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後背靠著冰冷的金屬艙壁,慢慢滑坐到地上,在狹長通道裡,他呼出的氣變成了斷斷續續的白霧。他右手緊緊攥著那本皮革古書,指節都泛白了,左臂的傷口隨便用應急繃帶纏了一下,滲出的血在布料邊緣結成了暗紅色的硬塊。三小時前,他從那扇刻滿符號的金屬門後麵逃了出來,身後的空間在光芒崩塌時成了一片廢墟。現在,他不抖了,就盯著手中書頁上“其骨”兩個字,眼睛裡透著一股冷靜。
他從內袋掏出終端殘片,外殼黑糊糊的,接口處的金屬絲有點扭曲。借著腕上應急燈的光,他用指尖輕輕撥弄存儲模塊,看看有沒有壞。這台d5早期加密記錄儀,可能是驗證預言真假的唯一辦法。
林羽解開外衣,把書平放在膝蓋上,又翻到第一頁。菌群倒流、月虧之門、三重火種,這些詞不再是詛咒,而是等著解開的難題。他閉上眼睛,把每一段文字拆成符號、時間和空間坐標,就像查案子一樣。母親死時的樣子、直播裡還原的姿勢、鋅開關的代碼標記,所有這些碎片都被他往邏輯框架裡塞。他要的是數據,不是幻想。
天有點亮的時候,他到了地下三層的資料存取站。這兒離主控區遠,沒被爆炸影響。空氣中有股淡淡的冷卻液味兒,監控探頭的綠燈一閃一閃的。他插進身份密鑰,調出自己能看的所有曆史文獻索引,搜的關鍵詞是:“宇宙能量波動”“非電磁頻譜異常”“地殼深層共振”。
屏幕滾動,結果沒幾個。大部分記錄是二十年前邊緣物理研究的,都被當成“偽科學推測”或者“觀測誤差”。他一個一個點開,手指在觸控板上劃著。突然,一份編號ast742的報告出現在眼前:《南極冰層下周期性能量脈衝初探》,作者名字看不清,日期是2003年11月,離母親去世才兩周。
報告內容不多。一支科考隊在冰穹b區鑽探時,測到73秒的低頻能量波動,頻率是0.37赫茲,沒有地震和磁場變化。設備檢查沒問題,但後來再測就沒結果了。報告末尾有一行手寫批注掃描件:“信號形態和生物神經放電很像,建議封存,彆公開。”
林羽屏住呼吸。0.37赫茲,跟人深度睡眠時的腦波頻率差不多。“第七次月虧”按農曆算,周期大概210天,七次就是4.5年左右。他趕緊翻出個人終端裡的日曆標記,上一次月虧三天前剛結束。時間線沒斷,正慢慢對上。
他把報告下載到便攜硬盤,順便調出相關學者名單。有個人引起了他的注意:天體物理學家程昭,2004年在國際深空信號研討會上提過“宇宙意識場假說”,說有些能量波動可能帶著信息。發言記錄裡,他還展示了一組波形圖,說和古代預言文本“拓撲同構”。會議紀要寫著:“觀點沒證據,沒采納。”
林羽想找程昭的聯係方式,係統說這人“失聯”了,最後登記地址是青海冷湖觀測站,2006年就沒消息了。他打開地理圖層,冷湖在柴達木盆地北緣,原來有個小型射電陣列,後來沒錢就不用了。衛星圖顯示,站點建築屋頂塌了,但地下部分還在。
他轉到內部通訊係統,找還在工作的宇宙物理研究員。隻有兩個人回他。其中一個是深空監測組副組長許岩,專門研究高能粒子背景輻射。林羽發了加密通話請求,三分鐘後接通了。
“啥?宇宙能量和預言有關?”許岩聲音還帶著剛睡醒的沙啞,“林博士,你是不是工作太久啦?我們監測的是伽馬暴、中微子流,可不是玄學。”
“我要你幫我確認件事。”林羽把ast742報告截圖發過去,“這個頻率的波動,會不會在我們的監測裡被漏掉?”
屏幕那頭沉默了一會兒。“0.37赫茲?這是極低頻,大氣電離層會擋住大部分信號。我們常規設備采樣下限是1赫茲。除非……”許岩頓了頓,“除非有專用超導磁力計,或者地底深井陣列。”
“要是有人一直記錄這種信號呢?”
“那他得有自己的觀測網。”許岩聲音低下來,“二十年前有個民間項目叫‘根脈計劃’,想建全球低頻共振監測網。但三年都沒撐過去,主要研究人員失蹤,設備也拆了。你從哪兒看到這份報告的?”
林羽沒回答。“你知道程昭嗎?”
“程昭?”許岩語氣變了,“你咋查到他的?他不是……早就……”話突然停了,“算了。我隻能告訴你,他最後交的數據包,被標成‘不可解析噪聲’。但聽說,那聲音放出來,像人在念經文。”
通話結束了。林羽盯著黑掉的屏幕,手指在桌上輕輕敲著。根脈計劃、程昭、ast742、母親銅盒上的符號,這些不是孤立的,是一張被故意抹去的網。
他站起來,把古書和硬盤放進防磁箱,往設備庫走去。登記表上,一台便攜式超導量子乾涉儀sid)還能用。這是最靈敏的磁場探測設備,能察覺到地磁百萬分之一的變化。他申請用這台設備,理由寫的是:“地質斷層微震監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小時後,設備送來了。是個銀白色的圓柱體,有伸縮探杆和獨立電源。技術人員陳默跟著來調試操作。他皺著眉看林羽給的監測點坐標——城郊廢棄氣象雷達站,地下十五米。
“這地方沒屏蔽層,城市電磁噪聲會影響讀數。”陳默一邊接線一邊說。
“我會用雙層法拉第籠包著探頭,再加信號濾波。”林羽蹲下檢查接口,“我們隻采0.1到1赫茲的頻段,重點看0.37。”
陳默看了他一眼。“你真信有這東西?”
“我隻信數據。”林羽把探杆慢慢插進鑽好的孔裡,固定好深度。顯示屏亮了,綠色基線輕輕動著,像睡著的生物在呼吸。
他們監測了六個小時。期間,地鐵運行引起兩次高頻震動,都被濾波程序去掉了。基線一直很穩,沒啥異常。
就在林羽打算停止記錄的時候,顯示屏突然動了。一條尖銳的紅色波峰穿過綠色背景,頻率是0.372赫茲,持續了81秒,波形是規則的脈衝序列,間隔精確到毫秒。
陳默猛地抬起頭。“這不可能……沒有地磁變化,太陽風正常,手機信號塔也沒滿負荷。”
林羽死死盯著波形。這不像自然現象,更像……編碼。
他趕緊導出數據,放大開頭部分。脈衝序列有規律:三短、兩長、一極短,循環七次後停了。
“這不是噪聲。”他小聲說,“這是信號。”
陳默剛要說話,顯示屏突然黑了。重啟後,原始數據文件顯示“校驗失敗”,波形沒了,隻剩下一段讀不出來的加密內容。
林羽拔出存儲卡,插進讀卡器。電腦提示文件損壞。但他用底層指令強行打開,發現殘留日誌裡有兩行沒刪掉的記錄:
觸發條件匹配:觀者數≥1e6響應協議啟動:znsitch_v3→激活
他的手指停在鍵盤上。
觀者數——他直播的觀眾,48小時內會超過百萬。
而znsitch_v3,正是母親去世那晚,實驗室日誌裡最後運行的腳本。
他慢慢抬起頭,看向窗外。遠處城市的燈火在暮色裡一盞盞亮起來,像好多雙睜開的眼睛。
存儲卡接口裡發出輕輕的嗡嗡聲,屏幕右下角,一個隱藏進程悄悄開始計時。
喜歡刑案側寫師:我靠讀心直播追凶請大家收藏:()刑案側寫師:我靠讀心直播追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