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黃炮坡賊寇被徹底剿滅,川黔滇驛道也終於重開。這條曾經被賊寇肆虐,變得蕭條冷清的驛道,如今再次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清晨的陽光灑在驛道上,金色的光輝為它鍍上了一層神聖的色彩。道路兩旁,草木蔥蘢,野花綻放,仿佛在歡迎著過往的行人。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驛道重開的喜悅。
商隊的駝鈴聲再次響起,清脆而悠揚,回蕩在驛道上空。山西來的王掌櫃正指揮著夥計們給駱駝飲水,他那輛黑漆馬車的車幫上還留著去年被箭矢劃破的疤痕。
“李小子,把那箱景德鎮瓷器再捆牢些!”王掌櫃往手上啐了口唾沫,使勁拽了拽麻繩,“去年過黃炮坡時,就是這位置的貨被搶了,當時你爹為了護著這箱玩意兒,被賊寇的鐵尺砸斷了腿。”
梳著雙丫髻的小夥計紅著眼圈點頭:“掌櫃的,我記得。我爹現在還拄著拐杖呢,他說等這次把貨送到昆明,就用賺的錢請個好大夫。”
旁邊趕著騾車的四川商販湊過來搭話:“王掌櫃,你們這次走的是新修的那段驛道吧?聽說陳將軍讓人在險要處修了烽火台,每隔十裡還有兵卒駐守呢。”
王掌櫃摸了摸山羊胡,眯著眼笑:“可不是嘛!上個月我在瀘州城親眼見著陳將軍了,那真是威風!騎的那匹赤霞追風馬,毛色紅得像團火,跑起來四蹄生風。他手裡那把青龍偃月刀,據說有八十斤重,一刀就把賊寇的旗杆劈成了兩半!”
“八十斤?王掌櫃您可彆吹牛了!”旁邊賣茶葉的福建商人笑著擺手,“我聽我表哥說,陳將軍最厲害的是計謀。他故意讓士兵扮成商隊,引誘羅國墩那幫賊寇出來,然後前後夾擊,不到三個時辰就端了他們的老巢。”
正說著,一隊背著書篋的書生從旁邊經過。為首的白麵書生聽到他們的談話,停下腳步拱手道:“諸位仁兄說的都沒錯。小弟從貴陽來,沿途聽百姓們講了不少陳將軍的事跡。有次賊寇假意投降,暗藏兵器想偷襲,是陳將軍識破詭計,單騎闖入敵營,活捉了賊首羅國墩,那才叫驚心動魄!”
“哦?這位相公可否詳細說說?”王掌櫃來了興致,拉著書生就要往路邊的茶棚走。
茶棚裡正坐著幾位挑著擔子的腳夫,其中一個絡腮胡大漢拍著桌子喊:“要我說,陳將軍最神的是那次夜襲!黃炮坡的十八羅漢以為憑著險要地勢就能高枕無憂,沒想到陳將軍帶著三百精兵,半夜從懸崖峭壁爬上去,像神兵天降似的把他們一鍋端了!”
“我聽說那十八羅漢個個身懷絕技,有個叫‘鐵頭陀’的能硬抗刀砍斧劈呢!”賣瓷器的小夥計瞪大眼睛追問。
腳夫大漢灌了口粗茶,抹了把嘴道:“那又怎樣?還不是被陳將軍一刀削了發髻!據說當時鐵頭陀嚇得當場就跪了,連聲稱願降。陳將軍說‘降可以,但必須把搶來的財物都還給百姓’,硬是讓他們把這幾年搜刮的東西全都吐了出來。”
茶棚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老漢,這時湊過來說:“你們說的都不及我親眼所見的震撼。上個月陳將軍路過我們村子,見有戶人家房子被賊寇燒了,當場就把自己的俸祿拿出來,還讓士兵幫忙蓋新房。那戶人家的老太太哭著給陳將軍磕頭,將軍趕緊扶起來說‘我是朝廷的官,保境安民是本分’,多好的官啊!”
正說著,遠處傳來陣陣歡笑聲。原來是一隊探親的百姓,其中抱著孩子的婦人笑著說:“我們村東頭的張寡婦,她丈夫去年被賊寇害死了,是陳將軍讓人送了二十畝地給她,還派士兵幫著種莊稼。現在她家的麥子長得可好呢,她說等秋收了,一定要給陳將軍送袋新米去。”
旁邊的老漢捋著胡須感歎:“想當初啊,這驛道上彆說商隊了,就連飛鳥都不敢多停留。我那小孫子三歲時得了急病,想去縣城請大夫,都得繞遠路走三天三夜。現在好了,驛道通了,半天就能到縣城,聽說最近還有郎中在沿途開了藥鋪呢。”
日頭漸漸升高,驛道上的人越來越多。有背著畫板的畫師在寫生,有提著鳥籠的富家子弟在閒逛,還有牽著馬的郵差匆匆而過。路邊的野花叢中,幾個放牛娃正在追逐嬉戲,他們唱著新編的歌謠:“陳將軍,騎紅馬,斬賊寇,救萬家。驛道通,百姓樂,好日子,要來到……”
隨著驛道的重開,沿途的城鎮也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繁華。集市上,人來人往,熱鬨非凡。攤位一個挨著一個,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有新鮮的蔬菜水果,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有精美的手工藝品,展示著工匠們的高超技藝;還有熱氣騰騰的小吃攤,攤主們熱情地招呼著顧客,空氣中彌漫著美食的香味。孩子們在集市中嬉笑玩耍,他們的笑聲清脆響亮,為集市增添了一份歡快的氛圍。
在城鎮的酒館裡,人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品嘗著美酒佳肴,一邊談論著陳天佑的英雄事跡。
剛從雲南販藥材回來的趙老板,正唾沫橫飛地講述他的見聞:“我在曲靖府聽說,陳將軍不僅會打仗,還懂醫術呢!有次行軍途中見有村民得了怪病,他親自上山采藥,配的方子一吃就好。現在當地百姓都把他的畫像供在堂屋裡,說比菩薩還靈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鄰桌的秀才搖頭晃腦地反駁:“趙老板此言差矣。陳將軍乃是文武雙全的棟梁之才,豈能用醫術衡量?我最近得了一首陳將軍所作的詩,諸位聽聽:‘烽火照川黔,旌旗指雲巔。誓除天下賊,還我太平年。’何等氣魄!”
酒館角落裡,幾個老兵正碰杯痛飲。其中少了條胳膊的老兵哽咽道:“你們隻知將軍威風,可知他為了打勝仗,三天三夜沒合眼?那次攻黃炮坡,將軍帶頭爬雲梯,被箭射中了左臂,愣是咬著牙把箭拔出來繼續指揮……”
旁邊的瘸腿老兵拍著他的肩膀:“老夥計,都過去了。現在好了,咱們傷兵都被安排在驛站做事,每月有俸祿,還能照看家小。這都是將軍的恩情啊!”
這時酒館老板端著酒壺過來,插話道:“要說恩情,我們生意人最感激將軍。前兒個我去倉庫盤點,光是這一個月的進項,就比去年全年還多!我打算下個月就把鋪子擴大,再雇幾個夥計。”
坐在門口的算命先生摸著胡須笑道:“我夜觀天象,見紫微星照耀西南,正應在陳將軍身上。依我看,不出三年,將軍必定高升,到時候咱們這川黔滇一帶,更要風調雨順了!”
人們的談論聲在酒館裡回蕩,陳天佑的英雄美名也隨著這些談論,傳遍了每一個角落。他的事跡被人們口口相傳,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傳奇。無論是在城鎮還是鄉村,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都對陳天佑充滿了敬佩和感激之情。
而此時的陳天佑,正站在城樓上,望著重開的驛道和熱鬨的城鎮,心中充滿了欣慰。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百姓們能夠過上安寧的生活,如今,他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將軍,您看,驛道重開後,百姓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副將走上前,恭敬地說道,他的臉上也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陳天佑微微點頭,說道:“這都是大家的功勞。沒有士兵們的英勇奮戰,沒有百姓們的支持,就沒有今天的勝利。”他的聲音溫和而謙遜,讓人感受到他對士兵和百姓的尊重和關愛。
“將軍,您太謙虛了。若不是您的領導,我們也不可能取得這樣的勝利。”副將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陳天佑的敬佩和忠誠。
陳天佑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他望著遠方,心中想著未來的事情。他知道,雖然賊寇已經被剿滅,但他的責任還沒有結束。他要繼續努力,為百姓們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陳天佑聲名遠揚,賀巡撫又會如何評價他的功績?(點擊解鎖《賀巡撫拍案讚,天佑功成不居功》)
驛道重開,你覺得會對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產生哪些影響?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見解!
喜歡筆架叉將軍請大家收藏:()筆架叉將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