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赤馬丹青築大洞_筆架叉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筆架叉將軍 > 第64章 赤馬丹青築大洞

第64章 赤馬丹青築大洞(1 / 1)

清道光年間,貴州群山深處,渡慕寨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龍蟠河畔。寨中千戶人家,陳、周二姓世代比鄰而居,炊煙嫋嫋,歡聲笑語,勾勒出一幅寧靜祥和的生活畫卷。寨門口,龍蟠河蜿蜒而過,千畝大壩沃野千裡,滋養著一方百姓;寨背後,一座天然大洞巍然聳立,地勢險要,乃是躲避戰亂匪患的絕佳之地,卻因缺少石門、鍋碗灶台等基本設施,難以真正發揮避難作用,這也成為了寨中老少心頭的一塊大石。

陳家宅院裡,十歲的陳天佑正伏在木桌前,一筆一劃認真臨摹字帖。窗外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宣紙上,將他清秀的眉眼鍍上一層暖光。硯台裡的鬆煙墨散著淡淡香氣,他握著毛筆的手雖稚嫩,卻運筆沉穩,一橫一豎都帶著與年齡不符的力道。“天佑,該練刀了。”父親陳萬善的聲音從院子裡傳來。陳天佑放下毛筆,快步來到院中,隻見父親已將青龍偃月刀擦拭得鋥亮,刀身寒光閃爍。接過刀,陳天佑身姿矯健,刀鋒劃破空氣,發出“嗖嗖”聲響,一招一式有模有樣,儘顯英武之氣。父親在一旁時而皺眉糾正他的姿勢,時而滿意點頭,眼角的皺紋裡都藏著欣慰。

練完刀,陳天佑又來到馬廄。赤霞追風馬見到小主人,歡快地打著響鼻,鬃毛在微風中輕輕晃動。陳天佑輕撫馬鬃,從口袋裡掏出一把曬乾的苜蓿草,馬兒親昵地蹭著他的手掌,溫熱的呼吸噴在他手背上。翻身上馬,陳天佑策馬奔騰在寨外的草地上。他騎著馬,時而疾馳如風,馬蹄揚起細碎的草屑;時而緩行漫步,讓馬兒低頭啃食鮮嫩的青草。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在陽光下劃出一道道絢麗的弧線,引得寨中孩童們紛紛圍觀,眼中滿是羨慕。幾個膽大的孩子追在馬後奔跑,陳天佑便放慢速度,笑著教他們簡單的騎馬姿勢。

時光飛逝,陳天佑漸漸長大,詩書畫藝愈發精湛,輕功、氣功、刀法、騎術也練得出神入化。每日清晨,他都會在龍蟠河畔練刀,朝陽為他鍍上金色輪廓,刀鋒劈開河麵薄霧,濺起的水珠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傍晚時分,則會在書房潛心作畫,硯台裡的墨汁換了一缸又一缸,牆上掛滿了描繪渡慕寨山水的畫作。看著寨中百姓因沒有完善的避難之所,整日提心吊膽,陳天佑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想辦法築牢大洞,護得鄉親們平安。

一日清晨,薄霧還未散儘,陳天佑備好行囊,將自己平日裡精心創作的字畫仔細收好,又牽出赤霞追風馬。字畫是他多年心血,每一幅都藏著對家鄉的熱愛,有的描繪龍蟠河蜿蜒如帶,有的勾勒寨中人家炊煙嫋嫋。“爹,娘,我要去省城貴陽,用我的字畫和本領換些銀兩,回來把大洞修好。”陳天佑目光堅定地看著父母。陳萬善和周氏雖心中不舍,但也明白兒子的一片赤子之心,母親周氏紅著眼眶,將一個裝滿乾糧的布包塞進他懷裡,囑咐道:“路上多加小心,萬事謹慎。”父親陳萬善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滿是鼓勵。

踏上前往貴陽的路途,陳天佑騎著赤霞追風馬,日夜兼程。一路上,山川壯麗,景色各異,但他無心欣賞,一心隻想早日趕到省城。路過陡峭的山崖時,山風呼嘯,赤霞追風馬有些膽怯,陳天佑便輕聲安撫,與它一同小心翼翼前行;遇到湍急的溪流,他便下馬牽著韁繩,試探著尋找安全的渡口。終於,經過數日奔波,陳天佑來到了繁華的貴陽城。城中人來人往,熱鬨非凡,與寧靜的渡慕寨形成鮮明對比。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空氣中彌漫著各種美食的香氣。

陳天佑尋得一處寬敞的空地,將字畫懸掛起來,又在一旁立起一塊木牌,上麵寫著“詩書畫藝,樣樣精通;輕功氣功,刀法騎術,皆可展示”。一開始,路人隻是好奇地駐足觀望,並不相信眼前這個年輕小夥有如此本領。陳天佑見狀,微微一笑,翻身上馬,騎著赤霞追風馬在空地上疾馳起來。他身姿矯健,在馬背上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時而俯身摘取路邊的花朵,玫瑰的刺劃破手指也渾然不覺;時而騰空躍起,手中青龍偃月刀舞得虎虎生風,刀光與陽光交織,讓人眼花繚亂。圍觀的人群中發出陣陣驚呼,孩子們興奮地跳起來,大人們也忍不住鼓掌。

表演完騎術和刀法,陳天佑下馬,來到桌前,提筆揮毫。他深吸一口氣,仿佛將貴州的山水靈氣都吸入胸中,筆走龍蛇,片刻間,一幅氣勢恢宏的山水畫便躍然紙上,山水之間,雲霧繚繞,仿佛將貴州的秀麗山川都濃縮在了這小小的宣紙上。圍觀的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紛紛讚歎不已。一位衣著華貴的富商擠到前麵,說道:“小夥子,這幅畫我要了,你開個價。”陳天佑想了想,說道:“這幅畫換五十兩銀子。”富商毫不猶豫地掏出銀子,買下了這幅畫。消息傳開,越來越多的人前來購買陳天佑的字畫,觀看他的表演。短短幾日,陳天佑便聲名遠揚,所得銀兩也已過萬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樹大招風。陳天佑的出色表現引起了當地一夥地痞流氓的嫉妒和不滿。一日,正當陳天佑在表演時,一群地痞氣勢洶洶地闖了過來。為首的大漢滿臉橫肉,惡狠狠地說道:“小子,在老子的地盤上賺錢,也不問問老子同不同意?”陳天佑不卑不亢地回應道:“我憑本事賺錢,與你何乾?”大漢大怒,揮拳便向陳天佑打來。陳天佑側身躲過,施展輕功,在人群中穿梭自如,巧妙地躲避著地痞們的攻擊。同時,他手中的青龍偃月刀也不時揮動,逼退靠近的敵人。地痞們從腰間抽出棍棒,窮追不舍,陳天佑引著他們來到一處狹窄巷道,利用地形優勢,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灰溜溜地逃走了。圍觀的百姓們歡呼雀躍,對陳天佑更是敬佩有加。經此一事,再也沒有人敢來搗亂,陳天佑的生意愈發紅火。

在省城待了數月,陳天佑覺得銀兩已足夠,便決定啟程返回渡慕寨。他將所得銀兩小心翼翼地收好,騎著赤霞追風馬,踏上了歸鄉之路。歸途中,他特意繞道去拜訪了一位精通建築的老匠師,虛心請教大洞修築的細節,老匠師被他的誠意打動,贈送了一本詳細的建築圖紙和施工要領。回到寨中,鄉親們聽說陳天佑帶回了萬兩白銀,紛紛前來迎接,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感激之情。

第二天,陳天佑便召集寨中青壯年,開始籌備修築大洞的事宜。他親自規劃設計,安排人員分工。有人負責開采石料,製作石門;有人負責打造鍋碗灶台;還有人負責運輸材料。陳天佑則來回奔波,監督工程進度,解決各種難題。修築大洞並非易事,期間困難重重。一次,在運輸石料時,道路突然坍塌,幾名鄉親被困其中。陳天佑聽聞消息,立刻趕到現場。他憑借著自己的氣功,搬開巨石,又運用輕功,在危險的廢墟中穿梭,將被困的鄉親們一一救出。還有一次,因為資金短缺,購買材料的錢不夠了。陳天佑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填補了缺口。他還帶著工匠們研究如何加固洞壁,嘗試了多種材料,最終找到了合適的方法。

經過數月的努力,大洞終於修築完成。堅固的石門矗立在洞口,洞內鍋碗灶台一應俱全,可容納千人避難。洞內還設置了多個通風口和儲水點,牆上掛著陳天佑繪製的指示圖,方便鄉親們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看著煥然一新的大洞,陳天佑和鄉親們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一夥土匪得知渡慕寨有個如此堅固的避難之所,便打起了主意。一天深夜,月光被烏雲遮蔽,土匪們趁著夜色,悄悄逼近渡慕寨。陳天佑早有防備,他安排了村民在寨外巡邏,一有風吹草動便敲響警鐘。當警鐘響起,陳天佑立刻敲響大洞的銅鑼,召集鄉親們躲進大洞內,自己則帶領寨中青壯年在洞口防守。

土匪們手持武器,瘋狂地向洞口衝來。陳天佑騎著赤霞追風馬,手持青龍偃月刀,衝在最前麵。他大聲喊道:“鄉親們彆怕,有我在,定不讓土匪得逞!”在陳天佑的帶領下,眾人奮勇抵抗,與土匪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箭如雨下,陳天佑揮舞著大刀,將射來的箭矢一一擋開。土匪們架起雲梯,試圖翻越洞口,陳天佑便帶領村民用滾燙的熱水和石塊擊退他們。但土匪人數眾多,漸漸占了上風。就在這危急時刻,陳天佑心生一計。他讓一部分人繼續在洞口防守,自己則帶領另一部分人從大洞的側門繞到土匪後方,發起突然襲擊。土匪們頓時亂了陣腳,腹背受敵,傷亡慘重。經過一番苦戰,土匪們終於被擊退,渡慕寨得以保全。

經此一戰,陳天佑在鄉親們心中的威望更高了。大家都稱他為“護寨英雄”。陳天佑卻謙虛地說:“這是大家共同的功勞,我隻是做了我該做的。隻要能保護好鄉親們,再苦再累也值得。”

喜歡筆架叉將軍請大家收藏:()筆架叉將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 什麼我的光之力是黑神給的 第一滴熱血 東莞盲妹 開局極樂功法,女帝跪求放過! 從村支書到仕途巔峰 問道錄:趨吉避凶謀長生 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 我在大乾靠係統偷偷無敵 頓悟快樂,無限頓悟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