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斜著眼打量他們:“你們是什麼人?敢管我們李府的事?”
“我們是來向李財主討個說法的。”林雨亮出腰間飛鏢,“昨日搶糧之事,若不給村民們一個交代,休怪我們不客氣。”
正爭執間,李財主帶著家丁從府內走出,看到這陣仗喝道:“何事喧嘩?”
陳天佑上前一步:“李財主,你縱容惡奴強搶農戶口糧,欺壓鄉鄰,今日特來請你收斂行徑,退還糧食,賠償損失。”
李財主見三人年輕,根本不以為意:“哪來的野小子敢教訓我?家丁們,把他們給我趕出去!”
家丁們一擁而上,陳天佑示意林風林雨退後,自己率先迎上。他並不傷人,隻是用巧妙的卸力手法將家丁們一一放倒。林風則護住身後的村民,林雨則警惕地盯著李財主,防止他耍花樣。
幾個回合下來,家丁們紛紛倒地哀嚎。李財主見狀臉色大變,色厲內荏道:“你們……你們敢拒捕?我這就報官!”
“我們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官府評判。”陳天佑走到他麵前,“但若你執迷不悟,繼續作惡,下次就不是這麼簡單了。”他眼神中的正氣讓李財主心生畏懼,最終隻得答應退還糧食並賠償損失。
村民們歡呼雀躍,簇擁著三人前往糧倉搬糧。路上,一位老者感慨道:“多少年了,沒人敢跟李財主叫板,你們真是為民除害啊!”
林風笑著擺手:“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林雨則幫著清點糧食數量,確保每戶都能領到屬於自己的份額。
夕陽西下時,三人踏上歸途。林風望著晚霞感歎:“原來行俠仗義是這種感覺,比單純練武更讓人心裡踏實。”
“練武不僅是為了強身,更是為了守護。”陳天佑點頭道,“守護自己珍視的人和事,這才是武學的真諦。”
林雨接過話頭:“以後我們要幫更多人,讓那些惡霸都不敢再作惡。”
這樣的經曆讓三人的情誼日益深厚。他們在武學上互相砥礪,在道義上彼此扶持。一次林風練刀時不慎劃傷手臂,林雨立刻從隨身攜帶的藥囊裡取出藥膏幫他包紮:“跟你說過多少次要小心,總是這麼莽撞。”
林風不好意思地笑笑:“光顧著琢磨新招式了,沒注意分寸。”陳天佑則在一旁記錄他受傷的原因:“這說明你發力時動作變形了,我們明天重點修正這個細節。”
在相互扶持中,他們的武功和心境都在悄然成長。陳天佑的沉穩中多了幾分溫情,林風的執著中增添了幾分機敏,林雨的靈動中沉澱了幾分堅韌。
半年後的武學切磋上,林風的刀法已頗具威力,招式間虎虎生風又不失靈動。他與陳天佑對拆數十招,雖最終落敗,卻已能逼得陳天佑使出七成功力。
“林兄的進步真是日新月異。”陳天佑收刀讚道,“這套刀法你已領悟精髓,接下來可以嘗試融入自己的風格了。”
林雨的輕功更是精進,她在林間穿梭時身形快如閃電,留下一道道殘影。飛鏢技藝也愈發精湛,能在移動中準確命中多個目標。當她展示完蒙眼射鏢的絕技時,連陳天佑都忍不住鼓掌叫好。
除了武學上的精進,他們在為人處世方麵的成長也十分顯著。陳天佑不再像最初那樣沉默寡言,會主動關心林風和林雨的近況;林風學會了在堅持原則的同時靈活變通;林雨則懂得了如何將聰慧用在正途,用智慧化解矛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次處理村莊糾紛時,兩戶人家因水源爭執不休,險些動武。林風本想直接按是非曲直判定,卻被陳天佑攔住。陳天佑先讓雙方冷靜下來,再請年長的村民講述兩戶人家的過往情誼,最後提出輪流用水的方案,既解決了問題又化解了矛盾。
事後林風請教:“陳兄為何不直接評判對錯?明明是王家理虧。”
“道理雖明,但鄉情更重。”陳天佑解釋道,“直接評判對錯容易結下仇怨,不如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既解決問題又不傷和氣。”
林風恍然大悟:“原來處理事情不止有黑白對錯,還要考慮人情世故。”
林雨也在一旁補充:“就像練輕功要借勢而為,處理糾紛也要順勢引導。”
三人相視一笑,都從彼此身上學到了新的東西。
隨著他們行俠仗義的事跡傳開,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求助。他們幫助迷路的孩童回家,懲治欺壓客商的山賊,調解鄰裡的矛盾糾紛。每一次助人都讓他們的信念更加堅定,每一次成功都讓他們的情誼更加深厚。
在一個飄著小雪的冬日,三人坐在溫暖的屋內,看著窗外的雪景。林風擦拭著陪伴自己成長的木刀,上麵已布滿歲月的痕跡;林雨整理著藥囊,裡麵的藥材越來越豐富;陳天佑則在修訂武學圖譜,上麵增添了許多新的注解。
“還記得第一次見麵時,我連基本的紮馬步都不穩。”林風感慨道,“沒想到現在也能像模像樣地稱為武者了。”
“那時我總覺得輕功遙不可及,現在卻能在雪上行走不陷痕跡。”林雨笑著說,腳下輕點,竟真的在屋內的積雪上輕盈走過。
陳天佑看著他們,眼中滿是欣慰:“我們都在成長。但武學之路沒有儘頭,行俠仗義也永無止境,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爐火劈啪作響,映照著三人堅定的臉龐。在這個亂世之中,他們以武會友,以義相伴,共同書寫著屬於他們的成長篇章。這份在武學切磋與行俠仗義中凝結的情誼,將成為他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支撐著他們在追求正義與武學巔峰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喜歡筆架叉將軍請大家收藏:()筆架叉將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