聚了眾多名家的作品,來往的文人墨客、富商巨賈絡繹不絕。於是,他帶著自己精心創作的畫作,來到了墨香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墨香齋的掌櫃是一位年過五旬的老者,名叫吳德才,他戴著一副圓框眼鏡,身穿一件灰色長袍,手中拿著一把折扇,看起來文質彬彬。他見陳天佑年輕稚嫩,起初並未放在心上,隻是隨意地翻看著陳天佑的畫作。然而,當他看到第一幅畫時,眼神瞬間變得專注起來。
那是一幅山水畫,畫中高山巍峨聳立,雲霧繚繞其間,仿佛仙境一般;山腳下,一條河流蜿蜒流淌,河水清澈見底,河麵上幾隻小船輕輕搖曳;岸邊,幾棵古樹鬱鬱蔥蔥,樹下有幾位老者正在對弈,神情悠然自得。整幅畫意境深遠,筆法精妙,無論是山石的皴法,還是樹木的勾勒,都栩栩如生,仿佛將真實的山水景色搬到了紙上。
吳德才越看越激動,他放下畫作,上下打量著陳天佑,驚訝地問道:“這畫是你畫的?”
陳天佑點了點頭,微笑著說:“正是在下所作。不知掌櫃覺得如何?”
吳德才連連點頭,讚歎道:“沒想到你年紀輕輕,竟有如此高超的畫技。此畫意境非凡,筆法精湛,堪稱佳作。隻是……”吳德才話鋒一轉,“如今書畫市場魚龍混雜,想要賣出高價,光有好的作品還不夠,還需要有足夠的名氣。你初來乍到,恐怕很難賣出理想的價格。”
陳天佑聽了,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但他很快便振作起來,問道:“那依掌櫃之見,我該如何是好?”
吳德才沉思片刻,說:“這樣吧,明日我在墨香齋舉辦一場書畫拍賣會,你可以在拍賣會上展示你的畫作。不過,想要吸引眾人的目光,還需要一些特彆的手段。”
陳天佑眼睛一亮,連忙問道:“請掌櫃賜教。”
吳德才微微一笑,說:“你不是會輕功嗎?你可以在拍賣會上,當著眾人的麵,施展輕功作畫。如此一來,必定能引起轟動,讓大家記住你和你的畫作。”
陳天佑聽了,心中大喜,連忙向吳德才道謝:“多謝掌櫃指點,在下一定照辦。”
第二天,墨香齋內人頭攢動,熱鬨非凡。眾多文人墨客、富商巨賈齊聚一堂,等待著書畫拍賣會的開始。陳天佑站在一旁,心中既緊張又期待。
拍賣會開始後,一幅幅名家畫作依次展出,眾人紛紛競價,氣氛十分熱烈。當輪到陳天佑的畫作時,吳德才走上台前,大聲說道:“接下來,將為大家展示一位少年奇才的畫作。這位少年不僅畫技高超,更身懷絕技。下麵,請大家欣賞他的獨特表演!”
話音剛落,陳天佑縱身一躍,施展輕功,如一隻輕盈的燕子般躍上了高高的畫架。他手持畫筆,在巨大的宣紙上飛速作畫。隻見他身形矯健,在空中輾轉騰挪,時而俯衝而下,時而騰空而起,手中的畫筆在宣紙上揮灑自如,不一會兒,一幅生動的畫麵便逐漸呈現出來。
眾人看得目瞪口呆,紛紛發出驚歎之聲。有人喊道:“這簡直是神仙畫畫啊!”“從未見過如此神奇的作畫方式!”
陳天佑一邊作畫,一邊高聲說道:“各位,在下這幅畫名為《山河壯麗》,描繪的是我家鄉的大好河山。如今,家鄉的石橋年久失修,坍塌損壞,嚴重影響了鄉親們的出行。在下此次賣畫,便是為了籌集修橋的銀子。希望各位慷慨解囊,助我一臂之力!”
眾人聽了陳天佑的話,心中對他的俠義之舉敬佩不已。當陳天佑完成畫作後,眾人紛紛競價。一位富商大聲喊道:“我出三千兩銀子!”“我出三千五百兩!”“我出四千兩!”競價聲此起彼伏,價格不斷攀升。
最終,一位姓王的員外以五千兩銀子的高價買下了這幅畫。陳天佑激動不已,他向眾人深深一拜,說道:“多謝各位的厚愛與支持!有了這筆銀子,我定能將家鄉的石橋修好!”
拿到銀子後,陳天佑一刻也不敢耽擱,立即啟程返回渡慕寨。當他帶著銀子回到寨子時,寨民們聞訊紛紛趕來,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陳天佑顧不上休息,便開始組織寨民們修建石橋。
在陳天佑的帶領下,寨民們齊心協力,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一座堅固美觀的石板橋終於建成了。石橋橫跨龍蟠河,宛如一道彩虹,連接著寨子的兩岸。寨民們走在嶄新的石橋上,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喜悅。大家都對陳天佑讚不絕口,稱他是寨子裡的大英雄。
從此以後,陳天佑的名聲在貴州一帶傳開了。他不僅成為了人們眼中的繪畫奇才,更因其俠義之舉,受到了眾人的敬重和愛戴。而那座由他賣畫修建的石橋,也成為了渡慕寨的驕傲,見證著陳天佑的傳奇故事,在歲月的長河中流傳下去。
喜歡筆架叉將軍請大家收藏:()筆架叉將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