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尚大坪重建家園,玉華山再無賊蹤_筆架叉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筆架叉將軍 > 第299章 尚大坪重建家園,玉華山再無賊蹤

第299章 尚大坪重建家園,玉華山再無賊蹤(1 / 1)

尚大坪和玉華山,曾經是土匪肆虐的巢穴,如今,卻成為了希望的田野。在匪患肅清後的日子裡,溫暖的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而下,輕柔地撫摸著這片曆經磨難的土地。微風吹過,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和新生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和平的珍貴與來之不易。

尚大坪上,百姓們三五成群,忙碌的身影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麵。他們有的手持鋤頭,用力地翻耕著土地,一鋤一鋤,仿佛要將過去的苦難和恐懼都深埋進泥土裡;有的則彎著腰,小心翼翼地播種著希望的種子,每一粒種子都承載著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期待。孩子們在一旁嬉笑玩耍,他們的笑聲清脆悅耳,如銀鈴般在山穀間回蕩,為這片曾經充滿陰霾的土地帶來了無儘的生機與活力。

“爹,您看,這土多肥啊,今年肯定能有個好收成!”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興奮地說道,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信心。

“是啊,多虧了陳舉人,我們才能過上安穩日子,有機會重建家園。”一位老者感慨萬分,眼中滿是感激,他深知,若不是陳天佑的英勇奮戰,他們恐怕早已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正說著,西邊傳來一陣爭執聲。隻見管糧倉的王老漢蹲在地上拍著大腿,對著幾位鄉紳模樣的人歎氣:“不是老漢故意刁難,這剩下的種子隻夠種三成地,青黃不接的時候可咋整?總不能再讓鄉親們餓肚子!”

穿青布長衫的李鄉紳皺著眉回應:“王老哥莫急,陳舉人早有安排。他說了要仿安康那邊的法子建義倉,各家按收成捐些糧食存著,遇著荒年就開倉放糧。隻是這倉房還沒動工,眼下種子確實緊張。”

“建義倉?那可是積德的好事!”剛播種完的小夥子湊過來,“我家先捐兩鬥!去年藏在山洞裡的穀子還剩些,總算能派上用場了。”

王老漢眼睛一亮:“這話中聽!不過得立個規矩,像當年安康的章程那樣,倉正得官府給執照,糧食進出都要登記造冊,不然往後難免出亂子。”

在另一邊,木匠們正熟練地擺弄著手中的工具,斧頭的敲擊聲、鋸子的摩擦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勞動的讚歌。他們齊心協力,搭建著一間間嶄新的房屋。這些房屋雖然樸實無華,但卻堅固耐用,是百姓們遮風擋雨的溫暖港灣。每一塊木板、每一根梁柱,都凝聚著木匠們的心血和汗水,也寄托著百姓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張師傅,這梁木咋選了槐木?不如鬆木結實啊!”有村民高聲問道。

掌墨的張木匠放下刨子抹了把汗:“你懂啥?鬆木易招蟲,槐木才經用。陳舉人特意叮囑,房子要建得能傳三代,可不能學‘趙巧送燈台’,做些虛頭巴腦的活計。再說這屋基,都是按他給的法子墊高了三尺,往後下雨再也不怕淹了。”

“那可不!上次我見陳舉人親自量地基,連墨鬥線都要親自校,比咱們木匠還較真。”徒弟小李插話道,“他說這房子不光要住人,將來還要當學堂,得讓娃們有地方讀書。”

“學堂?那可太好了!”圍觀的農婦們炸開了鍋。抱著娃的劉嬸抹著眼淚:“以前土匪在時,娃們躲在山洞裡連話都不敢大聲說,如今竟能有學堂讀了。陳舉人真是再生父母,這份恩情結草銜環也報不完!”

“大夥加把勁啊,爭取早日讓鄉親們都住上新房!”張木匠大聲喊道,聲音中充滿了乾勁和熱情。

“好嘞!”眾人齊聲回應,手中的動作更加麻利了。他們心中都明白,早日建好房屋,就能讓鄉親們早日告彆風餐露宿的日子,迎來安定的生活。

與此同時,玉華山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被土匪占據的山寨,如今已被夷為平地。在這片廢墟之上,百姓們正積極地開展著重建工作。他們清理著廢墟中的雜物,搬運著建築材料,每個人都在為重建家園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曾經被土匪破壞的農田,也在百姓們的辛勤勞作下,重新煥發出了生機。嫩綠的麥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生命的頑強與不屈。

“李大哥,這水渠挖得也太彎了吧?直接通到田裡多省事!”有人對著蜿蜒的溝塹犯嘀咕。

領頭挖渠的李大叔直起腰:“你懂個啥?這是陳舉人畫的圖,說順著山勢挖能引山泉,不光澆地還能存水。前兒個他還說,要學清平縣的法子,讓水流經各處田地,往後再不怕旱澇。”

“怪不得呢!昨兒我見他在崖壁上畫記號,還以為要刻碑記功,原來是標水渠路線。”旁邊的青年恍然大悟。

李大叔歎口氣:“陳舉人說了,真正的功勞不是刻在石頭上,是刻在鄉親們心裡。你看這山寨廢墟,他不讓留一磚一瓦,說要改成果園,讓咱們都能靠著山地吃飯。”

“陳舉人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啊,沒有他,我們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劉嬸剛好送水過來,聞言接過話頭,眼中閃爍著淚光,那是幸福的淚水,也是對陳天佑深深的感激之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啊,我們一定要好好重建家園,不辜負陳舉人的一番苦心。”李大叔堅定地說道,語氣中充滿了決心和信念。

在百姓們的共同努力下,尚大坪和玉華山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生機與繁榮。曾經被土匪破壞的道路,如今已被修繕一新,變得平坦寬闊;曾經被燒毀的橋梁,也在百姓們的齊心協力下重新架起,連接起了兩岸的希望。曾經荒蕪的山林,如今已種滿了各種果樹和樹木,鬱鬱蔥蔥,一片生機勃勃。待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果實將掛滿枝頭,那將是一幅多麼美麗的豐收畫卷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尚大坪和玉華山的重建工作逐漸接近尾聲。百姓們的生活也步入了正軌,他們過上了安寧、幸福的生活。曾經的恐懼和痛苦已成為過去,如今的他們,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他們深知,這份和平來之不易,是陳天佑用他的智慧和勇氣為他們換來的。因此,他們對陳天佑充滿了感激和敬仰之情,陳天佑的名字,也深深地銘刻在了他們的心中,成為了他們心中永遠的英雄。

而在這一片祥和之中,陳天佑的故事仍在繼續。他的英勇事跡和卓越才華,在黔北地區廣為傳頌,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美談。百姓們對他的敬仰之情與日俱增,他們都期待著陳天佑能夠再次展現他的非凡本領。下一章,且看陳天佑如何單掌開碑證神力,又將怎樣以書生武藝震黔北!

喜歡筆架叉將軍請大家收藏:()筆架叉將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